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博物馆社教工作回顾与展望

2016-10-21 14:36郭俊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博物馆区域

郭俊成

摘 要:地域性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博物馆整体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正如博物馆的发展一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社交工作从建国初期到八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过去的同时,积极创新,努力寻求着符合自身和时代要求的路子,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展望未来,智能化或将是鄂尔多斯区域博物馆下一步宣教工作的一种必要的选择。

关键词:地域性博物馆;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社教工作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85-02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晚,地区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但近几年来全国博物馆发展迅猛,特别是一些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凭借综合实力已经走在了世界博物馆前列。全国各级博物馆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的几十年两个高速发展时期后,总体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区域博物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博物馆,面对地理条件和文化资源双重制约,不等不靠,积极寻求发展机遇,也逐渐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我们从博物馆宣教事业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鄂尔多斯地区就逐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本土的文物工作队伍和机构,对外称为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至八十年代初,成立了鄂尔多斯博物馆(与文物站合署办公)。至八十年代末,经过几代文物工作者们的努力,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舍终于落成,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宣告确立。这是该区域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是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发展的第二阶段,期间的第一个十年是博物馆的积淀期,后一个十年是博物馆高速发展期。这二十年,也是是区域文化摸底,丰富藏品资源,人员培养成长时期,更是鄂尔多斯区域博物馆大建设时期。2011年之后的几年,为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三馆一院,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馆、鄂尔多斯考古研究院成立并投入使用,各旗区博物馆也相继成立,开启了区域博物馆新的发展征程。

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的社教工作,正如该区域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步常态化的一个过程,其中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承接了最初鄂尔多斯博物馆原班人马和大部分业务资源,是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社教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整个区域社教工作发展的一个缩影。

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初期的社教工作,由于文物机构初设,各项业务刚刚起步,典型的“一穷二白”,而且没有对外开放的场地,加上主观上也没有具体社教方面的分工,宣教总体处于一种无教无宣状态,如果讲到宣教更多的应该是同行间的业务交流,以及针对特殊情况下本、外地人员考察、视察时专业性的情况介绍。对于普通观众的讲解为主的宣教工作还没有条件开展。

第二各时期的宣教工作,是博物馆馆舍建成开放后,特别是由于展览业务的发展,自我办展的实践和水平增多、增高后的宣教活动。由于博物馆实际宣传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观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博物馆的社教工作逐步被提出来,被重视并付诸实施。这一时期的宣教工作的发展可分为两段。前一阶段宣教工作是以馆舍建成后阵地讲解为主的讲解活动。后一阶段为博物馆改扩建后博物馆宣教活动。前一阶段,讲解任务被集中到了与展览业务相近的业务部室,工作人员为普通女性职工为多;由于专业人员缺乏,博物馆领导由于专业水平相对较高,充当重要接待的讲解任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成为此阶段讲解工作的一大特色。服务对象除来参观的专业人员和一些考察、视察人员外,逐步面向小学、中学、高中生等团体扩展。社教形式上,除阵地服务外,业务人员尝试走出去,通过如精神文明共建式的形式,开展长效性、约定性的以学校为主的参观性活动也开展了不少;以节庆日宣传活动为主,开展包括散发传单、播放录音、制作简易宣传展板等活动也是常用的形式。总体来说,宣传教育的主动性较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一阶段,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博物馆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鄂尔多斯博物馆新馆在康巴什新区建成,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博物馆旧馆址所辟)进行了改扩建,新馆也在东胜区铁西破图开始建设,各旗区博物馆建设也如火如荼,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其他博物馆都在积极建设,最先完成改扩建后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很快就投入了使用,仍为此一时期宣教工作的主阵地。由于实际宣传的需要,至2011年期间博物馆举办了大量的展览,包括一些高质量的外展,质量也越办越高,外来考察人员批次迅速增多,博物馆社教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社教工作在客观现实需求的条件下,被适时单列了出来,成立了专门的业务部室,成为了这一阶段宣教工作的重要亮点。与上一段宣教工作不同的是,整个宣教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制度制定、工作规划、活动规范制定、人员管理等都得到了馆内通盘的考虑。与此相关的硬件服务设施,包括语音导览、触摸屏点击查询、电脑网络学习查询、轮椅、雨伞等都进行了专门的应用和设置。原有的传统宣传项目继续完善,大量的专题性、特色化的知识竞赛、画展、互动娱乐、讲座等常规活动被推出,成为这一段宣教活动的特色,极大的带动了博物馆内部和外部小环境的宣传教育氛围。

2011年以后的这一段的宣教工作,一枝独秀的局面被逐步改变。鄂尔多斯博物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新馆也进入试运行,旗县博物馆,如准格尔博物馆、城川民院博物馆等都投入了使用,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整个区域博物馆宣教工作发展迎来了竞相发展的大好局面。

市级的几大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作为整个区域的主要宣教力量,是宣教工作的区域代表。与以往宣教不同的是,宣教的主体力量扩大了,相互间独立,有了更多样化的尝试的可能。但总体发展趋势趋与一致。这一时期的宣教工作,突出了工作总体规划的特性,更注重长远社会效益的考量。整体工作在阵地项目和对外流动项目的构建上,注重大型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关联性和整体推进发展外,逐步强化项目的特色化、典型化,重点突出品牌项目的构建。推送项目方式上,结合开展大型讲座、系列沙龙、茶话,还开展些如手工制作、专业活动模拟实践、参观考察、讲解体验等小型活动;在此基础上,多方大力推行新媒介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微信圆桌主题活动、3d影像展演、微电影拍摄等。将实际工作中将各项具体工作制定严格的完善的方案,分类实施,做到有的放矢确定成为一种硬性规范。宣教工作大项目、小项目联系开展,阶段性和长期性项目并列考虑,网上项目网下项目整合推出,馆内、馆外活动统筹推进,做到全面整体推进。面对整个区域工作的专业化越来越强压力和挑战,对人才,特別是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有深刻的认识外,对练内功强自身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提质量、扩影响、强竞争已然成为一种强烈的内在发展愿望和驱动力。

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区域博物馆和其他国内外的博物馆一样,最终会融入大数据浪潮中,弄潮终究会成为必然。以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为代表的鄂尔多斯区域博物馆为了适应之一潮流适时提出了建立智能化博物馆的构想。对于宣教事业的发展来说,大力推动宣教工作智能化,将智能、智联作为目标,尽最大可能的将博物馆数据化,将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硬件资源和社会相关团体和个人及政府进行互联互通,通过这一窗口将博物馆与社会、政府有效的互联互通,使博物馆逐渐融入社会、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失为一种应对当前局势的较好选择。

不可否认,经过60年的发展,区域博物馆的社教工作从有到无,从小到大,已经逐步成熟起来,成为博物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一。新时期的宣教工作,努力营造一出一条适合自己、适合时代要求、适合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来,让资源整合后的服务最终跨越一点一面,一城一地,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让并社会各界热衷博物馆事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我们区域博物馆建设事业中来必将成为我们最终的选择。可以想象,当宣教工作融入到大数据的潮流中,插上新技术的翅膀,在大家的通力努力下会展现出如何一番境地来,博物馆整体工作将是如何一种美好境界,这都值得我们翘首期待。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博物馆区域
分割区域
博物馆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露天博物馆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
人人创业方能天天向上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