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2010年度气候影响评价

2016-10-24 14:10黄玉芳陈楠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6期
关键词:郓城菏泽市日照时数

黄玉芳 陈楠

摘 要:该研究利用菏泽市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正常略偏多,除鄄城、郓城较常年偏少外,其余各县偏多;全市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多于常年。主要气象灾害是9月5日16:00到8日14:00,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全市梅雨型暴雨洪涝灾害以及5月29日17:00,菏泽市突遭雷暴、大风天气袭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其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农业方面病虫害迁入量小,较常年偏轻;受气象灾害影响,油菜、茶叶、棉花减产,但气候上属正常年景。

关键词:气候影响;评价;菏泽市;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138-05

本文概述了菏泽市2010年度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对年内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及主要气象要素作了评述,最后着重分析了气候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影响。文中四季时段划分如下:冬季为上年12月至当年2月,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年则为当年1—12月。

1 气候状况评价

2010年度菏泽市的基本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正常,年降水量鄄城、郓城属正常,其余县属偏多,年日照时数除郓城异常偏少外,其余县均正常。各季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正常,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日照时数正常。春季平均气温除定陶显著偏低外,其余县均属正常;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只有牡丹区属正常;晴好天气多,日照充足。夏季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除郓城异常偏少外,其余县均属正常。秋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日照正常,季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1.1 气温 2010年我市各县的平均气温为13.3~13.9℃,与常年同期相比,定陶偏低0.1℃,其余县偏高0.2~0.4℃,均属正常。菏泽市历年平均气温见图1,2010年各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各月平均气温比较见图2。

由图1、图2可知:菏泽市2010年四季气温变化如下:冬季各县的平均气温为-0.4~0.9℃,与常年同期相比,牡丹区偏高1.1℃,属偏高;定陶偏低0.2℃,属偏低;其余各县偏高0.1~0.4℃,均属正常。春季各县季平均气温12.8~13.4℃,比常年同期偏低0.7~1.3℃;其中定陶偏低1.3℃,属显著偏低;其余县偏低0.7~0.9℃,属正常。夏季各县季平均气温26.2~26.3℃,比常年同期偏高0.3~0.4℃,均属正常。秋季各县季平均气温14.3~14.8℃,与常年同期相比,普遍偏0.3~0.8℃,均属正常。

1.2 降水 2010年度我市各县年降水量为582.6~820.4mm,与常年同期相比,鄄城、郓城偏多9%~23%,属正常;其余县偏多33%~43%,属偏多。年总降水量与常年均值比较见图3,2010年各月降水与常年均值比较见图4。

由图3、图4可知:菏泽市2010年四季降水变化如下:冬季各县的降水量为8.9~24.9mm,时空分布不均,与常年同期相比,郓城偏多41%,属偏多;鄄城偏少58%,属显著偏少;曹县偏少31%,属偏少;定陶、单县属正常。春季各县季降水量45.4~83.6mm,比常年同期偏少17%~51%;其中鄄城偏少17%,属正常;郓城偏少51%,属显著偏少;其余县偏少36%~45%,属偏少。夏季各县季降水量395.3~583.1mm,与常年同期相比,鄄城、郓城偏多24%~25%,属正常;成武偏多48%,属偏多;其余县偏多50%~62%,属显著偏多。秋季各县降水量116~221mm,均属异常偏多。

1.3 日照 2010年我市各县的年日照时数2 204.3~

2 355.3h,与常年同期相比,郓城偏少11%,属异常偏少;其余县偏少4%到偏多6%之间,属正常。菏泽市历年日照时数见图5,2010年各月日照时数与常年各月日照时数比较图6。

由图5、图6可知:菏泽市2010年四季日照时数变化如下:冬季各县的日照时数为396.6~458.6h,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郓城偏少20%,属偏少外,其余各县均属正常。春季各县季日照时数为630.7~643.6h,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0%到偏多2%,除郓城偏少外,其余县均属正常。夏季各县日照时数为395.3~631.1h,与常年同期相比,郓城偏少24%,属异常偏少;其余县偏少1%~8%,属正常。2010年菏泽秋季各县日照时数为504.1~571.7h,与常年同期相比,鄄城、定陶偏多1%~6%,其余县偏少4%~7%,均属正常。

