浅谈杂技艺术表现的审美特征

2016-10-21 11:35郭人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杂技美学

郭人玮

摘 要:现代杂技美学是当前杂技界重要的课题,就此机会,笔者就杂技的现代审美实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如果从美学角度来分析杂技,它的美学要素的确是多方面的,如它的惊险美、造型美、幽默美、技巧的奇特美或藝术的综合美等等。在这些方面已有一些专家、有志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现代杂技;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30-01

多年以前,曾经有人对杂技的艺术内涵做过这样的概括:“技巧是杂技的生命;艺术是杂技的灵魂。”即便如此,也还不能从美学角度一下子把杂技说清楚,但我从实践中深感杂技的确需要美学方面的研究和指导,我想仍在原来杂技界所共同追求的“新、难、美”基础上来谈一下当今所注入的现代审美意识。

一、“新”——杂技审美的前提

所谓“新”在原来杂技中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某种局部的、单一的突破,如创造一个技巧动作,一个新的画面,或请一些美术工作者,舞蹈及音乐工作者对技巧包装一下,就算是“新”了。但“新”是个性化的特征,它意味着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由于是独有的,它才成为了个性,艺术贵在创新,它的价值就在于“新”字,只有新的东西才是最有个性的东西。新是会变旧的,当它以独此一家的创新展现在舞台上时,它是很有审美价值,有个性的,但当时日长久,普遍流传,就会变得大同小异,一般化了,个性就变为共性的东西,在文化市场上,审美价值也就降低了,于是,它迫使艺术家为求新而另觅新路,这就是一条客观的规律。艺术的竞争力,艺术的生命力要靠创新,要提倡独创,而切忌单纯照搬、模仿。比如:咱们安徽省杂技团的“大跳板”便是一个好的范例,打破了以往“跳板”的单纯技巧表演构思,而运用了中国民族风格和安徽地方特色的花鼓灯、锣鼓、对歌、龙舞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具有了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这就是编导者在节目上以“新”的表现形式,“新”的展示手段将杂技艺术与民族风格,地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这种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不是外表的装饰,而是为了表现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和风骨,充分展示每一个杂技节目的内在意蕴。求构思的新,立意的新,是现代杂技审美的一个趋势。

二、“难”——杂技审美的核心

如果说“新”是杂技审美的前提,“难”则是杂技美学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杂技和其它艺术门类的区别,就集中在“技”字上,技是它的主要表现手段,离开这一点,它就可能是其他而不是杂技。杂技的这种独特表现生活的手段,就是通过人的真功夫,高难的技巧实现的。一个杂技节目尽管很新,但若没有高难的技巧在里面,也就不成其为杂技了,杂技的长处就在于高难的技艺,因此“难”是审美的一个核心要素。“难”首先是追求一种起点,很高的绝技,这也可以说是当前一种发展的趋势。比如说:我自己所表演多年的《女子扛竿》这个节目吧,在过去的传统下练几个优美的造形及二人牙咬转就算不错的水平了,而现在经过演员及编导的共同努力,在技巧、表演风格上都有了突破的新形式,利用“扛竿”和“中幡”都是以高竿为主要表现手段,在“扛竿”表演之前来一段有声有色的舞中幡,使原来仅有的竿上表现扩大到整个舞台,扩展了表演空间,“女子扛竿”中站竿头后空翻落肩和站竿头倒顶接等创新高难技巧在国内同一节目中是一流水准的。以上说明:目前是技巧越来越高难的时代,训练的起点,节目的构思、设计的起点都要高,否则就跟不上客观的审美要求,这就是所谓的“难”。

三、“美”——杂技审美的归宿

杂技要不要艺术的综合美?对这个问题现在杂技界绝大多数同志和领导是肯定的。但真正在思想认识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重视,过去杂技界许多人都强调:杂技就是“技”!我凭的是真本事,技巧就是艺术,用不着加给我什么。诚然,技巧是核心,是骨架,但如果没有血肉,没有活生生的灵魂,它不就是一堆骨头吧?你是“核”,但没有肉和水份营养,你那“核”还有什么用呢?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任何孤立片面的观点都是有害的,求精、求美是当代杂技突出的审美趋势。现在能让人们离开家庭电视花钱到剧场看演出,并不是易事,在当前飞快发展的信息时代,时间变得十分宝贵,人们决不愿意在晚上浪费时间,去看一般的节目,时代的节奏,时间的价值观和人们审美的追求,都需要精而美的艺术品,要求整个晚会节奏紧凑,精干而精美、精彩,试想从一个球到九个球慢慢来,要多少时间,谁有忍耐心?比如,1985年安徽省杂技团与前西德MAMA演出公司导演赫乐合作,赫乐的构思就是,要求把所有节目中最精华的拿出来,除去多余的、无价值的东西,如《车技》中把前面的“活轮”、“死轮”表演都不要,只要一个女子集体车,《狮子舞》、《滚杯》中也都进行了大量剪裁,他要精、要少、要使人在剧场这两个小时中,能看到他最想看的东西。为了不浪费一分钟,国外及国内的一些杂技团连台前报幕都不要,而在台后报,这反映了当前审美的又一趋向。

四、结语

总之,当前杂技着意追求的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立意、编排、构思要新;二是技巧的起点要高;三是求精求美,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新”是杂技审美的前提。“难”是核心,“美”则是归宿,在这个归宿中,即包括技巧的核心美,也包括创新的美和艺术的综合美。因而“美”是整个杂技艺术的统一体,是杂技所有要素获得的最终效果。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杂技美学
高空杂技
印花派对
空中杂技师
纯白美学
老鼠演杂技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谈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曲折发展期
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