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真相

2016-10-24 18:14冯学荣
特别文摘 2016年19期
关键词:洋人领事租界

冯学荣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租界,是上海租界。可是关于它的来历,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一定是英国军队拿着枪逼迫大清国划割的!”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英国人有权居住在上海,但是并没有答应给英国人在上海划一个租界。其实,是上海道台宫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易生事端,影响自己的乌纱帽,于是他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的河滩上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宫慕久和英国人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名叫《上海租地章程》,签署于1845年。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光了,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谈判并签约的,是英国领事巴富尔,一个文官,不是武官,更没有英国军队参与谈判。

这份《上海租地章程》,有这样的文字:“……为晓谕事:前于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奉到上谕内关:英人请求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许其通商贸易,并准各国商民人等挚眷居住事,准如所请,但租地架造,须由地方官宪与领事官体察地方民情,审慎议定,以期永久相安……”

这段文字是一个重要信号:道光皇帝要求宫慕久在安排英国人入住上海的时候,要小心,不要闹出什么问题来,要“永久相安”。怎么样才能“永久相安”?那就只有划租界了:把英国人和中国人隔开来、互不往来,这样才能“永久相安”。这里,把划租界的动机交代得很清楚:并非出于英国军队的胁迫,而是出于皇帝老板要求“永久相安”的政治压力。

不但上海租界是自愿划割的,旧中国二十七个外国租界,自愿划割的还有的是,厦门鼓浪屿租界,也是清政府自愿、主动划割的。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害怕日本染指福建,故使出“以夷制夷”老招数——把西洋鬼子引入厦门,闽浙总督许应骙在给厦门地方官的电报里,写得很明白:“……引洋人来鼓浪屿,兼护厦门,东防日本……”在这里,一个“引”字,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

天津美租界,也是清政府不但自愿、而且是主动划割给美国的。一开始,美国领事受宠若惊,还不敢要,举棋不定之下,美国领事拍电报回华盛顿请示,首都华盛顿的官员们正在忙南北战争呢,无暇回复,美国领事又不敢贸然放弃(怕首都华盛顿事后追究责任),于是只好暂时接管。1880年、1896年,美国先后两次向清政府提出归还天津美租界,可是清政府的反应是:不作反应。到了1902年,美国领事无奈之下、只好将天津美租界转送给英国,并入了英租界。

其实,大清国自愿给人划租界这事儿,还有一个旁证,那就是比利时、意大利这些军事小国,也和大清国签约拿到了租界。对于比利时、意大利这些军事实力比自己弱小的国家,大清国都划给了他们租界,所以,如果再说划租界是被迫的,实在是没有人相信。

事情的真相是:划租界并非出于被迫,而是清政府根本不想管洋人,让洋人自己管洋人,是清政府最愿意的事。况且出租地块又有地租可收,所以清政府并不感觉是多大的事儿。

以上是大清国自愿给别人划割租界的事实,其实,还有让你更掉眼镜的:民国时,也自愿给洋人划过租界。例如,二次革命时期,为了解决革命党人盘踞在法租界搞颠覆政府活动的难题,1914年4月7日,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与法国驻上海领事签订了一份条约如下:1.法国承诺中华民国:法租界不得窝藏革命党,一有查出,立即逮捕法办或驱逐出境; 2.中华民国政府同意:法租界面积扩展至15150亩。

可见,出于政治目的,中方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划割租界给外国,而且是自愿的,甚至是主动的。这就是残酷的真相。

(摘自“凤凰财知道”公众微信号 图/高加索)

猜你喜欢
洋人领事租界
猫客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住在上海的洋人
中国—东盟区域突发事件中的领事保护合作机制构建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
直面“洋人”、“洋事”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