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

2016-10-26 10:02李辉
领导文萃 2016年19期
关键词:影射吴晗胡乔木

李辉

吴晗是响应号召而突出宣传海瑞和海瑞精神。据有关文章记述,1959年初,毛泽东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尽管海瑞攻击皇帝很厉害,但对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应该提倡他那种刚直不阿的精神。会后胡乔木找到吴晗,请他为《人民日报》撰写一篇有关海瑞的文章。庐山会议前发表的《海瑞骂皇帝》,就是这样问世的。

《论海瑞》后面那段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文字,同样与胡乔木有关。文章写出后,交给了胡乔木。胡乔木忙于去参加庐山会议,回京后,才看文章。他向吴晗提出一些意见,并告诉说,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提倡“左派”海瑞,不是“右派”海瑞,是真海瑞,不是假海瑞。吴晗所写的那些话,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时加上的。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段颇值得玩味的话。

是出于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政治表态的习惯?是一种潜在的忧虑,不愿意人们把自己宣扬海瑞与彭德怀罢官联系起来?

两种因素或许都存在。熟悉吴晗的人,都曾回忆到他如何满腔热忱投身于革命,如何在不同场合感激和钦佩毛泽东对他的《朱元璋传》提出的修改意见,并由此而直接感受到一个伟人的伟大。这样一个早就与老师胡适分道扬镳的学者,一个担任政府要职的领导人,一个以崇拜心情仰望毛泽东的人,说他有意识把海瑞和彭德怀联系起来,用几百年前的往事影射现实,于情于理都难以成立。

一个和吴晗共事过的文人,在我面前不止一次表示过对吴晗的不满。他说在反右运动中,正是由于吴晗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的坚决性,使他蒙受冤屈,被打成右派,从而经受了20年的磨难。他的回忆,他的评说,使我不得不相信,创作《海瑞罢官》时的吴晗,不可能像批判者所说的那样有影射现实的意图。

是的,不可能。吴晗已经习惯了在研究历史、解说历史时,贯穿领袖的思想,他已经被公认为是富有造诣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习惯于以领导者的身份发表着指导性的报告。读他文革前的一些文章,我常有一种感觉,仿佛他端坐在主席台上,穿着标准的制服,领扣扣得紧紧的,拿着秘书早就起草好的报告在不厌其烦地念着。这样的文章里,没有了早年的激情,也没有了早年细致的考证,他的这种类型的文章,在我看来,几乎都在重复着别人的声音。他和郭沫若一样,也参加了为武则天、为曹操平反的论说,但那更多的也许是诠释,而非作为历史学家自己的理性寻找。

他的身份,他的倾向和态度,都决定了他不会超越他的时代。

秋天的庐山会议和春天的号召学习海瑞,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那时文人的敏感,远远跟不上政治的变幻莫测。

吴晗正是这样。他的第一篇介绍海瑞的文章虽然写于庐山会议之前,但《海瑞罢官》的创作和上演,却是在这之后。身为北京副市长的他,绝对不是一个幽坐在书斋里的学究,他是明史专家,却又是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更是社会活动家,他在每日的交往、会议中度过,从而也就有了将自己的思想融入一种潮流之中的可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海瑞罢官》整个创作和上演过程,已经不是吴晗个人的事情,它成为知识界、文艺界一个群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是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先生和一些朋友,建议吴晗为他们写一个关于海瑞的戏。是文化界的不少人,参与了整个创作过程,他们中间有老舍、王昆仑、齐燕铭、阿甲等,他们建议剧本应该叫作《海瑞罢官》。是吴晗的挚友、在云南的植物学家蔡希陶,出国考察路过北京时,也认为剧本只是写海瑞一件事,并非一生,剧名叫《海瑞》不贴切,于是大笔一挥,在封面上“海瑞”旁边又添上了“罢官”两字。是廖沫沙在《海瑞罢官》问世后,第一个撰文公开发表为之喝彩。

