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研究

2016-10-27 06:09王丽莉
艺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练习曲艺术特色肖邦

王丽莉

摘 要:作曲家所创作的曲子,主要是用于学生对演奏技巧的练习,即为“练习曲”。练习曲属于是单一型、技术性的乐曲。但肖邦的练习曲在19世纪音乐热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肖邦所创作的练习曲并不局限于技术,而是会令人听之动人心弦。肖邦的每一首练习曲中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似乎是其内心的体验通过乐曲表达出来。所以,肖邦的练习曲是音乐创作技巧与心灵的契合。越来越多的音乐领域研究学会选择研究肖邦以及其所创作的钢琴曲,以总结出肖邦练习曲的演奏艺术特点。

关键词:肖邦 练习曲 演奏技术 艺术特色

肖邦所创作的每一首练习曲,旋律优美,技术难度高,且音乐富于情感。在钢琴演奏学习中,选择肖邦练习曲,能够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知识。从练习曲本身而言,其是用于音乐演奏技巧的联系。肖邦在练习曲的创作上,继承了前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出肖邦式的练习曲。肖邦的练习曲,每一首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与其音乐创作背景有关。通常练习曲较为单调,用于练习之用,以使学生通过联系能够很快地掌握音乐创作技巧。但是,肖邦的练习曲则蕴含着艺术灵感,在乐坛上独显魅力。

一、肖邦练习曲是技术与情感的结合

在19世纪的音乐创作领域中,肖邦是多产音乐创作者。他所出创作的音乐之所以能够被世界所公认,是由于肖邦的音乐浪漫主义气息浓厚,且在音乐的演奏中就能够体现出肖邦的音乐艺术创作特色。肖邦以创作圆舞曲为主,并获得了很高的成就,而肖邦的练习曲也毫不逊色,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创作特色而使得肖邦的练习曲不再局限于技术性,而是更多地用于表达情感。肖邦的练习曲是技术与情感的结合,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创作高难度音乐而进行技术训练,也不是用于炫耀技术,而是要以技术表达心理,通过音乐将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

二、肖邦练习曲的演奏技巧

在肖邦练习曲中,演奏技巧使不断变化的,诸如传统性的和声、歌唱性的音型等等,在重视演奏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通过音乐恰当地表达情感。

1.演奏练习曲要将注重情感的融入

19世纪的钢琴作品创作有所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乐器的改良。钢琴的构造、踏板等都进行了根据演奏需要而调整了设计,以使演奏出的音质更为完美。肖邦音乐创作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就在于能够在音乐创作中,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中,使音乐内容成为创作者的思想表达。肖邦所创作的音乐即是用于声音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肖邦的音乐作品中,练习曲的创作同样运用了技术与情感相结合的方法,音乐情感蕴含在音乐当中,随着音乐的演奏,创作者的情感也会流淌出来。对于情绪的变化,肖邦采用了特殊的音乐处理方法,即在创作练习曲的时候,往往会将音乐创作手法与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融入其中。可见,肖邦在演奏练习曲的时候,情感也要表现到位。

2.传统性的和声情感表达

肖邦在和声的技术处理上,继承了前辈的技术,又对操作技巧进行了创新。肖邦所创作的和声,延续了古典和声体,几乎不会采用复调的手法,而是调动和声的作用。虽然肖邦对和声的处理采用了新方法,但是依然没有脱离古典和声,仅仅是在古典和声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装饰音,以使音乐更为动听,旋律更为优美。采用这种演奏处理方式,使得古典和声不再局限于技巧性地演奏,而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对演奏技巧进行调节。

钢琴练习曲中,和声是重要的练习内容。和声效果如何,直接关乎到音乐的和谐度。在音乐的演奏中,会出现温和的乐曲,也存在尖锐的乐声,甚至在平缓的乐曲中,音调会突然转变。这些变化恰恰就是情感转变的音乐表达。肖邦在演奏的练习曲在演奏中所达到的音乐效,与其说是肖邦的情感体现,莫不如说是在伴随着音乐在唱歌。肖邦不愧是天才的钢琴作曲家,即便是他所创作的钢琴练习曲,也能够形成独有的音乐意境。聆听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可谓是高层次的艺术享受。

谱例1:

谱例1是肖邦所创作的作品《蝴蝶练习曲》。肖邦运用和声的过程中,练习曲的乐曲会促使听众在脑海中形成蝴蝶飞舞的形象。演奏的过程中,右手的演奏是极为重要的。右手的拇指演奏出音乐旋律,其他的手指处于八度音程,使音乐更会给人以充实感。《蝴蝶练习曲》的主旋律为低音声部。主旋律在改变中,一直都是采用小二度的形式,所演奏出的音乐就犹如蝴蝶飞舞一般,蝴蝶有阴柔的一面,且飞舞起来很灵活。当在音乐的主旋律上有八度音程,这种八度叠加的演奏,使得乐声更会给人以欢快的感觉。与右手相比,左手的伴奏则没有如右手半的多变,而是持续地保持和弦状态,因此在音乐上给人以沉稳之感。采用这种演奏技巧,使得练习曲奏响后,会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能鼓励令人在脑海中呈现出蝴蝶起舞的样子。

