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写生色彩

2016-10-21 14:07王文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王文婷

摘 要:在风景写生当中,主观性逐渐成为艺术家的主导创作思想,通过主观性创作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使风景写生更能展现出艺术家的主观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写生的艺术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以在绘画中表达主体观念丰富了过去的单纯以构图、造型、色彩、空间等为基本内容的写生形式。创作中对色彩的应用是凭着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 探索所逐步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 ,这是要靠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主观感受的自由表达所获得的。

关键词:主观感受;色彩的表现性;表达艺术

中图分类号:J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66-01

黑格尔的美学中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 ,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节器和就色调构思的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 ,画家所绘出的千变万化的色彩的世界 ,其主观随意性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最初的风景写生主要考虑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然后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加以概括提炼,再现客观世界的自然美。本文将由此展开探索,了解主观随意性,风景写生色彩中主观性的应用。

一、风景写生的意义

风景写生是艺术家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风景写生能使艺术家更加充分的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19世纪开始,画家调色板上的颜料越来越丰富,锡管装油彩携带方便,使印象派所推崇的在自然中完成绘画成为可能。写实主义画家库尔贝及巴比松的画家们创作出了很多风景写生的名作。而真正的以写生作为风景创作方法的代表应该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系列风景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下的室外完成的写生画。印象派对造型轮廓的放松,形象作了平面化的处理,色彩的冷暖关系对比也更加鲜明。印象派突破了古典画法中明暗关系对色彩的束缚,使物象失去了形体的厚重,画面更为活跃,更为即兴,这些都源于他们主张风景一次性在自然中完成的理念。在光学理论的实践和启发下,吸取写实主义的理论精华,注重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提倡户外写生,摒弃了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主观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风景写生的的过程中,形和事物的固有色的再现显的不那么强,忽视使物体持久和永恒的形,主要是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主观运用,同时艺术家更注重主观感受与随意性。

二、写生提炼

首先,提炼线和色的组合,在整个风景写生的过程中,由于光线变化快的因素以及画面表现的需要,作画者会对所看到的东西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加进自己的感受和主观思维,经营画面,得势、运势,既要再现自然美,还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克莱夫·贝尔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意指那种从审美上感动我们的线条、色彩(包括黑白两色)的组合。“有意味的形式”中还是把三维空间中的深度归纳到二维的平面之中,强调了平面的重要性。例如塞尚绘画的空间感觉符合了这一原则:以平面色块、线条构成为主,同时有轮廓的处理和形体分析的独到之处,物体看上去又非常结实,把空间拉近、服从画面的构筑感,这就是塞尚把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作为至高无上的理想的原因所在。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家从物质美中得到了通常只有艺术品才能带给人的快感,因为他设法把风景看成各种各样交织在一起的线条、色彩的纯形式组合了,他看到的是纯形式,感到的是视事物本身为目的的意味。画面形式中线条和色彩的统一很重要,如果说线条是抽象的,那么色彩也是在客观关系的观察中提炼的,是超越具象的色彩关系,是一组色块本身的组合关系。主色调的强度、面积,与之对比的辅色调的强度、面积,它们之间的穿插关系是我们要反复思考、推敲的过程,并最终找到形与色的完美协调。

其次,简化主观的画面构成,用集合形体来概括体积关系,我们平时不合理的观察与思维直接形成了从涂鸦到经典作品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的整体思维模式忽视了观察事物时主观性的发挥。将事物符号化,我们画的是大自然的符号,画的事物之间的体积关系,比如说苹果完全可以看成一块红颜色,树可以看成一根竖着的线条等等。一个好的写生作品,从总体来看,这幅构图激发了审美感情,而一幅差的写生作品就是各种线条和色彩的堆积,它们也许在局部上令人满意,从整体上却并非动人……主观意识就是对形式的组织,绘画就是使形式本身成形。形式与情感意象之间哪怕是一个部分不相符合,这个形式也会被破坏。写生过程是一个对客观物象简化、概括、抽象的过程,是从具象中发现和强化点、线、面以及色彩的组合的过程,这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一个重要步骤,不可缺少。一般老说在油画风景写生中难免不断调整、加强、消弱、扩大、缩小某些色彩和形状,但是这个过程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并不断注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才能使作品富有生气。

三、結语

风景写生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观性的发挥是不可忽视的的必要条件,从观察色彩到最后的作品完成,要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客观事物很重要,但是没有主观性的认知和深切的感受,风景写生作品中的色彩将缺失一份灵气,少了一份情感。风景色彩写生的过程中,要深刻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及对事物特有的情感,要用同样的线条和色彩,展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张春新.张可隽.森森.西洋油画技法欧洲卷[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克莱夫·贝尔(英).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杰克·弗拉姆(法).马蒂斯论艺术[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

[4]约翰·拉塞尔(美).现代艺术的意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