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地区牛群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6-10-22 08:14陈小丽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365001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气管炎布鲁氏菌牛群

陈小丽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 365001

三明地区牛群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陈小丽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365001

用ELISA方法对三明市2016年随机抽取的牛群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布鲁氏菌病。本次调查共检测样品204份。其中检测规模场7个,样品116份;检测散养户14个,样品88份。结果表明: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204份,检出阳性血清65份;检测牛白血病血清188份,检出阳性血清34份;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184份,检出阳性血清64份;检测牛布鲁氏菌病血清204份,检出阳性血清0份。说明三明地区牛群存在多种疫病感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ELISA牛病毒性腹泻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布鲁氏菌病

Key wordsELISABovine viral diarrhoeaBovine leucosis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Brucellosis.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牛、绵羊、山羊、猪、犬等家养动物和人都可感染发病。动物感染该病会发生流产、不育,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如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等[l],该病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近几年来,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布鲁氏菌病疫情呈现出回升的势头,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病学特征,也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尤其是肉牛,其次是乳牛)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液、生殖道感染和脑膜、结膜等炎症。该病传播途径多,如空气、接触、胎盘等都能传播。

牛病毒性腹泻(BVD)又叫牛的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MD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等[2]。BVD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在1980年李佑民从国外引进牛的流产胎儿脾脏中第一次分离并鉴定出BVDV,这也证明我国存在BVDV,此后分离到BVDV的有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

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牛的慢性肿瘤性疾病。该病主要感染成年牛,有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两种。临床型的主要症状是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患牛全身淋巴结肿大,死亡率高;亚临床型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增生、患牛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等。目前对该病没有特效药,主要通过实验室确诊后淘汰阳性牛。

近年来,我国的养牛规模在逐年增大,过去主要在北方养殖规模大、养殖数量多,现在南方各省的养殖量也在迅速增大,南方很多养牛的企业都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牛的养殖,多是从零开始、摸石头过河的状态。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畜产品的流通越来越频繁,疫病的传播速度加快,很多疾病都变成是世界性的,甚至很多病毒发生了变异等。总之,越来越多牛病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感染和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等情况越来越多,给牛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利用实验室手段配合临床来防控牛病尤其重要[3]。

1 材料和方法

1.1样品2016年三明市随机抽取的牛群血清样品。其中规模场7个,样品116份;检测散养户14个,样品88份。

1.2诊断试剂盒牛病毒性腹泻、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LISA试剂盒采用法国IDVET公司诊断试剂盒,牛布鲁氏菌病ELISA试剂盒采用瑞典SovaNova公司C-ELISA确诊试剂盒。

1.3仪器设备Eppendorf单道移液器、Transferpette-8道移液器、Thermo multiscan酶标仪。

1.4检测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血清学检测。

2 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检测样品204份。其中检测规模场7个,样品116份;检测散养户14个,样品88份。结果表明: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204份,检出阳性血清65份;检测牛白血病血清188份,检出阳性血清34份;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184份,检出阳性血清64份;检测牛布鲁氏菌病血清204份,检出阳性血清0份(见表1)。

表1 牛群疫病监测总体情况

3 讨论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三明市除牛布鲁氏菌病外,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白血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均存在较高的感染率。

