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床上康复中的应用

2016-10-26 06:37陈慕媛王菀琪黄晓晖
关键词:神经外科肌力颅脑

陈慕媛,王菀琪,黄晓晖

(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汕头 515041)

PDCA循环管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床上康复中的应用

陈慕媛,王菀琪,黄晓晖

(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汕头 51504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床上康复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增减以及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并记录两组足下垂、肢体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各级肌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91例肌力达到Ⅴ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优良率为92.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结论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床上康复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CA循环管理;颅脑损伤;床上康复;管理

PDCA循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可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同时可以帮助颅脑损伤患者逐渐形成自理意识,提升治疗信心;还可以帮助卧床患者开展肢体渐进式康复训练和全身康复运动,改善预后质量[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观察组男103例,女77例,平均年龄(28.9±11.3)岁;对照组男110例,女70例,平均年龄(29.1±10.5)岁。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对肌力、肢体活动情况进行早期评估判断预后,再院期间均由神经外科专科护士进行指导管理。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颅脑外伤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床上康复运动指导,具体如下:

1.2.1 计划阶段

(1)住院期间并发症及原因分析:①肢体肌力降低,肢体功能活动障碍:多是由于颅脑损伤后遗留肢体偏瘫,康复训练方法不恰当。②足下垂: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康复运动及患者自身原因等有关。③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咳嗽排痰无力,痰多粘稠等有关。④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及下肢血运循环不良等有关。(2)制定对策:①邀请主管医生及康复理疗师协助筛选入组病例组成康复治疗小组②神经外科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培训方式采取院内、科内培训、定期考核、轮流到院内康复理疗科为期二周的短期进修学习。③定期检查汇总:定期开会探讨学习、组织检查、考核,并以月为单位,进行筛选病例总结汇报,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改进。

1.2.2 实施阶段

每月遴选患者18例,制定康复计划,并落实康复运动。实施前及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在物理技术原理的指导和严密的监控下,协助病人进行床上康复运动,采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即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护理。严格执行康复程序指标的暂停标准,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消除患者顾虑,保持情绪乐观、稳定,以增加对康复运动的顺应性。

1.2.3 检查阶段

考核标准:制订指导患者床上康复运动操作流程和康复进展情况标准,比如:ADL评估表、肌力评分表、足下垂登记表等。由专职专科护士每月固定时间根据病例登记汇总表,完成所有筛选患者的具体康复指导及宣教工作,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改善体能和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上的效果已得到初步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针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运动干预,规范干预方案,提高患者运动训练的依从性,延长随访时间,并进一步验证其对改善患者身体症状和情绪状态的效果。

1.2.4 总结处理阶段

康复运动专科护士建立患者信息表,每天整理、记录患者康复运动情况;以月为单位,每月定期进行表格汇报,小组成员开会探讨、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整改,并于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中改进,成功经验继续实施。

1.3 疗效判断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增减情况,以及出院时ADL的情况。其中,肌力Ⅴ级为肌力正常,其余均为肌力减弱;ADL量表共包括14项评分内容,最高分64分,其中,优秀:16分及以下;良好:17~21分;较差:22分及以上。并记录两组足下垂、肢体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肌力增减情况

两组入院时各级肌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91例肌力达到Ⅴ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力增减情况

2.2 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

由表2可知,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ADL评分优良率为92.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8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

由表3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

3 讨 论

PDCA循环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普遍实用的管理哲学。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残疾率,降低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2]。同时可提高专科护士技术水平,提高护士康复技能及提升职业认同感,有利于专科护理的发展[3-5]。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早期康复运动和护理的有机结合,引入PDCA循环管理方法,医生、康复理疗师、护士组成康复治疗小组,确定有效的治疗及康复计划,对入院时肌力、肢体活动情况进行早期评估判断预后,比较实施PDCA管理前后的肌力、肢体活动情况。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实现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护士配合医生、康复理疗师,卧床期间协助进行康复锻炼。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入院时各级肌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91例肌力达到Ⅴ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ADL评分优良率为92.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89%。说明观察组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更好,临床疗效更佳。另一组数据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说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与应用PDCA管理理论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床上康复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肯定,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汪慧娟,郎黎薇,任学芳,等.循环管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2,12(2):30-32.

[2] 柯美芳,张风贞,张世仙,等.PDCA循环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管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4(01):166-167.

[3] 苏月巧,宋敬坤,史书娟,等.采用PDCA循环提高重症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S1):114-115.

[4] 胡 娜,杜小亮.应用PDCA循环理念进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培训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7):79-80.

[5] 陈转玲,揭海英,钟雪枚,等.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维吾尔医药月刊,2013(4):61-63.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6.072.02

汕头市科技立项(20150406)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肌力颅脑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