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

2016-10-24 07:52许禔森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6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微生物学设计

许禔森

摘 要:微信是一款具有广泛基础的社交软件,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以微信的基本功能为基础,分析了微信平台在高校教学设计应用的可行性,并设计了微生物学微信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平台;微生物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151-04

Abstract:Wechat is a widely used social software with an increasing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ife and learning. Based on the basic function of wechat platform,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feasibility of wechat platform in college teaching design,and designed a microbiology wechat teaching platform. Good teaching effect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this platform.

Key words:Wechat platform;Microbiology;Design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软件,可支持安装有智能操作系统(安卓、IOS、Windows等)的移动客户端使用。其功能强大,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免费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数字信息[1]。近几年,微信的使用率陡增,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流的社交软件,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并很快能接受且使用,通过微信特有的功能(朋友圈、公众平台、摇一摇、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进行适时交流或获得资讯等信息并可以同朋友进行分享,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微信具有参与程度高、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使得微信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1 微信模式特性

1.1 传播快捷,互动方便 微信是腾讯公司近几年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通讯终端服务软件,集通信、社交娱乐、营销、自媒体、工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多人之间同时进行互动交流,具有即时性[2]。支持IOS、Android等平台的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碎片化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以往使用的聊天交流工具中存在重复、冗长繁杂的信息内容,其传播速度具有延时性,而微信则同时具有即时性和延时性的特点,更加快捷、方便、安全,还可以通过对个人微信号的绑定建立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平台,进行信息的群发,在移动网络中基本能够实现信息发送和接收保持同步进行。

1.2 推送对象精准 微信用户登陆主要有两种方式,手机号和QQ号码注册登录,现以手机号码注册为主,由于手机号码目前须经过实名认证,因此微信号码也相对具有实名认证的含义,微信好友的添加最初来源于QQ好友,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改进,微信用户可以通过直接访问智能手机中的通讯录来寻找添加已开通微信业务的朋友和家人[3],因此,微信中的通讯录或好友圈一般都是具有真实身份较为熟悉的人,这个圈子的人之间的私密性和亲密程度较高。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传播圈内,一些信息资源更能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兴趣和共鸣并接受,信息资源可以通过通讯录中一对一、朋友圈、@ta、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精准高效地直接和终端进行交流或推送。

1.3 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发送和下载 微信及其公众平台可以支持发送包括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短视频、动画表情、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几乎所有的媒体资源。通过微信发送或下载这些信息资源可以实现一对一地有针对性的实时交流功能;可以把一些特定群体建立一个具有微信群(群聊)功能的讨论组,就某一问题或观点实时展开讨论交流;还可以朋友圈发表文字、图片、视频或转发较为感兴趣的文章或链接来进行分享,朋友圈的好友对内容可进行评论或点赞;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群发,并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式传播,与特定群体进行全方位沟通和宣传。

2 高校基于微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1 大学生是微信用户的主要群体 据腾讯公司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底,微信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人,2016年5月,微信注册用户已达到9.27亿人,微信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使用者平均年龄为26岁,86.2%的用户年龄在18~36岁。微信用户主要来自企业职员、学生、自由职业者、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职业,高校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目前已经成为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4]。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并且愿意尝试,通过微信使用各种方式和同学、亲友进行沟通交流,在朋友圈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评论、心情、图片等,以实现自我及获得尊重的精神需求,且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大学生的必需品,大学生活的碎片化时间几乎被智能手机所占领。在高校中正是由于存在如此巨大数量的微信用户,因而把微信及其公众平台设计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成为可能,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2.2 高校网络硬件设施已经具备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赖以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校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的发展。随着高校硬件基本设施、计算机软件、网络平台的基本完善以及大学生的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在学生上课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餐厅、宿舍等环境安装有无线网络设施,学生可以在这些地方随时随地利用无线网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使高校的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2.3 高校教师可行性分析 高校教师在社会各个群体中的知识层次最高,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强烈,而且高校教师有极强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加上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以及对众多信息的收集检索,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有能力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广大高校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教师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在一定时间内将事先处理好的素材(视频、课件、分析讨论、图片、教学重点难点等)上传到微信平台,供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利用多种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和组织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大大增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高校教师熟知信息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通过网络进行交互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与远程学习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又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开阔,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较强,个性张扬,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回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一对一的交互,甚至可以与同学生们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3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生物学教学应用设计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地位有一个恰当定位,选用适合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基于学生的的基本学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终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和评价。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于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理解、教学思路、施教方案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之上,深入钻研课程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网站注册一个订阅号,并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添加关注,使学生更及时了解课程信息的动态变化,同时让学生搜索主讲教师个人微信号并添加好友,本微信平台公众号为“微生物学微课平台”。本课程分为理论基础、实践实验、答疑辅导3个基本模块,每个模块各有5个接口,总共15个接口中整合了包括文字、图片、微视频、链接等多种文件形式的信息资源。

3.1 理论基础模块 为了帮助学生检查课程掌握情况,理论基础模块所包含的5个接口分别是章节提要、课件分析、重点难点、图片展示、科研前沿。每个接口又包含了多个与理论教学关系密切的信息资源,譬如,学生在终端打开微信,点击首页下端的“理论基础”,然后再点击“章节提要”(图1所示),“章节提要”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本课程的教学主线,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提要一目了然、言简意赅,通过概括性语言形成一个个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能够快速完全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课件分析”“重点难点”则为学生提供了多个知识点系统详尽的内容讲解,通过微信的传输功能把较为详尽的内容进行上传共享。