牛白血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平均有四年,可水平、垂直传播及通过哺乳传染给犊牛。该病虽然在19世纪末就已被发现,但首次分离出病毒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Miller从患牛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分离到病毒。牛白血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广泛分布,几乎世界各个养牛国家都有存在该病,严重影响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1974年,该病第一次在我国被发现,之后便在我国大面积传播。目前我国牛白血病主要呈现为流行性发生,成年牛发病率高,有临床症状的死亡率高。三明地区乳牛养殖规模较小,2016年三明地区乳牛存栏量为480头左右,近年来未有牛白血病的监测报道。本次监测显示,牛群中白血病抗体阳性率为18.1%,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数据相差不大。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可表现多种类型,主要有呼吸道型、生殖道感染型、脑膜脑炎型、眼炎型和流产型。患牛和带毒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空气、飞沫、精液和接触都能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引起流产[4]。肉牛的发病率很高,可达75%左右,而且病毒还可导致持续性感染,使得隐性带毒牛成为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给控制和消灭该病带来极大困难。李栋梁等认为有IBR临床症状出现的牛场,其后备牛血清抗体阳性率一般在40%~90%,低于40%的牛场基本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5]。大多数牛第一次感染IBR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感染抗体都存在体内,而且成年母牛血清中IBR抗体的阳性率总体较高,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评估一个牛场感染情况时,最好对10~15月龄的乳牛进行IBR抗体监测。本次监测的样品均来自临床表现健康的牛群,与李栋梁等的临床观察结果相符,但采样乳牛的年龄未考虑进去。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调整畜牧业的战略性结构,福建省乳牛业在结构调整中获得了比较大的收获。福建的乳牛饲养量年年增加,1998-2005年八年间,乳牛数量从2.06万头增加到6.97万头,增长了三倍多。规模乳牛场数目也越来越多,截至2005年,福建规模乳牛场就有136个,全省61.15%的乳牛达到规模化养殖。本次牛病毒性腹泻抗体监测显示,畜群感染率仍维持在31.8%,与韩鹏等人对该病的调查结果比较相近[6]。我省牛群牛病毒性腹泻的调查资料不多,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杨得胜等做过一些初步调查[7],但是近几年来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较少,临床上的感染情况不明确,感染率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趋势不明确,翻阅行业资料了解近年来全国其他省份该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31.8%的感染率不高于全国其他各个地区的平均值,说明三明地区牛群牛病毒性腹泻感染率保持平稳态势。

乳牛布鲁氏菌病是农业部动物疫病五年净化方案中重点提出需净化的人畜共患病。该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播途径广,通过空气、接触、生殖系统等途径均可传播。当前,我国发生该病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北方某些地区该病的防控形势严峻,有些过去从未发现该病的牧区也有发生。近年来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报道也不少,如饲养人员接触患牛、兽医工作人员扑杀患牛过程防护不当、食入受污染的肉和乳制品等导致感染。福建省对布鲁氏菌病实行非免疫净化,不对牛群注射布鲁氏菌病疫苗,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设定该病的实验室监测方案,发现一头阳性牛立即淘汰扑杀一头。三明市乳牛养殖规模较小,乳牛存栏量仅480头左右,鲜乳主要供应本地居民使用。三明市对该病的防控主要是以实验室检测为主,因三明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过该病病例,兽医实验室每年对全群乳牛集中进行一次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阳性的牛只,立即淘汰扑杀,达到无免疫净化布鲁氏菌病的目的。

[1]赵娜,赵赤鸿,荣蓉,等.布鲁氏菌病血清学Brucellacapt和iELISA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10):65-67.

[2]刘梦媛.牦牛BVD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BVDV疫苗和猪瘟疫苗对牦牛的免疫效果[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高明华,张志琰,李跃,等.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1):87-89.

[4]唐泰山,邓碧华,王凯民,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4):14-16.

[5]李栋良,赵景义,沈俊乐,等.北京地区乳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风险评估及流行情况分析[J].中国奶牛,2013(11):36-38.

[6]韩鹏,刘亚刚,华莎,等.我国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及防治状况[J].畜禽业,2003(11):5-7.

[7]杨得胜,黄雁,洪音,等.2006年福建省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9):49-51.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n cattle diseases in Sanming city

Chen Xiaoli
(Agricultural bureau of Sanming city,Fujian 365001)

Serum samples of cattle were detected in Sanming City by using ELISA.The items include the bovine viral diarrhoea,bovine leucosis,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and brucellosis.About 204 samples were studied,including the 116 samples from the seven large scale cattle farms and the 88 samples from the 14 domestic families.The result showed∶among the 204 serum samples of cattle which were detected for the bovine viral diarrhoea,there were 65 positive serum samples;among the 188 serum samples of cattle which were detected for the bovine leucosis,there were 34 positive serum samples;among the 184 serum samples of cattle which were detected for the 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there were 64 positive serum samples;and all the 204 serum samples of cattle were negative.So the conclusion was made∶the herds of cattle in Sanminggeographic location have been infected by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diseases,therefore,the relevantly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war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

1003-4331(2016)05-0001-03

猜你喜欢
气管炎布鲁氏菌牛群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与牛共眠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牛牛阿卡
牛群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