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护理中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6-10-26 06:37齐许红韩晶晶
关键词:脑瘫康复训练小儿

齐许红,韩晶晶,刘 婷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小儿脑瘫护理中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齐许红,韩晶晶,刘 婷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综合分析小儿脑瘫护理中实施康复训练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必要性,提高小儿脑瘫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患儿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采取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采取常规干预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以及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干预后,实验组、参照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所得改善结果,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脑瘫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能够从智力发育水平以及运动发育情况上进行直接改善,最终提高患儿的自理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患儿;脑瘫;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智力发育;运动水平

本文研究疾病为小儿脑瘫,所谓小儿脑瘫是指儿童在出生的一个月内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造成了颅脑损伤问题,引发中枢运动性障碍[1]。脑瘫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认知障碍等,直接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家庭负担[2]。对于脑瘫患儿,最为重要的就是临床护理方案的选择,护理实施效果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下面就我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展开研究,分别采取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所得护理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总计80例。患儿中包括男性48例,女性32例;患儿年龄在1个月~3岁之间,平均年龄(1.26±0.43)岁。按照临床护理方案选择的不同,对80例小儿脑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

参照组:本组40例脑瘫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本组40例脑瘫患儿采取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详细康复、护理内容:首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对患儿进行如厕练习,每天都是定时让患儿开始坐便盒,还要指导患儿穿脱衣裤进行大小便以及洗手。当然,由于患儿智力特殊,所以在其练习上厕所时,要给患儿充分的时间。另外,在进行穿脱衣服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无法区分衣服正反面的情况,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对衣服找出细微特征,并指导患儿,或者利用图画进行对应标记,让患儿容易记住和模仿[3]。当患儿完成之后,还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其次,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无论是患儿家属还是护理人员都应对患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心,针对患儿的特殊情况,多多创办一些适合患儿参加的活动。另外,主动与患儿沟通,尽量锻炼其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饮食护理:患儿营养摄取必须充分,这样才能保证患儿具备机体抵抗能力。另外,脑瘫患儿其自身的咀嚼能力不好,加上肠道吸收能力弱,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搭配,勿食用辛辣刺激食物[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MDI、PDI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发育正常指标情况,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实验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其中发育正常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x2检验;护理干预前后MDI、PDI评分变化情况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MDI、PDI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实验后,MDI、PDI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验后结果,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结果见下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MDI、PDI评分情况(±s,分)

表1 比较治疗前后MDI、PDI评分情况(±s,分)

注:*对比实验前,P<0.05;#对比参照组实验后,P<0.05。

组别  时间 MDI PDI实验组  实验前实验后58.5±6.6 85.8±9.5#*参照组  实验前实验后83.2±9.4 88.9±10.5#* 56.8±6.9 70.6±10.9* 81.9±7.8 85.1±8.5*

2.2 患儿发育正常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患儿发育正常指标情况,实验组具有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比较患者发育正常指标情况 [n(%)]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患儿家属进行临床护理方案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n(%)]

3 讨 论

小儿脑瘫近年的临床发病率有增高的明显趋势,患儿会表现出运动发育上以及姿势上、智力上的障碍,直接影响患儿生活质量[6]。相关研究表明,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训练以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病情发展情况[7-8]。

综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对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实验后的MDI、PDI结果均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验后结果,实验组的改善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改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儿的发育正常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3,P=0.0425)。直接证明了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实施的价值。康复训练是从患儿日常穿衣、如厕加以改善,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上干预。很显然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锻炼了患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受到极大鼓励,不但直接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提高了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小儿脑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直接改善MDI、PDI评分结果,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后期成长有利,值得推广应用。

[1] 张欣.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9):133-133,134.

[2] 崔剑平,刘淑华.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3,26(4):724-726.

[3] 张 艳.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188-188,189.

[4] 朱秋菊,张 静,朱 洁等.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8):259-260.

[5] 张天琼.小儿脑瘫痉挛性马蹄畸形足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171-171,179.

[6] 张宁霞,刘桂珍,孙克兴等.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儿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4):260-263.

[7] 常永霞,张佩瑶,戈 蕾等.穴位注射加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J].吉林中医药,2015,(8):858-860.

[8] 李水琴.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185-18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6.049.02

猜你喜欢
脑瘫康复训练小儿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夜盗小儿(下)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