1.4 2010年12月份气候状况 菏泽市2010年12月份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少,日照时数偏多。12月份各县平均气温为1.3~2.5℃,与常年同期相比,牡丹区偏高1.9℃,属显著偏高;定陶偏高1℃,属正常;其余县偏高1.3~1.7℃,属偏高。12月份各县降水量为0~1.9mm,比常年同期偏少69%~100%,均属异常偏少。12月份各县日照时数为175.6~226.4h,与常年同期相比,牡丹区偏多17%,属正常;鄄城、范县偏多50%,属显著偏多;其余县偏多28%~31%,属偏多。月平均气温、月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分别见图7、图8,月日照与常年同期比较见图9。

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010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低温冻害、大雾、低温晚霜冻、雷暴、大风、冰雹、暴雨洪涝、高温、连阴雨、干旱。

2.1 低温冻害 2010年冬季受几次强冷空气的影响,各县均出现了2006年以来的气温最低值,全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4.8℃,出现在巨野。尤其是2010年1月份受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长时间低温天气造成我市冬小麦叶片受冻害出现青枯,致使绿度值下降,进而造成苗情下降。

2.2 大雾 2010年共出现7个大雾日,分别出现在2009年12月1日,10—11日以及2010年2月4日,7—8日,尤其是2月8日的大雾天气,水平能见度小于50m。大雾天气使得市内汽车行驶缓慢,交通事故增多,周边高速公路曾一度关闭,部分长途班车停运,给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带来不便,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2.3 低温晚霜冻 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影响,4月12—15日我市先后出现低温晚霜冻天气。我市最低地面温度达到-5.4℃(鄄城),最低气温达到-0.6℃(鄄城、定陶),13—15日全市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明显偏低。由于我市冬小麦正处于拔节-抽穗的低温敏感期,各种果树正处于开花期,抗寒能力较弱,低温晚霜冻天气对小麦的产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引起果树花蕾和花瓣受冻、造成果树减产。

2.4 雷暴、大风、冰雹 3月20日、4月26日、5月29日、8月4日我市出现了4次大风天气。3月20日的大风天气最大风速达9.4m/s,最大瞬时风速达16.7m/s;4月26日的大风最大风速达9.8m/s,最大瞬时风速达23.4m/s(出现在单县)。8月4日牡丹区、定陶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最大风速19m/s。四次大风天气均造成塑料大棚损坏、农作物和果树受灾、树木折断拔起、电力设施遭严重破坏。尤其是8月4日的大风天气造成局部玉米出现点片倒伏。6 700hm2,成灾4 600hm2,受灾人口达67 000人、损坏房屋33间,刮倒树木3万余颗。此次雷雨大风天气还造成部分村庄通讯、供电、交通中断。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800万元。5月29日17:00,我市突遭雷暴、大风天气袭击,数以百计的树木连根拔起。据市民政局灾情调查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城出现了罕见的冰雹天气,为菏泽市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现象。这次冰雹是从中午12:38—12:44分,历经6min,最大的冰雹直径达6mm。异常天气使气温直线下跌,26日郓城的最高气温为11.7℃,之后气温就直线下降,降冰雹时气温降到2℃。随之而来,全市突降雨雪,同时单县、郓城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的春雷。

2.5 暴雨洪涝 2010年夏季内共出现4个暴雨日。7月19日,境内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市区降雨量88.0mm,定陶95.2mm,鄄城87.9mm,菏泽88.2mm,郓城56.7mm。此后于8月8日、13日、20日又接连出3次局地暴雨,其中8月13日牡丹区降雨量为121.8mm,造成城市积水,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局部也造成了农田短时积水。尤其是7月19日的暴雨过程,单县受灾较为严重,农田受灾面积2 210.33hm2,绝收80hm2,倒塌民房81间(其中25户61间),受灾人口26 000人,直接经济损失754.9万元,农业损失735.1万元,此次暴雨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和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2010年9月5日16:00到9月8日14:00,菏泽市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境内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据全市各乡镇自动雨量站记录显示,牡丹区降雨量超过200mm。其中最大单县210.3mm;降水量达到150~200mm以上的有29个乡镇,100~150mm的有25个乡镇,50~99.9mm的有15个乡镇。这次暴雨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就降水量和暴雨影响范围而讲,是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大的降水过程,境内有多条内河河流超警戒水位,对农业生产和多项基础设施等诸多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市救灾办初步统计,全市有49.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8万hm2,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倒塌民房183户、438间,损坏房屋688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 440人。

