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人性化护理效果

2016-10-26 06:38李文倩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小儿

李文倩,屈 辉,张 娟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南 焦作 454002)

探究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人性化护理效果

李文倩,屈 辉,张 娟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南 焦作 454002)

目的 探究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麻醉诱导的患儿24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诱导期间的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n=120)和对照组(n=120),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麻醉诱导期间的护理效果和配合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的护理效果和配合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以更好地稳定患儿情绪,使他们配合麻醉诱导。

儿童;麻醉诱导;人性化护理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会对手术麻醉诱导产生一定的排斥反应。患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手术室,常因缺乏情感倾诉而出现躁动、焦虑和恐惧感等不良心理情绪[1]。相关研究显示,对麻醉诱导患儿施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增强患儿对麻醉诱导的配合度[2]。鉴于此,本组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对麻醉诱导患儿的影响,以探究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和患儿对麻醉诱导的配合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麻醉诱导的患儿24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诱导期间的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n=120)和对照组(n=120)。实验组男69例,女51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4±2.2)岁;疾病类型:牙病(21例)、颌下腺肿物(24例)、颌面部淋巴管瘤(27例)、先天性腭裂(30例)、先天性唇裂(18例);对照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2±2.5)岁;疾病类型:牙病(22例)、颌下腺肿物(24例)、颌面部淋巴管瘤(26例)、先天性腭裂(29例)、先天性唇裂(19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麻醉诱导期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手术前1 d探访患儿,和家属交谈,告知患儿需禁食、禁饮,向患儿和家属讲解麻醉流程和手术室环境;手术当天家属与患儿分离,患儿单独在手术室接受麻醉诱导。(1)实验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首先设计良好的手术环境,依据患儿的喜好,在手术室墙壁上粘贴相应的图画,播放欢快、轻松音乐;其次掌握和患儿沟通的表情和语言技巧,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确保患儿麻醉诱导;最后,允许父母陪伴,手术前父母可以和患儿交流,确保父母情绪和心态平稳,如需必要可以让患儿在父母怀抱中接受麻醉诱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分析两组麻醉诱导患儿的护理效果

通过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麻醉诱导患儿的护理效果

1.5 分析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麻醉诱导过程中的配合率分别为95.83%、74.17%,实验组患儿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表2 分析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

2 讨 论

患儿在接受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陌生的手术环境和医护工作者,麻醉诱导中所用的麻醉机、手术器械和麻醉监护仪等仪器均会影响患儿的心理,这会极大地制约患儿的行为[2-3]。麻醉诱导过程中患儿极易出现躁动、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时患儿会持续苦恼,会增大麻醉诱导的实际难度。此外,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还会延长其胃排空时间,容易引发误吸、呕吐、恶心;患儿持续哭闹会使其喉部、鼻咽部长时间肿胀、充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会致使血氧饱和度下降,这会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进程和患儿的后续康复。所以,应尽可能避免患儿哭闹,使他们以平稳的心态配合麻醉诱导。

诸多研究均认为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增强他们对麻醉诱导的配合程度[2-4]。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并将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作为主要出发点,依据患者的真实状况制定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当前,人性化护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临床麻醉工作中来。张丽丽等人[5]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施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配合度。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以及护理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上述数据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麻醉诱导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并能明显提高其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继续推广运用。

[1] 伍仁婷.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4826.

[2] 钱丽英,叶国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5(35):111-113.

[3] 陈春红.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麻醉诱导中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0):203-204.

[4] 陈玉飞.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162.

[5] 孙丽丽,张 璐,金 鹏,王 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17-418.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6.06.157.02

猜你喜欢
人性化手术室小儿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夜盗小儿(下)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