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美术馆的公共性与学术性

2016-10-21 16:32孙培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术性互动关系公共性

孙培培

摘 要:美术馆的公共性并不仅仅是对公众免费开放,更重要的是指美术馆成为公共文化资源,把公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第一位。大学美术馆的建立作为美术馆公共性推动的一部分,不仅将大學精神的特殊气质与韵味予以体现,也把美术馆文化作为大学的属性以此为平台得到全面的展现。大学美术馆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在艺术的普及、教育、推广和研究上。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是美术馆人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馆;公共性;互动关系;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J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64-01

在过去许多年中,中国的美术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它们仅仅有偿地提供展览场地,进行无秩序的收藏和影响甚微的学术活动。它们往往把大量精力花在展览上,展览的数量多、时间短、展览水平不一致,学术方向不明确,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美术馆只是个展览场所。

2007年,陈丹青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作了名为“美术馆面面观”的演讲,他提出:“美术馆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件文物的地方,也不完全是办展览的地方,美术馆顶顶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它的社会角色,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做一本巨大的活的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

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惠民”措施,全国的各大美术馆陆续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就是其中的一项,这对中国文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当代艺术起步较晚,相应的“美术馆文化” 也较西方滞后很多,公众对美术馆的认识和意识普遍薄弱,美术馆自身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规范化的运作管理,更谈不上美术馆文化。

美术馆的公共性并不仅仅是对公众免费开放,主要是指美术馆成为公共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美术馆所呈现的文化特性,包括知识的开放性、公众的参与性、情感的共构性、思想的多元性等,使美术馆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凸显美术馆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的功能。也就是说,观众不仅仅是可以免费地走进美术馆,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消费的主体,观众走进美术馆之后对美术馆里所呈现文化的渴求和表达。而从美术馆的职责及功能来讲,它又以提供具有文化品质和高度的知识思想、精神性、视觉内涵、空间环境等为目标。因此,在美术馆逐渐走进大众的时代,如何构建美术馆的“公共性”,提升与完善美术馆的作用和功能,是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

美术馆作为文化生产的空间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在某种社会结构和历史语境中,美术馆更像是一个精英文化的庇护所。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公众的美术馆是美术馆建设的最高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调动许多手段,比如展览策划上主题鲜明,展示上丰富多彩,并且要通过艺术教育打通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之间的隔阂。”

大学美术馆的建立作为美术馆公共性推动的一部分,不仅将大学精神的特殊气质与韵味予以体现,也把美术馆文化作为大学的属性以此为平台得到全面的展现。大学美术馆的价值不在于藏品的拥有,而在于利用现有资源做了什么工作,大学美术馆应该是为大学增添文化内涵的平台,加强公共文化教育。

现代社会讲求沟通、学习、思考、判断,强调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其所策划或举办展览的基本的出发点必须把公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第一位。大学美术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主动积极的角色,需要进一步扩大公益教育的社会阶层,打破美术馆与社会大众的隔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大学美术馆的特殊环境更多的使它担负着艺术展示的功能,因此展览策划就显得举足轻重。除此,还应注重对有潜力的在校年轻艺术家的发掘与培养,支持青年艺术家创作探索,把收藏在校学生优秀作品列为重点,梳理好当代青年艺术发展变化的脉络,并把其作为大学美术馆一个重要的学术方向。与此同时,大学美术馆还应注重开展与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给更多学生提供一个国内外交流的可能性,搭建沟通平台。

现在,中国大学校园里也慢慢的有了一些较专业较学术性的美术馆,无论在学术水平上还是展示效果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都日趋国际化,有些美术馆一年一次或是两年几次的大展也对城市文化做出了标识性贡献,因此明确一个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及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美术馆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美术馆的运作就是其公共性与学术性的实现过程,这为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美术馆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在艺术的普及、教育、推广和研究上。今天的美术馆已经从被动的展示转向主动的引领,由幕后转向前台。美术馆的公共性问题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索。总之,大学美术馆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的教育机构和平台,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怎样学习大型美术馆及国外美术馆的先进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是美术馆人亟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璜生.大学与美术馆——美术馆的公共性与知识性[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2]梁洁.当代语境下的美术馆公共性[EB/OL].http://art.china.cn/voice/2009-04/16/content_2852579.htm.2009-04-16.

猜你喜欢
学术性互动关系公共性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