2.6 高温 夏季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集中在6月中、下旬以及7月上旬。高温日数多,自1954年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常年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平均有2.6d,而今年大于35℃的高温天气达19d,是常年的7.3倍。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是今年夏季的温度突出特点。高温出现期间,人们感到暑热难耐。同时造成居民用电量急剧增加,供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因用电量太大,导致部分变压器、供电线路发生故障。高温酷热天气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中暑、肠胃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明显增多。

2.7 连阴雨 8月18—27日菏泽市各县区以阴雨寡照天气为主,日照时数为21.0~28.6h,偏少60%左右,各县的平均气温为22.7℃左右,比常年同期偏低2℃左右,阴天日数为7~9d,各县的降水量为116.0~174.9mm,是历年同期平均值的5~6倍。此次连阴雨造成土壤偏湿及局部农田积水。

2.8 干旱 6月份降水偏少,各县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9%~88.4%,气象干旱突出。7月1日前后,出现降水天气过程,我市及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各县降雨量30~60mm,旱情得以有效缓解或解除。自9月中旬以来,我市已有超过100d未产生过有效降水,全市各县降水量仅为0.8~4.4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90%以上,是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年同期最少的1年。由于10—12月份降水持续偏少和11月份气温异常偏高,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轻旱至中旱。造成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暖湿气流偏弱,冷、暖气流难以在我区相汇,自然就不会形成有效降水。气温与同期相比明显偏高,致使田间水分耗散量大,土壤失墒快,旱情持续发展,个别田块已达到重旱,但由于9月份降水偏多,土壤底墒较好,加之冬小麦已经进入越冬期,耗水量减少,干旱尚未对小麦造成严重影响。

3 气候影响评价

3.1 气候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本年冬小麦生育期间(2009年10月上旬至2010年6月上旬),各生育期的主要气候条件是:小麦播种期底墒充足,小麦出苗快而整齐,基本苗足。10月份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1~2.6℃,日照正常,有利于麦苗生长。11月中旬我市出现强降温和暴雪天气,旬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8℃,小麦提前一个月的时间进入越冬期,冬前有效积温严重不足,造成小麦根少、分蘖少、群体不足;但较多的降雪量有效地补充了土壤水分,为麦苗春季生长奠定了较好的墒情基础。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我市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天气,尤其是1月上旬,旬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3℃,极端最低气温达到-14.8℃,使麦苗叶片普遍受到冻害,但生长节完好,仍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3月初,小麦进入返青期,3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多在7℃左右,对小麦返青较为有利。3月上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3.6℃,返青期小麦生长缓慢。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持续回升,比常年同期偏高1℃,苗情转化升级明显,同期各县有8.8mm的降水,从卫星遥感土壤墒情监测资料分析,此间我市墒情适宜,能满足此期生长的需要,有利于小麦苗情升级转化。4月上旬末小麦进入拔节期,此间我市遭遇低温晚霜冻天气,4月中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4℃左右,低温晚霜冻虽然对主茎及幼穗冻害不严重,但影响小麦茎节伸长,同时也使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趋缓,发育期推后。5月初小麦进入抽穗期,比常年偏晚7~10d,幼穗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于冬、春季分蘖成穗和主茎成大穗。5月10日前后小麦进入开花期以来,晴好天气多,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小麦开花授粉,5月中旬各县有10mm左右的降水,土壤墒情适宜,基本能满足籽粒形成与灌浆的需要。灌浆后期气温略偏低,有利于延长灌浆时间提高小麦的千粒重。5月29日我市小麦进入成熟期,此间遭遇雷暴、大风天气,造成部分小麦倒伏。

