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

2016-10-27 13:54李斌杰
2016年28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

李斌杰

摘 要:2016年,为调节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解决方案。作为国企大国,我国国企改革也进行了很多年,国企也是供给侧改革中的主力军。本文认为,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大力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调整国企结构安排、不断提高行业市场化水平、持续进行创新,国企可以打好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战。

关键词: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

一、 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资产总量来说,中国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企“大国”。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的研究报告中称,除非中国进行深度改革,否则将可能面临经济危机。报告中还特别提出,中国应该减少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并使之在运营商更接近市场化的商业公司。自2002年到2010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国有企业数量已经连年减少,减少的额幅度达到惊人的平均每年约7500家。就是在这样的缩减幅度下,至今,我国国企的规模仍然堪称庞大。虽然近年来我国国企的发展已经获取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却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国企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与民营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的效率相对低下,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这方面,我国的电力工业、石油石化、通信三大行业是很明显的例子,虽然这些行业的国企一直是国企中的佼佼者,但产品和服务的低质量、高价格却是这些国企在国内经营的普遍特点:在基础电信运营行业,截至2010年,该行业国有股占比71%.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上网光纤均速排名在70位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低了近10倍,但收费却是发达国家的3-4倍。

其实,像两大能源国企中石化,三大通讯国企移动、电信、联通,以及水电类国企,它们所在的行业是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经营的,且它们提供的产品由官方定价,毫无市场竞争可言,完全是卖方市场。这些国有企业都在世界5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资本实力雄厚,但从边际的贡献看,均不如其他竞争性的企业。所以,必须认清,这些成绩不是来自国企团队有多棒、战略有多超前,定位有多准确、经营有多好,而是过多依靠垄断、补贴和其他方面政府资源的倾斜。特别是在央企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被称为国企里面的“御林军”,央企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更是引人注目,然而,其垄断地位却饱受争议,这不是没有理由的:以这样低效的发展方式,一旦没有了这些“特权”,如何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拔得头筹?因此,只有进行改革,才能使国企持久的发展下去。

二、 新常态下,我国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几年,我国GDP增速持续下降,2015年不到7%,已为历史最低值,但是,近年民间投资下降,经济结构性调整期,难免阵痛,2016年的GDP增速或许更低。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三点: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学告诉我们,人均收入越高,潜在经济增长率越低,呈反向变动关系。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因此,潜在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后也在逐步下降。第二,经济中结构扭曲的纠正。因为种种问题,我国经过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居民投资产品的匮乏导致的投资结构扭曲,盲目的追逐和高利润率驱使导致的产业结构扭曲,金融和信用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的融资结构扭曲等等,造成现在疲软的经济形势,房地产仍居高不下,实体经济难以为继,低端产品产能消化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第三,激励机制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的驱动等等,但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这些深入参与的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政府更多的处于服务和引导的功能,激励机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需求弱,那就拉动需求,投资弱,那就增加投资,但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能解决当下问题,无法提供持久的增长动力。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让市场和企业自行调整,也就是说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市场和企业来自我调整;其次,政府要积极发挥“政策红利”,简政放权、减少企业负担,引导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创新;第三,政府和企业要找好“药方”,过去,经济需要活力,政府就加大投资,企业需要盈利,就不断增加销售人员,从而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经济缺乏活力,不仅仅是需求和投资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政策机制等影响供给方面的问题。企业经营不善,不仅仅是销量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价值”,是否能在无数替代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学会从供给方面出发,找准“药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困难。

三、 国企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融合、相促进

2016年,为调节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解决方案。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单从需求方面出发,难以有所进展,因此,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国民消费的基础上,从供给方面调结构,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三去一补措施,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困局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哪些行业和产业是“产能高、库存高”的重灾区呢?主要分布在需要投入大量现金流和资源的煤炭、钢铁、水泥等重资产行业,这无疑是国企分布的重要集中行业,据统计,当前国企在重化工领域资产总额将近占有七层,显示出国企产业结构偏重。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资国企改革视为重中之重。国企改革通过创新、重组和清理等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改革的进度也大大提升。在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洪流中,重资国企通过改革,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相反,供给侧改革也将促进国企改革上升新的一个台阶。

四、国企打好供给侧改革攻坚战的建议

(一)大力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改革20年,同时也是争议不断的20年。在过去的20年中,先是“国退民进”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曾一度引发大会莫民意愤懑,再是“国进民退”对民资事实造成的生存空间收缩亦导致民营企业家的强烈不满。在过去20年的国企改革中,我们有必要正确的认识到,任何简而化之的“国进民进”或者“国退民进”,都不能称之为“混合所有制”,更不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在我国特有的经济形式中应有的发展途径。国企的尴尬,正式因为缺乏民企的活力;而民企的尴尬,则是因为无从享受和国企平等的待遇。国企和民企要大战,就不能“划江而治”。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通过混合所有制这种形式,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高国企升级与活力,增强国有资本功能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当前,从资本角度衡量,混合所有制国企比例高达40%,我国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比例已经相当高,目前,我国已有一定比例的国企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然而,在实际经验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企业治理制度、监管制度、激励机制、特殊垄断行业的准入制度、资本结构等等,还需要逐步加强其完整性和合理性,以下提出一些建议。

