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

2016-10-26 06:37
关键词:头晕持续时间频率

林 洁

(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汉中 723000)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

林 洁

(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汉中 723000)

目的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1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从头晕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方面对比,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为96.25%,对照组为7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头晕发生频率和头晕持续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护理干预

临床中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常见疾病,该病发病比较急,且病情具有反复性,症状到一定程度患者伴有头晕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生活质量下降[1]。本组研究中,针对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1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进行研究,对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1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67.1±2.3)岁;观察组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67.6±1.9)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成程度的头晕、头痛症状,排除血管气质性病变及脑局灶体征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安排好床位,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卫生。对患者的疑问进行积极解答,指导患者用药,协助医生做好诊治工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本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多数心理上都存在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积极与患者交流,对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解,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2]。②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等,让患者了解该病,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③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慢走、散步、瑜伽等,运动要适度,每天30 min即可,防止过度劳累引起疾病复发。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对血压、血脂、血糖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生,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头晕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进行观察对比;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服务操作质量、护理服务态度等方面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头晕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对比

在头晕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头晕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75%,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症状,且病情不稳定,易反复,如果不及时治疗,头晕症状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感觉系统障碍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3]。近些年来,诸多研究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提升,降低头晕症状[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在护理干预后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头晕发生频率及减少发作持续时间方面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 马 娜,王彩虹,牛 枫.探讨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15):283.

[2] 田跟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头晕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04(18):60-61.

[3] 尹 红.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7(12):232.

[4] 褚彦君,张爱月,王素蛟等.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1(4):2375-237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6.041.02

猜你喜欢
头晕持续时间频率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振动与频率
梳走头晕
极限频率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