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10-24 17:37张婷
考试周刊 2016年80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档案管理

张婷

摘 要: 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首要环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机制对高校资助工作精准有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现行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办法及对策。

关键词: 贫困生认定 档案管理 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则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首要环节。因此,高校贫困生认定与建档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资助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1]。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对策,力求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新机制,从而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高效、精准地开展提供有力的抓手。

1.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缺乏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制度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和量化指标体系。根据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规定:各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可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2]。从上可见,国家制定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无法量化,缺乏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实际制定贫困生认定标准时一般从学生家庭年收入水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着手。这种认定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单纯考虑学生的物质资本,没有将与学生相关的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及文化资本等各方面综合纳入指标考察范围内,使得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

1.2贫困生认定方式传统单一,缺乏合理性。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金下拨主要采取定时、定量、定额的分配方式,教育部门往往给学校规定好资助名额或资助比例,学校按时完成资助金的发放工作。因此,为了尽快完成此项工作,学校一般采取较为节省时间和成本的认定方式,如要求学生提供个人申请及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开具的贫困证明,或父母单位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等,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消费情况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方式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主要模式。然而,从上述的操作程序来看,这种认定方式形式单一,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使得认定工作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认定结果不具有可信性和可比性。

1.3贫困生认定材料核查困难,缺乏真实性。

随着国家对教育资助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范围广、金额高的助学金对于许多非贫困的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这就给贫困生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据反映,一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得到助学金,利用各种渠道开具贫困证明,由于缺乏责任追究机制,街道、乡镇、民政等部门存在随意开具证明,甚至开具空白盖章证明的现象。学校对于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在核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核查真实性,实地走访成本较高,家长和学生刻意隐瞒真实情况等。贫困生认定证明材料的不实直接影响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导致高校贫困生存在水分大、真假混淆、夸大贫困程度等现象,这就造成了我国教育资助资金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1.4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对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造成贫困生档案缺失、管理混乱等现象。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发展状况不均衡,贫困生的致贫原因多样复杂,贫困生个体差异性明显,使得高校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难度增大。负责高校资助工作的老师往往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规范贫困生档案管理力不从心[3]。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贫困是相对的、动态的、阶段性的,部分贫困生得到资助后不积极进取,但目前多数高校都是在新生入学后进行贫困生认定和建档工作,贫困生档案建立后缺乏后续的动态跟踪管理措施,档案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调整,贫困生接受资助后的学习生活情况无从反馈。阶段性贫困的学生持续得到资助,成绩不合格、受过处分、铺张浪费的贫困生持续得到资助,假冒贫困生的学生持续得到资助的现象屡见不鲜。

2.高校贫困生认定与档案管理工作对策研究

2.1建立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指标体系。

通过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全面考察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统一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促使认定程序标准化进行,有助于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合理、深入开展。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直接认定指标和综合认定指标。直接认定指标是指不需要通过综合情况进行进一步认定的特殊情况或特殊人群,如孤儿、烈士子女、低保等;综合认定指标主要包括学生生源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家庭类型、学生本人及直系亲属健康状况、家庭在学人数、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资产状况、家庭上学负担、家庭每月生活支出、家庭支出结构、学生获资助情况、学生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通过对相应指标确定比重并予以赋值,使认定结果得以量化,从而为高校贫困生认定与建档工作提供依据。当然,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动态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以便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高校公平公正地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

2.2建立新型的贫困生认定模式。

高校应充分利用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开展全校性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摸底,科学合理地量化贫困生经济线,以便能够精准识别贫困生。同时加快高校贫困生认定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节省高校贫困生认定成本。在贫困生认定的时间节点上,笔者认为,进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摸底的时间可以选在新生入学的一个月以内,这个时间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基本可以得到保证。甚至可以在学生入学后利用网络让家长和学生同时在线参加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贫困生认定工作可以选在新生入学两个月后进行,学生彼此之间、与老师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便于老师进一步核实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贫困档次,确保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除了上述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与信息平台相结合的认定模式外,有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利用第三方机构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认定机构作为独立于政府、高校和资助对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性机构和第三方,应依据相关法规独立开展客观、公正的认定工作,确保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具有法律效应的认定证书同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贫困生认定模式明确了认定结果的法律效力和认定机构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得认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但同时增加了认定成本。

2.3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和贫困生认定监督体系。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导致认定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个人信用的缺失。因此,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全国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学生诚信系统,加强个人信用档案及失约机制建设,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政府、财政、学校、银行、公安等部门的全面联网,进一步实现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以便高校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生源地家庭状况,减少认定核查成本,实现贫困生精准认定。

在完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应加强贫困生认定工作监督体系建设。要实现精准资助,必须依靠法律、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通过建立一套法律法规体系或规章制度,对贫困生认定环节的每一位操作者进行约束。如对在认定工作中徇私舞弊、消极怠工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对在认定工作中开具或提供虚假证明的责任人进行追责等。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惩处力度,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真实有效开展。

2.4建立科学动态的贫困生档案管理模式。

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大贫困生档案管理力度,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贫困生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贫困生档案工作职责、文件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管及查阅利用流程等。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高校贫困生档案管理平台,将与贫困生相关的家庭、学习、生活、心理、实践、受资助等情况纳入档案材料收集范围,使贫困生档案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贫困学生的个人成长情况。贫困生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检索、查询、传输等功能,提高贫困生档案管理的效率。其次,对贫困生档案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减,做到全面动态管理,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工作平台。最后,从事贫困生档案管理与资助工作的人员应加强档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高校贫困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3]黄萍.做好高校贫困生档案工作助理教育精准扶贫[J].四川档案,2016(2).

[4]卢志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的问题及其治理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6).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