3.2 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本年夏玉米生育期间(6月上旬至9月中旬),各生育期的主要气候特点是:2010年我市的秋作物多在6月上旬在麦垄中套种,有一部分于6月中旬小麦收获后播种,6月上、中旬降雨较少,气候干旱,自然降水不能满足秋作物播种、出苗需要,多为人工灌溉后足墒下种,秋作物出苗较为整齐。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玉米苗期,6月中、下旬各县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多;此间的气候条件有利玉米苗蹲苗,玉米苗壮而不旺。7月上中旬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正常,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7月下旬,玉米进入拔节孕穗期,此期各县均有30mm以上的降水,为玉米拔节、孕穗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同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2℃,日照时数偏多,有利于玉米和其他秋作物生长。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与常年相比,日照正常,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玉米抽雄、吐丝及开花授粉,同时也有利于其他秋作物的生长。8月中旬玉米进入灌浆乳熟期。此间我市遭遇连阴雨天气,连续的强降水天气使部分地区玉米受淹,降低了玉米根系的活力,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田间湿度过大,气温偏低,使夏玉米贪青晚熟,成熟期推迟。9月上旬我市大部分地区玉米处于乳熟期,大暴雨天气过程带来了大量的降水,造成全市绝大部分农田积水过深,此间的阴雨天气造成作物光合产物少,推迟我市大部分地区夏玉米的发育期,严重影响我市秋作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使夏玉米成熟期推迟。

3.3 气候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冬季虽然光照充足,但是由于受连续低温的影响,蔬菜种植户保温成本增加,低温天气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发育,延长了生长发育期和果实成熟期;受低温天气影响,蔬菜运输成本增加,市场上蔬菜价格高于常年同期。春季气温偏低,但属正常变化范围,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蔬菜的生产;菜田内的黄瓜、西红柿、豆角、西葫芦、洋白菜长势良好,市场上各种时鲜蔬菜市场供应充足,菜价较为平稳。夏季高温日数多,涝灾较为严重,对蔬菜生长不利,价格较常年有所上涨。秋季10—11月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晴好天气带来充足的热量和光照利于蔬菜生长。

3.4 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冬季由于气温波动较大,气温反复骤升骤降,使人们对天气把握不足,应对不及时,导致老、弱、幼、残无法适应气候的非常规变化,致使风寒感冒及流感患者较多,且出现病程长、波及人群广、病情反复的特点。春季晴好天气多,光照充足,有利于人们户外活动,对人们健康有利;我市出现了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期间,能见度低、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大颗粒增多,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夏季高温日数多,不利于人们从事户外活动,空调开机时间长,“现代空调病”患者多于常年;8月中下旬阴雨天气过多,气温偏低,有利于疾病传染,患感冒的人数猛增,市内各大医院都新增了“发烧”门诊部,人满为患。秋季10—1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冬季天气逐渐寒冷,人体舒适度下降,建议市民要注意脚和腿部的保暖,如不注意保暖,腿部受到寒气的侵袭,出现发凉、麻木、酸痛等症状,易引发关节炎。

4 结语

总体来看,2010年气候条件正常,年内的暴雨、干旱较常年偏重,尤其是干旱较为严重。冬季大雾天气和连续反复低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作物的生长均造成不利的影响;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影响弊大于利。春季气温偏低,但仍属正常变化范围,晴好天气多,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季内我市出现了晚霜冻天气,延缓了农作物的发育,春季的气候状况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是利大于弊。夏季气温与光照基本正常,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但是降水偏多,对秋作物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秋季出现了干旱天气,对农作物的较不利;秋季气温偏高与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各种蔬菜的生产与运输,为来年冬小麦丰收创造有利条件。总的来说,气候对农业的综合影响是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1]司奉泰,薛存金.近30年菏泽市气温时空特征分析[J].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2013,36(1):25-30.

[2]景安华,孔凡忠,刘继敏.菏泽市冬季采暖期气候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29(1):107-113.

[3]张翠英.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J].山东气象,2004,33(11):41-48.

[4]陈金敏,孙兴池,李静.山东省雷电活动及其灾害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45-6348.

[5]汤巧秀,张依英.影响福清市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分析[J].福建气象,2002,34(1):18-26.

[6]陈金敏,孙兴池,李静,等.山东省雷电活动及其灾害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45-6348.

[7]陈金敏,孙兴池,李静.山东省雷电活动及其灾害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4):66-72.

[8]许永姿,钱平海.宿州灵璧县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5):1-6.

[9]何月嫦,曾数军.花都建站以来气温变化特征[J].山东气象,2005,27(4):66-72.,

[10]朱爱民,任崇勇.菏泽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12,21(7):35-39.

[11]洪维群.近45年来尤溪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福建气象,2002,26(5):17-2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郓城菏泽市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尖团音在郓城方言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