谱例2:

谱例2是肖邦所创作的作品《a小调练习曲》。在肖邦的练习曲中,和弦外音会使音乐内容更为丰富,音乐内涵更为深刻。初次之外,还有半音阶处理。肖邦的《a小调练习曲》是一首半音阶练习曲。在这个的音乐演奏中,都是半音弹奏,而且演奏过程中,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出现是相互交替的,所弹奏出来的音乐给令人想起大海,海浪涌动着,带动着人心也难以稳定下来。那种不愉快的心情就通过这种演奏技术处理而宣泄出来。

3.歌唱性的音型情感表达

肖邦练习曲旋律之优美,会给人以歌唱之感,所以,肖邦练习曲的音型具有歌唱性。当人们欣赏者肖邦练习曲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跟随者音乐节奏哼唱,这就说明肖邦所创作的练习曲的旋律感是比较强的,可以将音乐欣赏者的情绪带动起来,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音乐中。

在演奏肖邦练习曲时,要求手指在弹奏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还要能够对音乐的旋律准确把握,以将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演奏肖邦练习曲,要能够深刻体会肖邦的创作心情,才能够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

在肖邦所创作的 24 首练习曲中,音型是各有不同的,弹奏的过程中训练了手指,还会通过调整旋律的音型而使得情感表达的恰到好处。肖邦练习曲讲求技巧性,弹奏练习曲以训练手指的技巧,主要是利用音型来完成的。与其他人所创作的练习曲有所不同,肖邦练习曲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还要将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 因此所运用的是歌唱性的音型,使演奏者利用技巧演奏,而伴随着音乐而产生的情感也会被释放出来,做到技巧与情感的相濡相融。

肖邦的练习曲具有歌唱性,使得音乐给人以美声之感。这些歌唱的旋律隐藏在音型中的某一个位置,随着音型的改变,旋律线也发生变化,使得音乐有歌唱感。

在演奏肖邦的《f小调练习曲》(op10.no9)时,右手以十六分音符跑动为主,并保持音型不会发生变化。整首音乐的旋律就会给人以明朗之感,音型规整地编排着,使乐曲声令人感到庄严肃穆。

谱例3:

谱例3是《f小调练习曲》(op10.no9)。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对律动音型巧妙运用,以将歌唱性表达出来。或者是紧张急切的情感,或者是愉快明朗的情感,或者是悲伤忧愁的情感,都要能够在弹奏中体会音乐创作者的情感变化,并通过巧妙地运用快板表达情绪,似乎是倾诉某种倾诉。

4.肖邦练习曲的音色演奏技巧

在肖邦练习曲的演奏中,要注意运用手指技巧表达音色。肖邦练习曲以技巧性练习曲为主,演奏的过程中运用手指技巧表达音色,以使音乐凸显艺术性。以肖邦的《降G大调练习曲》(op10.no5)为例。该练习曲极具民族特点,对演奏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同时还要将音乐情感恰当地表达出来。从练习曲的音乐风格上来看,演奏节奏较快,这种急速的音符使得音乐有辉煌之感,是风格与情感的融合,既对演奏者的弹奏技巧以训练,也体现了肖邦的创作情感。

这部练习曲演奏的技术难点在于黑键上的演奏,不仅要求演奏的速度快,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爆发力,以在音乐中体现出爆发的情感。为了能够使演奏更为完满,演奏者就需要对肖邦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情感有所深入了解。

谱例4:

在肖邦的《降G大调练习曲》(op10.no5)中,主旋律乐句共出现6次,旋律乐句的演奏中,左手大和弦时值短,因此要做到稳定而有力;右手的演奏要做到没有偏差,做到颗粒性演奏,音乐表达准确无误。见谱例4。

谱例5:

谱例5是全曲的最后,这里明显出现了双音。音乐弹奏的颗粒性要清晰,并以大八度辉煌结束。当遇到难于操作的演奏技巧的时候,要注意手指弹奏的灵巧性,且不能忽视音乐艺术性表达。往往很多人在演奏肖邦练习曲的时候,过于炫耀技巧而没有重视音色效果,使得演奏存在缺憾。

结论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讲究技巧,特别是肖邦练习曲的演奏,不仅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还要对音乐情感准确把握。肖邦所创作的音乐具有浓重的浪漫注意色彩,在演奏中要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之前,要对肖邦的音乐创作背景和创作情感准确把握,做到技术与情感的结合。

注释:

王佳影.浅论肖邦E大调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术[J].读与写杂志数字,2013,10(2).

沈茜.肖邦练习曲Op.25 N o.3的技巧分析与演奏处理[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25(3).

杨婧. “悲情”之外?——从肖邦《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3)看音乐意义的存在方式[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3).

宋佳.肖邦《E大调练习曲》(作品1O之3)的“个人再创造”问题探究[J].北方音乐,2013(06).

李严欢.钢琴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肖邦练习曲及其演绎浅谈[J].高保真音响,2010(05).

威拉德·阿·帕尔默(Willard A. Palmer),杨新庆.《肖邦钢琴作品演奏指导》[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猜你喜欢
练习曲艺术特色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肖邦
绘事感言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