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剧本由此而产生。吴晗,乃至他的许多朋友,甚至包括我们这些后来人,也由此而处在了一个两难的历史境地。

姚文元式的批判和“文革”中吴晗的遭遇,使吴晗本人和人们都难以承认吴晗有丝毫影射现实的企图,“文革”刚刚结束后那些为吴晗辩诬的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便是一再强调《海瑞罢官》与彭德怀罢官没有丝毫联系,纯粹是一出为历史而历史的剧本。

可是,我不由产生疑惑,也不断地询问自己:如果没有了现实的影子,没有了影射的意味,《海瑞罢官》的价值,或者说吴晗悲剧的价值又如何体观?

不止他一人,所有那些和吴晗一起被批判为搞历史影射和文学影射的文人,都面对着与他同样的两难境地。

承认“影射”,并不意味着赞同加在他们身上的批判,而是对他们的文化价值的肯定。说实话,从感情上我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创作《海瑞罢官》的人,只是在做遵命文章,没有丝毫自己的见识和思想,麻木的神经对现实也没有感应。如果真是那样,悲剧对于他简直就是一场喜剧,而他所承受的所有苦难,便不会为他的整个人生投射耀眼的光彩。这对他岂不太冷酷无情?

不妨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仅仅是在照本宣科地介绍着历史知识,他仅仅满足于大会小会的忙碌,眼睛看不到现实种种曲折与沉重,心灵感受不到生活的复杂,那他又如何能够拥有历史学家应有的见识与深刻?

史学是什么?不只是在于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考证,不只是在于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的描述。我的理解,应该是历史学家的人格、良知与学识的结合,应该是跋涉在人生旅途中对现实与历史的热情拥抱,应该是借现实洗刷而变得无比深邃的目光对历史的扫描。没有现实的影子,无所谓史学的全部价值,没有现实的感受,无所谓历史学家的深刻。

史学与文学相互拥抱时,种种连作者都意想不到的作用便会以更为强烈的方式产生。

历史学家罗尔纲永远不会忘记吴晗与自己的友谊。他们是上海中国公学的同学,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們是同行也是挚友。

罗尔纲1964年参加当时关于太平天国李秀成问题的讨论,写了一篇《李秀成苦肉缓兵计考》,受到了批判。批判开始后,亲朋绝迹。可是,吴晗却不。当罗尔纲被批判最高潮的时候,吴晗和夫人袁震一齐到他家来安慰他,帮助他。吴晗对他说批判是好事,检讨使人进步。并拿自己为例,说他因写道德继承问题文章被批判,写了九次检讨才得通过。

世态炎凉,使罗尔纲对吴晗的来访久久不能忘怀。他说:“前几年,我读过许多追悼和回忆吴晗的文章,说他肝胆照人,才华焕发。但我感到还要再加‘豪放不羁,忠厚诚笃’八个字,才能把他的个性刻画得全面些。”

吴晗死在1969年10月11日,距姚文元的文章发表正好整整四年。听说他死之前,头发已经被人拔光。含冤死去时,他不知道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已经在半年之前被迫害致死;他更无从知道,他所喜爱的女儿,七年后,在“文革”即将结束的前夕,也因承受不了巨大精神压力而自杀。待他得到平反时,为他守灵的家人,只有儿子一人。而在他被捕入狱离家的时候,儿子只有八岁,对爸爸朦胧的记忆,只是与批斗、抄家、生死离别紧紧连在一起。

吴晗走了。无人知道,也无从知道的情形下,他以自己未曾想到的方式,在未曾想到的场所告别人间。

没有看到他在狱中为人们留下什么文字,我们无法得知,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他是如何回望人生,是如何向往着窗外的世界。

一切都无法得知。

(摘自《书生累》)

猜你喜欢
影射吴晗胡乔木
忆祖母纺线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记得
来而不往
“寻根文学”对乡土中国本体困境的影射与反思
浅析女性生存智慧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影射
“反冒进”与批判“反冒进”:胡乔木的经历与思考
“吴晗”与“吴哈”
“吴晗”与“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