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大有可为第一书记大有作为

2016-10-25 08:44胡鹏栾川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河南栾川4715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岩寺栾川县第一书记

胡鹏(栾川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河南栾川471500)



扶贫攻坚大有可为第一书记大有作为

胡鹏(栾川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河南栾川471500)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要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短板在扶贫。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就是攻坚扶贫短板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抓住党建这个“牛鼻了”。但工作实效还得看“第一书记”有可为。不为则会流于形式,甚至只为基层增强负担。一切工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指标”的良好氛围,“第一书记”就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要在扶贫攻坚上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不怕吃苦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有为才能有成。

“古之善将者,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战的前沿阵地,其实大有可为,“第一书记”作为将帅者,若能高瞻远瞩、身先士卒、充分发力,指挥贫困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必将大有作为。栾川县是国务院确定的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前全县仍有国家级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2.6585万人,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第一书记”驻村后借力资源、科学规划、畅通信息,协助贫困村理出一条好的发展思路、发展一批致富产业,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脱贫。

一、甘做拓荒者,深挖资源上项目

“第一书记”驻村后,自甘承担拓荒者角色,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利用自身可以调动的各类社会资源,因地取材,深挖贫困村资源,发展产业项目。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共有205户815口人,耕地面积950亩,村子地势较高,交通不便,以零星种植烟叶为主,没有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靠天收。自2015年起,栾川县烟草公司郭建友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后就盯住了烟叶产业项目,他利用在烟草公司多年的工作经验积极引导和扶持白岩寺村群众整合资源,发展烟叶生产,该村烟叶种植面积从原有的200亩发展到如今的700亩,亩产值由800元飙升到3000元。“派人精准啊!”白岩寺村村民一提到第一书记郭建友,打心眼儿里高兴。贫困村也有资源,也是待开发的宝库,“第一书记”驻村,做好“拓荒者”、“探宝人”才能带领贫困村端掉贫穷碉堡,走上脱贫致富路。

二、当好设计师,科学规划促发展

拨云岭村位于伏牛山腹地栾川潭头镇伊河南边山上,在驻村“第一书记”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杨浩博的带领下,通过多次调研,与村三委、旅工委等多方座谈沟通,协助拨云岭村理清了一条以发展千亩核桃、牡丹种植产业基地,保证全村稳定脱贫;围绕岭上人家休闲度假区发展传统民宿乡村旅游,实现全村致富;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入驻的“三级跳”科学发展思路,带动全村102户400余人实现脱贫增收。此外,从2016年开始,栾川县在全县范围内,由“第一书记”作为总设计师,按照产业发展要突出特色、突出带贫、突出效益、突出环境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包村单位、村委班子大力配合,为每个贫困村规划2~3个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为每个贫困户规划一个增收项目;在产业集聚度较高的贫困村规划成立1-2家贫困群众高度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集体收入,实现科学长效发展。

三、愿为引路人,畅通信息变思路

“扶贫先扶志,攻坚先攻心”,栾川县大部分贫困群众居住在深石山区,信息、思想闭塞,科学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差。“第一书记”驻村后确立“变思路才有出路”的发展思想,积极做贫困户思想上的“引路人”。一方面利用各种有效方式,传递各类致富、招工信息到村到户;另一方面培养贫困村致富带头人,通过树立先进榜样,引导贫困群众提高市场意识,改进思想观念,由“等、靠、要”向自主发展转变,鼓励其发展产业,上项致富。2016年在陶湾镇、合峪镇、潭头镇、冷水镇等8个乡镇17个贫困村,第一书记积极组织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100人,每人带动3户以上贫困户,已带动400余名贫困劳动力参与项目,极大地调动了上项致富热情。

决战贫困迫在眉睫,栾川县将更好的发挥出“第一书记”的大有为之力,夺取贫困村脱贫攻坚战的节节胜利。

猜你喜欢
岩寺栾川县第一书记
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十五)
抗战岁月里的华岩寺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栾川县
不要问我为什么
中岩寺背影
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第一书记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