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2016-10-26 06:37陆燕梅
关键词:低血糖肾病血液

陆燕梅,赵 霞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陆燕梅,赵 霞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分析和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我们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8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常规护理组高于综合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综合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情发展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在临床上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最为有效方法,但由于患者受疾病本身因素影响,透析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低血糖、低血压、高血压、感染、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等[2]。因此,加强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本文选取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8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8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在38~72岁,平均年龄为(60.5±3.7)岁;患者糖尿病病程在5~13年,平均病程为(7.2±2.4)年。患者糖尿病类型分为:Ⅰ型糖尿病9例;Ⅱ型糖尿病77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极易产生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方法、疗效以及给予患者体贴与照顾等,让患者治疗期间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与支持,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心。(2)饮食与用药指导: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值变化情况,给予患者进行饮食与用药指导,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3)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护理:注意观察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将血压水平值尽量维持在130~140 mmHg/80~90 mmHg;注意预防低血糖事件发生,当患者出现饥饿、出汗、心慌、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及时给予患者进食饼干、糖果等食物或给予50%葡萄糖溶液口服等。(4)皮肤护理: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广泛血管病变,极易引发全身瘙痒或穿刺部位感染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执行护理操作,告知患者禁止用力抓痒,当内瘘穿刺处敷料污染时,应随时更换,以预防皮肤感染发生。(5)患者自我护理指导:首先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提高患者参与护理的主观积极性;告知患者睡眠时禁取内瘘侧位、禁止用内瘘侧提取重物、配戴护腕、保持穿刺部位清洁与干燥;嘱患者穿宽袖衣服等。

综合护理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1)加强健康宣教: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为其提供现场讲解、阅读宣教手册、观看VCD视频等方式,向患者系统讲解糖尿病肾病基本知识、治疗原则、疾病危害及自我保健等相关知识,增强患者自护意识与能力。(2)预防低血糖护理:第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为其选择含糖透析液,以达降低低血糖发生效果。第二,采取透析管路血糖电脑检测法,监测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值变化,对于低血糖患者可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并依此合理调整患者治疗期间胰岛素应用剂量,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第三,透析治疗结束前60 min,给予患者输入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以达补充糖流失及增加血容量目的。(3)预防低血压或高血压护理:第一,对于基础血压水平值偏低患者,在其血液透析治疗初始阶段,应以80 ml/min血液流速缓慢引血,视血压水平值变化逐渐增加血流量,当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反应较严重时,应及时停止透析治疗或缩短治疗时间,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第二,将透析液温度调整至35~36℃,当其与血液交换时可降低血液温度,低温度血液回流至机体内时,能够刺激儿茶酚胺分泌,导致周围血管收缩,从而达到预防症状性低血压发生效果。第三,透析治疗开始时,将透析液中钠浓度设置为每升145~150 mmol,以增加血浆渗透压力,可达稳压效果;透析治疗结束前1 h,将钠浓度调整为每升140 mmol,可达避免患者治疗后增加饮水量目的。(4)预防感染护理:第一,治疗室内定时采用空气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并保持室内物品清洁与整齐、空气新鲜;医护人员操作时加强手部消毒处理,并严格无菌操作,以预防医源性感染发生。第二,对于肢体末端循环较差患者,应指导患者注意保暖;指导患者穿柔软、宽松、合脚鞋子,每晚用温水泡脚后应检查足部是否出现大疱、皲裂、破溃等症状,若有异常时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避免足部感染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比数据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所得数据均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所得数据均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常规护理组高于综合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目前,虽然透析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与发展,但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其不仅易引发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而且也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肾病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4]:当机体反复出现低血糖、低血压或高血压症状时,可增加痴呆症、脑梗塞、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探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预防相关并发症有效方法已经成为临床亟需解决问题[5-6]。

本次研究综合护理组患者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措施实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及自我护理能力,为控制病情进展奠定了良好基础[57;通过低血糖、低血压、高血压、感染等方面预防干预,不仅避免或减少了上述并发症发生几率,而且也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积极意义。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既可减少透析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1] 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0-174.

[2] 罗 瑜.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64-65.

[3] 徐 珊,裘毅敏.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91-94.

[4] 姚美英,杨玉秀.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2(8):1987-1988.

[5] 刘灿灿.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7(9):1203-1205.

[6] 杨小华,韩晓骏,严 冲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09-2010.

[7] 李锐钊,梁馨苓,陈源汉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005-400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6.044.02

猜你喜欢
低血糖肾病血液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多彩血液大揭秘
“重女轻男”的肾病
神奇血液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