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6-10-21 17:02马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应对策略大学生

马兰

摘 要:大学生承担着特殊使命,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宏观来看,社会转型时期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这种负荷可导致一系列的身心反映。即应激反映;压力,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需求超过了个体能承受的最大量,从而引起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严重时可能导致疾患。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85-01

大学期间,学生的主旋律仍是围绕着学习展开。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强,学习目标也由单纯的理解和储存知识逐渐转变为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更重视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和探索新的领域。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

大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会感动有些不适应,也无法合理支配自己的业余时间。除此之外,大学教育仍然是文化课占主体地位,对学生心理素质是否提高不是很重视。很多高校还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期间,学生的主旋律仍是围绕着学习展开。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强,学习目标也由单纯的理解和储存知识逐渐转变为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更重视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和探索新的领域。还有就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社会负责,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事情,健康地看待事物,摒弃那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二是心理调节能力弱。大学生接触社会之后,就会产生多种矛盾,例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与书本的矛盾等,如果不能调节好这些矛盾,就会对现实有种不信任感,会焦虑不安。三是心理承受力差。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很少受到挫折,因此,他们经受不了一点风雨,心理承受力极差。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障碍。

二、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学生的心理压力大部分来自于对生活、学习以及社会态度认识。因此大学生要想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就必须要具备克服困难和措施的心态,能够具有抗压能力,并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学生应该对压力具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要把压力看做是一件坏事,而是要看到其积极的因素,压力可以让我们增强社会实践的技能,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可以促进我们成长,因此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消极态度,而是要迎刃而解,将压力的不利影响转变为促进前进发展动力;其次学生要积极培养健康的人格。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人格才能在面对各种压力时有信心克服压力和对生活充满希望。健康的人格能够帮助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科学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学生要学会宣泄情绪,掌握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在学生遇到各种心理压力时学生不要将这些压力憋着心理,而是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宣泄出来,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比如向自己知心的朋友述说自己的压力,向教师倾述自己的迷惑等等,通过情绪的宣泄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

家庭要多关心孩子,减少给孩子的心理负担,首先家庭要为孩子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长,因此父母要积极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在家庭中形成宽容理解、乐观豁达、自信开朗、与人为善的良好性格和品质;其次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使子女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给予的强大支持,让子女能够在家庭成员间健康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尊重与信任,在孩子感到迷茫的时候父母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最后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兴趣或价值取向,对孩子确定合适的期望值,以免期望过高产生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指导和社交训练,心理咨询作为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已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通过对一些严重孤独的大学生进行咨询,可帮助他们认清孤独的原因,给他们指出化解孤独的方法。随着时间、空间变化、势必引起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及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的变化,要在思想观念、行为实践中及时实现大学生对角色的认同,揚长避短,逐步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大学生要学会提高自我心理调整能力、面对孤独和失落等情绪,要善于稳定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衡。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培养信念磨练自我意志,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面对困难挫折不垂头丧气,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觉加强自我心理承受力和心理素质修养,培养对孤独感的抵御能力。

总之,当今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加大相关宣传力度,让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咨询,使学生能够在心理压力难以排解时,愿意选择心理咨询这一方式。心理咨询不仅可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的忧虑,开发身心潜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心理咨询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可以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措施,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

[2]蔡君.论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6(17).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应对策略大学生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通过图片看内心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