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舒适护理观察

2016-10-26 06:37孔繁菊
关键词:小儿研究组急性

孔繁菊

(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700)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舒适护理观察

孔繁菊

(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700)

目的 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舒适护理观察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取舒适护理,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效果分析,发现研究组在发热时间、咳嗽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采用舒适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加速患儿的康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故应大力推广舒适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舒适护理;环境;发热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称小儿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多以病毒感染为主[1],可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引起的较少见。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导致发热、咳嗽等常见症状。疾病的治愈与护理过程息息相关,因此我院实施了舒适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8岁,平均年龄5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6岁。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表现相似,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且体温大于37.5℃,病程小于或等于24 h,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有既往史者,高热惊厥者,心功能、肾功能有严重障碍者,继发性细菌感染者,血清C反应蛋白大于或等于10 mg/L,血中白细胞计数大于或等于12×109/L[3]。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病情观察: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进展速度快,护理人员应密切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精神状态。(2)发热的护理: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体温小于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对于体温大于38.5℃者,根据病情进行药物降温。(3)环境的护理: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温在22~24℃的范围,空气湿度在50~60%,同时病室内的光线适中,不能对患儿有刺激。(4)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鸡蛋羹等,随着病情的逐渐恢复可过渡到半流质等。少食多餐。(5)健康教育:除一些发热症状外,部分患儿还会表现出烦躁、紧张、不安或焦虑的情绪等,护理人员此时应对患儿进行安抚,用温和的语言或动作表情鼓励患儿,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同时,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向其家属详细讲解患儿的病情及其进展,使其放心。(6)出院指导:出院时做好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点:1)小儿的居室应宽敞、整洁、采光好,成人避免在小儿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3)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4)在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不宜带小儿去公共场所。5)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又要避免着凉。

1.4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发热消退的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每个组的满意度程度,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以上几项中分别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几项,最后使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来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恢复情况

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d)

组别 n  咳嗽消失时间(d)退热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3.82±1.75 4.22±1.45 5.63±1.61对照组 40 5.64±1.56 5.91±1.74 7.84±1.86 P<0.05  <0.05  <0.05

2.2 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4],主要对鼻部、咽喉部等上呼吸道进行侵袭。病情严重的时候,患儿会出现咳嗽、发热、疲倦、头痛,并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等情绪。另外部分患儿由于消化道受到刺激,还会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临床中扁桃体发炎致肿大且咽喉充血。临床治疗以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为主[5]。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升治疗效果。本文中的舒适护理除了重视患者的生理状况外,更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达到愉悦的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舒适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要求言行举止要得当而且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在过程中,对患者要真心实意,要有责任心,并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考虑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较小,无法准确的将自身感受完整的表现出来,也不能主动配合我们的治疗。尤其很多患儿对打针、吃药等都存在排斥的心理。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安抚,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认知观念,使其配合我们的工作。另外,护理工作者应该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让患儿家属参与到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的效果。有了家长的帮助,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使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进行舒适护理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患儿的感受,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有利于患儿康复。

通过本文发现,研究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小于对照组,而且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2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综上所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尽快恢复,并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改善其预后,整体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1] 李伟卫.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8):63-63.

[2] 廖根英,刘丽华.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2):4419-4420.

[3] 刘艳霞.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6):803-804.

[4] 苏小琴,邓芳菊,欧阳文姝,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120-121.

[5] 张桂珍.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42):214-215.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6.06.081.02

猜你喜欢
小儿研究组急性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小儿涵之三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