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材料运用在汽车内外饰设计中的可能性

2016-10-21 12:10康凌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康凌峰

摘 要:在汽车设计如井喷式发展的今天,各种优秀的设计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例如非常省油的混合动力车、看似小巧却承载量惊人的微型车,以及拥有强大动力和零排放的电动车等等。但却鲜为见到在形式上运用非传统材料(这里的“非传统材料”不是指各种高科技新材料,而是指现有已存在但却未应用在汽车设计上的材料)的设计。下文中分析为何会一直持续这种情况,以及未来非传统材料能否在汽车设计上普及。

关键词:内外饰设计;车身材料;技术更新

中图分类号:U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53-01

一、汽车内外饰设计的现状

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汽车设计牵涉到各种学科知识,人机工程学、心理学、材料学等等。汽车发展的百年历史期间,必定是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例如,人机工程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这期间汽车行业肯定也没闲着,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产业,如果涉及到的学科有什么重大的发展,那汽车产业必定是毫不犹豫地拿来用的,这也是汽车行业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能够不被淘汰,而且越发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根据上面所讲的再分析“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车身设计的材料运用一直保持现状”。就很容易得到答案:因为技术上没有更新,所以汽车产业也无能为力。汽车设计和其所涉及的众多学科其实是一种依存关系,各个学科是供给者,而汽车行业是接受者,没有各个学科的发展和技术作为基础,汽车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二、要分析的具体问题

传统材料方面,汽车内外饰常用的几样材料。在外饰方面如钢、铝合金、工程塑料、碳纤维等是常用的几样材料。内饰方面如实木、仿木、皮革、人工皮革、金属以及最常见的合成塑料等是常见的材料。从20年前开始就没有什么变化,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不光汽车产业,各个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也都处于一个饱和状态。也就是说,汽车设计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平衡的状态了,各方面技术的运用都非常娴熟。车企则只需要根据“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不断推陈出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利润。另一方面,各个分支学科虽然也在不断更新,但这些更新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是过剩的,这些新技术要运用在汽车设计上还太早,多数车企能够将目前的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在设计上就已经算是走在前列了。那么非传统材料能否在未来的设计中普及,我将以下文的两个案例来分析。

三、案例

非传统材料想要在内外饰设计上普及,短时间内不现实。这其中包括成本、需求、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标致可以算是一个特例,下面将用标致的两个概念设计作为例子来分析。

(一)标致onyx concept

2012年,标致发布了一辆混动跑车Onyx,其外观设计方面非常前卫,并采用了新技术。

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标致Onyx车身的一部分材质采用薄铜片制成,。关于为何要使用铜片作为外壳的一部分,设计师的解释是:跑车作为是种彰显身份的事物,每个车主都希望自己的车是独特的,而铜这种材料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与外界发生反应。在经过风吹日晒后铜片上就会留下痕迹,所以每辆车上产生的痕迹都是独一无二的。

上述的非传统材料-铜的运用虽然对车辆的性能没有变化,但却是对客户心理的一种很好的把握,使之对跑车传统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并且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这正是运用非传统材料的好处之一。

(二)标致Fractal concept

2015年底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名为Fractal的车。与内饰相比,其时尚的外观反而变成了陪衬。Fractal的内饰极具特点,大面积采用3D打印材质,这种特殊的3D结构的目的是减少车内声音的反射,使音乐的音质更高。并且,这种消声结构在内饰中的面积可达到82%,不但可以减少噪音还可以调整声音的环境。

这种生成式的设计,以及消声材料中复杂的空腔,如果依靠传统材料和传统的制作工艺,恐怕很难做到。

消声内饰是由意大利知名3D打印服务商Materialise完成的,首先通过一系列算法设计出3D数字模型,再切片,之后使用白色白尼龙材料经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而成。

上述的非传统材料-白色白尼龍,在传统车辆上肯定是难以见到的。这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制作技术和工艺不足等技术上的因素,其中研发成本太高也是众多车企不愿尝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现今,在3D打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和很多重大的突破,这让基础的3D打印技术得到了普及,各大汽车品牌也开始应用3D打印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

四、结语

今天我们看到铜片、树脂、废纸、3D打印白尼龙等新奇的材料,明天或许就是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而我们从未料到的材料。

虽然非传统材料的运用面临着诸多的限制,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以及越来越车企对改变的渴求,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材料都会运用在汽车内外饰设计中去,并且使驾驶和乘坐的体验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CarDesignNews.Peugeot Fractal[J].Intorior Motives,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