1、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可以改善股东大会结构,从而股东大会成为企业的权利核心,对企业发展全权负责,这也使得董事会决议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监事会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针对企业管理层,以及其他企业发展事务进行监督检查,真正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企业科学发展,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落实董事会用人权,在“党管人才”不变的原则下,遵守市场规则,形成国企CEO及相关管理领导层的选聘制。

2、积极推行股权激励机制。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是企业持久运行的重要保障,建议国企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推行积极的激励政策,使得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营销人员等等得要应有的回报。与企业同成长、共进退的员工持股激励政策最为有效,同时,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制度要进行公开化,且要制定明确、合理、规范的员工持股制度,并认真执行。

3、拓宽国企资本多元化途径。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最有效的资本结构是国资、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的“三元资本结构”,因此,引入民资、外资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尤为重要,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要做到既大胆又谨慎,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资本不足是需解决的问题,但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尤为重要;引入股权私募基金参与沈阳国企改革,既要借助其资本上的投入,又要利用私募股权基金其本身的多元性和灵活性,帮助企业在管理体制等改革上有所突破;在推动国企上市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国企所处的行业领域,竞争性行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全面上市,垄断或民生性行业的股国企控制权应掌握在国家手里,可以剥离部分企业上市,在资本多元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混合所有经济,放大国有资本,保障国有资产的价值,提升国有资本的运行和经营效率。

4、优化国企上市环境。混合所有制改革最为根本的就是资本的多元,资本多元化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推动国企上市。当前,我国大多数国企虽然子公司实现了混合所有制,但母公司仍维持国有独资,这种新老体质交叉的情况严重影响国企真正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而优化国企上市环境,促进国企上市,就是要从根本上推动国企真正市场化改革。

(二)合理调整国企结构安排

近些年,我国国有新增资本大多投放在重工业、化工行业以及基础性投资领域,同时,目前,很多不重要的行业和领域的国有资本存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资本退出以及转移周期都非常长。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常态下,国企分散于各个行业,在重资、重工业领域集中的结构给国企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转型,大量资源、资本依赖性的基础性及重化工行业明显出现产能过剩、利润降低的情况,不少深陷其中的国企持续亏损,经营难以为继;另外一方面,各个行业效率低、产出低,依靠国家补贴的“僵尸企业”却越来越多。合理调整国企结构安排,优化国资分配,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

调整国企结构安排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首要之处就是去产能,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当前,去产能最为急迫的钢铁、有色、煤炭等领域中,国有企业较为集中,因此,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体,国企发挥着主力作用。举例来说,在煤炭行业,国企占比将近3/5,上市企业中9/10的市值有国企掌控,前20名行业排名中,有19家都是国有企业。同时,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关系优势,更容易获得政策帮助和支持,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一些被市场淘汰的国企更容易发展为“僵尸企业”。去产能不但需要政策引导,政府助力,更需要国企主动作为,根据企业情况具体分析去产能策略,尽量在盘活企业的同时,对各方面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防止国企职工成为去产能最大的受害者。那么,在清理“僵尸企业”方面,国企要主动作为,防止发展为“僵尸企业”,如果已成为“僵尸企业”,要根据政策引导,通过合并、创新、退出等手段解决问题。

(三)不断提高行业市场化水平

除了去产能意外,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逐步打破垄断。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有企业在一些行业的垄断程度逐步下滑,例如钢铁行业,国企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重从1999年的近4/5到现在的1/3。但是,在能源、烟草、水电、通信、交通等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国企仍然处于垄断地位,市场资本难以进入。例如石油天然气行业,国企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目前仍超过9/10。行业的垄断尽管保护了国企的盈利能力,但是,使得国企在战略改革、企业管理等方面过于疏忽,严重影响其竞争力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国企提质增效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消除垄断,提高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让国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在提高垄断行业市场化水平方面,需要一系列多重组合安排。首先,还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让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各个领域;其次,对于重点民生行业,需要不断改革,在确保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再次,逐步准许民间资金进入重点领域,消除壁垒;最后,合理调整价格机制。

(四)持续进行创新

新常态下,国企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本文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是国企应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率。其重要节点是提高企业商品的附加值,创新点以及高新技术的运用等等,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成本,推动企业产品和企业自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第二是要脚踏实地,做好自身优劣势分析。自己有优势的产业要做精,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理念,打造具有自我特色的互联网平台,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拓展新市场。第三,在选择进军新领域的时候,要认清形势,不盲目,选有特色的有持续竞争力的细分行业,要充分调动资源,整合资源来为我所用。第四,要理清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自身人才队伍,科研队伍,对多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足够重视,建立创新科技人才成长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企业家队伍,依靠广大员工共同努力,推动企业在改革以及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更大发展。第五,不断提高国企管理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创新管理的理念和手段,逐步构建扁平化的管理组织体系,强化风险预警和管控方式,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敬琏,厉以宁.供给侧改革[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03.

[2] 张文魁.国企改革才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经济信息,2016,(03).

[3] 陶然.中国国企改革的正途[J].群言,2016,(04).

[4] 华晔迪.国企改革如何突围[J].中国名牌,2016,(03).

[5] 潘娟.新常态下国企的创新与转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7).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日出》的结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