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预防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效果观察

2016-10-26 06:37刘秋芝
关键词:导尿管全麻护理人员

刘秋芝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预防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效果观察

刘秋芝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研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预防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且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有效预防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预防感染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是指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全麻手术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无明显痛苦,但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增加,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苏醒时伴有尿道刺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持续护理质量以保障病人安全为核心,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优质的护理,增强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预防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患者60例进行研究,术后均留置导尿管。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5±2.1)岁;实验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9±2.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内容如下。

1.2.1 麻醉前准备

在行全麻操作前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苏醒时可能产生的尿道刺激反应及感染等相关知识。向患者解释此次研究调查的意义与目的,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配合度与信任感。

1.2.2 导尿管规范插入与拔管

护理人员所有操作均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对双手及所用器具进行严格的清洁与消毒。男性患者采用12~14号硅胶导管,女性患者采用14~16号硅胶导管,插管要求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操作;正确固定导尿管,规范连接导尿管与引流袋。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指导患者每日摄取一定的水量,并进行缩肛训练数次。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及尿液颜色,若出现异常及时行对症治疗。若患者采用静脉止痛泵,可在术后6 h将其拔除,若患者采用硬膜外止痛泵,可用硬膜外止痛泵后将导管拔出。

1.2.3 护理制度的完善

为改善护理人员的技能及护理质量,每个月底给予其健康教育培训,增强其规范意识、无菌操作意识和改进意识;对护理加强监督,增加病房监督次数,对不规范的护理行为给予及时纠正。

1.3 疗效评价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发放本院制定的护理满意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护理满意率,涉及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责任心、症状缓解程度等方面,每项问题共有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出现留置导尿管感染5例(16.7%),高于实验组2例(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理念发生改变,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行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导尿管留置期间易发生不同并发症,感染为其最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给予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患者全面、优质的护理,对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3]。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技巧,能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可不断提升其护理技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并及时纠正护理人员不规范的护理行为,调动其工作责任感与热情,提高护理质量。选择合适的插管及插管时机,对导管进行严格的清洗与消毒,在无菌操作基础上行1次成功插管,可有效避免感染发生[4]。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说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插管时机进行准确的判断后,可缩短插管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5]。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其相应护理,能有效减轻尿道刺激反应症状。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3.3%)低于实验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路维玲[6]等研究报道一致。说明在护理过程中对出现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给予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患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或预防感染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胡向云.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4):157-158.

[2] 吴远聪,叶丽敏.持续质量改进在控制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9):64-65.

[3] 夏伟琴,姚秋鸿.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泌尿外科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0):582-584.

[4] 柴立群.留置导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11-612.

[5] 吴燕霞.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60-2062.

[6] 路维玲,徐翠荣,李洪图.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的预防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259-261.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6.111.02

猜你喜欢
导尿管全麻护理人员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