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

2016-10-21 13:04何筱笙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运用

何筱笙

摘 要:本文对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中国动画创作中融入传统元素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还可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角色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20-01

一、传统色彩塑造角色个性心理

由于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所以人们对于颜色的喜好也能体现出其性格特征,这一特点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动画角色的塑造中。对于不同性格的动画角色可用不同的颜色作为代表,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视的形象语言。颜色所折射出来的性格气质与角色本身性格相符合,可以让观众一目了然。

中国传统的五行色指的是黑、白、赤、黄、青这五种颜色。它们是中国色彩观念及审美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基于对生命的崇拜,红色成为了中国人最早崇拜的颜色。国际上也有以中国命名的色彩,即“中国红”。例如《哪吒闹海》中哪吒穿着的肚兜,就是中国红,还有手上的红色带,發髻上的装饰都是由红色穿插其中,塑造出机灵、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同时这种红色也象征着哪吒的忠勇,有一颗正义的内心。

二、形式和材料的多样性使角色形象更加丰富

传统动画片一般是二维动画,但有一种动画片是通过拍摄泥塑、木偶、布偶等模型来实现的。它通过调整模型摆出一系列复杂连续的动作,再运用逐格拍摄的方式拍摄连续的动作镜头。用这种方式拍摄的动画片,往往需要采用很多活动关节的模型,这意味着拍摄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同时,这类动画片由于受到材料和空间的限制,人物动作比较僵硬,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制作的动画片其实就是一种偶类动画片,但是它打破了角色造型的限制,使动画形式丰富,镜头运用灵活,甚至比传统的二维动画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综合多方面原因,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按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和偶类片来划分动画类型,而多用二维和三维动画区分。除了传统动画和偶类动画这些主流形式以外,还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类型,比如动画片《抬驴》主要以中国民间剪纸为表现手法,具有中国特色。

在深圳环球数码公司2006年制作的《桃花源记》中,参考了大量民间皮影的真实关节设置及结构特征,把皮影的造型元素运用到动画设计中,还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剪纸等传统艺术元素,创作了“中国味十足”的动画短片。导演陈明之所以将《桃花源记》定义为“传统艺术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因为影片当中还用到了现代科技3D技术手段。例如,电脑三维技术制作出水墨的笔触和晕染效果,还有桃花、树木、远山、河流等等都是在三维软件中建模、植染、灯光、贴图而合成的,很好地在传统文化艺术之上进行了创新。

三、传统装饰元素与角色服饰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的美术形式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比如在动画版《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服饰运用了传统装饰元素,以汉代服饰为主,部分配以比较大气的秦朝服饰,组接了唐宋的穿法,在局部进行了夸张,加上了现代配饰,如女性角色貂蝉的服饰和赵云手上所带的护腕等。传统的装饰元素运用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上不仅能体现动画作品的地域,而且还能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元素虽然在一系列经典动画角色中有过出彩诠释,但是这些传统元素如何不被动画创作者加以利用,那么这些经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很有可能会被外来文化同化。

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

我们应该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角色,并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来开拓中国自己的动画市场。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好的动画素材资源,如果仅把传统的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样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亦或是照搬水墨画、敦煌壁画、皮影等具体形象,那么我们或许永远都找不到本土文化中我们可以利用的动画资源。或许又走入模仿的怪圈不能自拔。但如何把这些传统文化中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提炼出来,仍然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其次,动画角色与观众需求相统一。观众在欣赏动画片时具有特殊的心理需求,动画片创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掌握观众的心理,使观众和动画片产生共鸣。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产动画片已经开始在明显的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动画创作方式,比如《魁拔》定位的是14岁以上的青少年,所以它的人物主角蛮吉在采用了中国古典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加入了日本写实风格和少年热血题材,不同于《飞天小猴王》里面单纯的一心想学飞的小猴子,而是变成了想消灭魁拔,与朋友一起踏上征途的热血少年。这样的角色设定更能满足于青少年的心理。并且通过动画片主人公蛮吉的经历可以让青少树立健康的价值观。而故事本身的题材也是具有中国情感的热血题材。

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艺术发展与技术改革后,动画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手段不断丰富,科技的含量开始逐渐融入到动画创作中。现在比较成功的国产动画多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比如《桃花源记》、《秦时明月》等。这种做法动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动画手绘的动画创作方式不易表现的领域,三维软件显示了科技的力量。无论是何种角度的机位都可以在软件中模拟,尤其对镜头运动的表现。在动画的角色设计中,通过建模、渲染等技术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逼真,进而获得更好的表现效果。但是只拥有现代技术而缺少人物内涵的动画也无法成为经典之作,新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有着丰富表现力的传统手段,如果加入传统元素,可使得动画作品变得丰富厚重,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尽管模仿和借鉴可能是中国动画片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但这并不是终点 。因此在中国动画创作中融入传统元素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还可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元素运用
建筑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分析
中国传统元素在新中式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