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6-10-26 06:37马蓓蓓姜晓洁
关键词:维持性依从性血液

马蓓蓓,姜晓洁

(沭阳县中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 沐阳 223600)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马蓓蓓,姜晓洁

(沭阳县中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 沐阳 2236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干预、饮食干预以及生活指导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价,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实施常规干预与针对性综合干预后,两组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9.58%>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明显得到缓解,且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良情绪;依从性

近年来,肾脏类疾病患者不断增多,进而导致患慢性肾衰竭而需要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逐渐增加[1]。由于长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病情不断的进展,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其心理负担较大,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抗拒治疗或存在消极心理,对疗效造成较为不利的负面影响。本文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全面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状况,观察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均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入院时疾病处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经系统性检查后,所选患者均不存在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等疾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纳入患者均分2组,观察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1.64±9.43)岁。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1.48±9.26)岁。将以上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均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此外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病程漫长,加之长期的血液透析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心理,对治疗甚至产生排斥[3]。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谈,查找患者负性情绪的诱因,尽力进行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消极情绪,促使其建立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疾病和治疗,争取取得显著的效果。增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获得家属的信任,并引导家属多宽容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爱护,充分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②健康教育。在与患者交流时,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血液透析时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初步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了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并发症,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③用药干预。向患者介绍自己所用药物的用法、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指导其遵照医嘱进行服药,不得随意更改服药种类、剂量以及时间,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指导患者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以免血压水平大幅度波动;根据患者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趋势,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④饮食干预。为了确保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鼓励患者多元化饮食;如透析3次/周者,按照1.5 g.kg-1.d-1量补充蛋白质;透析2次/周者,按照1~1.2 g.kg-1.d-1量补充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70%[4]。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一般按照30~35 kcal.kg-1.d-1摄入。严格控制入水量,控制体重的增长。限制钠、钾、磷等微量元素的摄入。⑤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参与各种文体、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评估:患者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状况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后两阶段统计评分;②治疗依从性。患者对于能够完全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为依从性好;患者可以部分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为部分依从;患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仅偶尔在督促下可以配合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组间不良情绪的对比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见表1;如表所示,干预前2项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干预后,两组2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比较(±s)

组别例数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8 53.42±6.38 37.18±4.61 53.59±6.29 36.42±5.82对照组 48 53.57±6.44 46.48±5.39 53.42±6.16 42.94±6.19

2.2 治疗依从性的组间比较

依据患者依从表现,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43例(89.58%),对照组35例(72.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n(%)]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透析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5-6]。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遭受的病痛和治疗过程中的折磨,导致情绪十分不稳定;加之不能正常工作、生活以及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心理上可能产生绝望的心态,导致治疗依从性也明显的降低。治疗依从性是影响血液透析整体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无法长期、有效的进行血液透析,许多患者的疗效欠佳,导致病情恶化,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7]。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全面掌握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采取对照方式进行探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并并给予其相关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和生活指导。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护理干预下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但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出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由此可见,较强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临床价值高,可显著改善病人不良情绪与治疗依从性,值得进行临床的大力推广。

[1] 陈舜杰,陆 玮,季 刚,等.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1):7-11.

[2] 周 洁,栗晓翠,孙 涛,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668-1669.

[3] 王新歌,樊少磊,张守梅,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44-746.

[4] 陈亚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9-1700.

[5] 高金枝.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5-17.

[6] 唐 湘,张建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5,30(8):1511-1513.

[7] 吴春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59-206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6.054.02

猜你喜欢
维持性依从性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