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观察

2016-10-26 06:37康雪梅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研究组

康雪梅

(民权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商丘 476800)

综合护理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观察

康雪梅

(民权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商丘 476800)

目的 研究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与研究两组,各30例,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应用效果

肺心病全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呼吸衰竭是导致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3]。当肺心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呼吸功能障碍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的气体交替发生中断,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机体缺氧,引发肺性脑病、呼吸困难、上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患者死亡[4]。因此,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护理,本研究以综合护理为护理方案,实施于本院手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确诊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组2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5.7±6.2)岁;研究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4.4±6.4)岁;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主要包括:①采用鼻饲方式帮助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患者营养供给。②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增加室内空气流通,保证病房的安静与舒适。③给患者翻身要按时进行,避免压疮的出现。④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向医生报告出现的异常状况。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主要包括:①为保证呼吸机的正工作与运行,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机情况进行定期检查。②为降低患者肺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排出痰液进行正确指导与训练。③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开导患者,消除患者的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及时给予病情好转患者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日常护理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护理有效性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疾病得到较好控制,肺功能恢复显著;有效卷着疾病得到部分控制,肺功能出现恢复现象;无效患者疾病为得到控制或恶化。显效率+有效率=护理有效性。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在每位患者出院时,发放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百分制,分值为0~100分,评分超过90分评价为满意,评分介于60~90分评价为比较满意,评分<60分评价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有效性和并发症率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有效性80%,研究组患者护理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性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肺性脑病4例,休克2例,死亡1例,并发症率23.33%,研究组患者并发肺性脑病2例,休克1例,并发症率10%,研究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满意率为7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肺心病是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负荷加重及右心室肥厚,从而引发心功能不全的继发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5]。当患者存在呼吸衰竭时,其呼吸功能容易发生障碍,进而造成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6]。当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时,治疗护理的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救助不及时,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肺性脑病甚至死亡。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排痰无力、氧流量控制不当及呼吸道黏液清除不及时等是引发肺心病并发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诱因,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时刻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顺畅,合理给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综合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严密监测,全程不间断对患者的关注,及时有效的对患者的变化进行处理或告知医生,利于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本次我院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中临床价值明显。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运用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有助于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增进患护之间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刘小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药物与人,2014,27(8):133.

[2] 刘莹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3):453-454.

[3] 杨晓容.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夜间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0):1595-1596.

[4] 曹慧平.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通气治疗的护理研究[J].河北医学,2011,17(9):1252-1254.

[5] 唐永红,丁一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02-303.

[6] 廉幼军.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_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6):153-154.

本文编辑:白 璐

R593.9

B

ISSN.2096-2479.2016.06.078.02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