图1 微生物学微信平台理论基础模块

3.2 实践实验模块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微生物、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学习与练习,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实验技能。与微生物学理论基础模块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在实验中更深入、完整地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他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操作水平、数据分析的能力。实践实验模块的5个接口分别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视频资料、实践应用。基础实验的内容主要有:培养基制备、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培养平板的制作、微生物接种技术、单菌落纯化、平板菌落计数法和纯化法、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等。通过这些基础实验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起无菌观念,然后学会几种分离并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最终能自己配制不同培养基,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安全的保藏。同时通过对微生物菌体的培养和观察,能宏观区别4大类典型微生物。综合实验的内容主要有: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水(饮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及产酸菌的鉴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肠菌群的测定(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微生物实验技能之后,独立进行课题与研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实验的内容主要有:特殊微生物细胞的分离与筛选(如土壤中分离产生α-淀粉酶的菌种筛选)、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生态关系研究等,意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逐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视频资料主要包含一些实验室的规范性操作,如革兰氏染色法、十倍稀释法、倒平皿、油镜的使用等,这些视频资料能夠使学生有了直接的感官感受,能夠提高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图2)。在手机终端学生如果想了解具体内容,可以先找到相对应的接口并点击(图3),就会出现菜单下的详细内容(图4)。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有趣的教学内容,将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生活热门话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融入课堂,分别接入到科研前沿、实践应用、讨论分析等接口,促进并鼓励学生讨论,加强互动的能力。其他模块同理。

3.3 答疑辅导模块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设置了答疑辅导模块。答疑辅导模块主要包括作业辅导、讨论分析、解析答疑、试题题库、考研辅导,在这5个不同的接口里都上传了相对应的学习资源(图5)。首先,教师就每个章节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对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在相应作业题目的显示栏里直接回复作答,教师可以在平台发布端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出学生的对本节内容掌握的总体情况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辅导进行弥补。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往往对同一个问题有着多种角度的看法,加上其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夠将学到的知识形成自己相对专业的知识系统,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借助此微信平台同教师或其他同学在这里共同讨论分析,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在答疑辅导模块接入了一个“试题题库”接口,在这个接口中上传了批量优秀的练习题和考试题目,为了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抽样进行测试,对其有效性进行校正。

图5 微生物学微信平台答疑辅导模块

4 朋友圈及好友微信群功能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方式向学生单方向传递信息,而学生也是主要以感官刺激来接收信息。微生物学微课平台的建立,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将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批量上传,为了让学生参与讨论以至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得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互动,彼此交流信息。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除了学生在不同模块的接口中进行提问和讨论,更直接地点对点的交流,可以在微信朋友圈以及通过好友之间建立的微信群实现。朋友圈是微信的一项基本功能,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人数众多,每天刷屏的次数频繁,教师或学生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文章链接等分享到朋友圈内,其好友可以针对分享的内容进行评论,微信朋友圈的组成一般来源于手机通讯录的熟人,微信朋友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圈内发布的内容可信度较高,传播速度效率也得到相应提高,在较为私密的圈子里进行讨论和交流,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内容讨论参与的人数多了,教师才能及时掌握针对问题的讨论动态。有研究表明,微信朋友圈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影响,频繁用手机刷屏,自觉养成了一种和媒介接触的习惯[5]。好友微信群的建立,使得好友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一步,它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形式的指导,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同时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通信联系,基本上取代了手机短信功能[6]。通过建立微信群,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内容均以不同形式呈现在微信平台上,避免其他同学有同样问题的出现。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具有即时性,微信群有消息提醒功能,群内任何人发布了信息其他人几乎同时可以收到并回复,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互动,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大肠埃希氏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实验中,用紫外线对初始菌株进行诱变,实验教程只说明了处理的时间和强度,对如何对菌体处理均匀没有作说明,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很弱,容易造成对菌液处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会造成一定误差影响。通过微信,可以把与实验相关的信息提前上传到相对应模块的接口中共享,然后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发送图片或视频及时提醒学生,可以通过磁力搅拌器在培养皿中加一转子不断搅拌菌液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5 基于微信平台微生物学教学设计应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微信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仍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微信课程目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还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的优势特点实现和学生面对面直接进行有思想的交流沟通,能夠保证信息的深度学习,使之成为效率最高的教学模式,微信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进一步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尽管微信在微生物学教学的应用有着巨大优势,但是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微信的语音通话时间不能超过60s,在教学工程中只能把信息量大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段音频进行推送,不能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微信平台中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的信息资源的形式多样,系统性不够完善,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不住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微信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以互联网普及及移动终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教师要对符合微信平台要求的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设计、上传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完成,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视频及语音录制、图片文字处理等信息处理能力,从制作到上传乃至学生获取这些资源都需要计算机、智能终端及无线网络的支持,整个流程还应在较大网络接入量,免费无线信号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终端随时随地的接收学习,这些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备需要大量财力物力的支持。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端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监控,课堂上使用无线网,很容易导致学生分心,同时由于微信软件本身的特性,有些用户利用微信进行一些不文明活动,大量垃圾信息的出现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其正能量,监督和规范学生的微信行为,防患未然。

6 结语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应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利用微信的优势,融入多种宣传媒介于其中,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受到场地和时间限制的不足之处,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微信应用教学之中,这种新型模式对于改革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美.“微信公众平台”如何在大学教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J].通认世界,2015,5(9):190.

[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3]李丹妍,曹杰颖.我国教育领域微信应用可视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39-74.

[4]陈海燕.交往异化与大学生“微控族”现象[J].青年记者,2014,6(14):33-34.

[5]吴庆.“90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使用动机分析[J].传承,2014,11(62):118-120.

[6]连小英,胡晓琳.基于微信平台的英语移动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61-6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微生物学设计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微生物学名词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