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户籍就业人口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差距分析

2016-10-27 12:06考卫芳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城镇

考卫芳

摘要:因户籍问题产生的户籍用工歧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尤其表现在对农业户籍劳动力的歧视上,因劳动力流动受阻进而造成了城镇不同户籍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进而严重促成了农民工和城镇工人在取得的劳动报酬上的重大差异,这些不利的因素不但造成经济收入不和谐,更加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在此,我们应用一些有效的相关数据对现阶段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歧视进行剖析,并为这些歧视找到原因和提出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户籍歧视

中图分类号:F249.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01

一、现阶段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差距和城乡户籍歧视的现状

就现阶段的城乡收入而言,外出打工是农村人口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然而这些农民工绝大多数在一些劳动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从事一些苦累的低收入的工作;而这些与原本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镇务工人员就业的高端工作岗位相对比,收入工资明显偏低,危险系数明显增高。在我国导致就业人口工资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到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是劳动人员的特征,例如劳动人员的个人实际操作技术能力,和在学习阶段所受到的文化素质教育程度。二是在招工纳新的过程中对人员的户籍歧视和性别歧视。因户籍原因我国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直收到歧视。并无法融入城市中,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农民工,她们既不是市民也不是农民,她们只是游荡在各个城市的居无定所的新群体。成为中国最大的一批流动人口。他们在城镇中无法相守他们应该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这五大保险制服,更甚至于他们还需要缴纳各种各样的管理费用,有时已经采取了取消户籍限制的方法,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遗留,在我国因为个人学历文化水平造成城镇劳动力收入差距地比例是33:1。但是因为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工资差异高达66:9。

二、造成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因素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客观存在同工不同酬问题。因为政策因素,通常城市劳动部门不会给农民工制定属于他们的特定工资级别的,所以他们的工作报酬只是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来决定的,在这些非编制人员与正式人员之间,单位负责人会收到编制方式和个人偏好和价值观的影响,给予同样工作岗位上的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不同的工资,这也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工资报酬要低于城市劳动力工资报酬的现状。

(二)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时常被侵害,克扣和拖欠相应的工资报酬情况时有发生。农村劳动力不但薪资低而且会常被所在单位恶意拖欠和克扣,有些单位会因为农村劳动人员的组织意识松散,团队合作能力薄弱,等诸多不合理的借口来拖欠克扣薪资,所以这种人为的因素也是造成农村户籍的劳动力得不到和不能及时得到报酬的原因之一。

(三)农村户籍劳动力要比城镇户籍劳动力的解雇率高。主要是因为农村户籍劳动力是非正式员工,和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所以可以有很多人来代替他们这些非正式工。因此他们相对于城镇的高技术劳动力的解雇率要高出许多倍。

(四)客观存在农民工工龄歧视。当户籍差异存在时,农村人口在单位就不会享受到城镇劳动力人员应享受到的给工资于工龄挂钩的政策。因为对于固定人员来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大,不易于管理,并且不是在编制的人员范围内的,所以在工龄管理等方面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然而对于有些从事高危低技术含量的农村劳动人员来说,他们同样不会收到工龄优惠保障,因为对于他们说在的用人单位而言,他们的工龄大不是他们的优势,因为年纪大的人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于停滞,这些都是一些不利因素

(五)客观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歧视,在受到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机会的城镇劳动人员与非受教育的农村劳动人员相比,他们的就业比例是34:1,一个很可怕的数据,因长期处于低教育水平,所以相关单位对农村劳动力的投资就很容易被忽略,这些低教育方式就是造成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并机会大幅度减少的一个原因之一。

(六)对农村劳动力性别歧视。在同是农村劳动力的前提下,女性比男性受到的歧视更加的明显,收入报酬更加的微少。

三、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因户籍差异遭到歧视的原因

(一)一些老旧户籍政策引发了固有歧视与偏见。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以正规法律形式确定,全体公民分为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其中就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城镇居民明显优于农村居民。他给予了城镇居民就业单位保障体系,但是对于农民只拥有了土地保障,这就是因为历史因素造成了现阶段中国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政治下农村劳动力,很少能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职业,并合理地提出工资待遇,及维护自己权利的方案。因此从心理上农村,劳动力人员就与城镇劳动力人员无法同行看齐,因此造成了如今中国农村劳动力受歧视,无法融入城市的现状。

(二)在社会经济宏观发展趋势下,中国现在发展更多的是高新技术的发展,然而农村劳动力并没有受到许多正规的有效的高等教育和职场就业培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就处于一种非编制体系内的一种体外劳动人员。再者,因为现在就业单位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但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水平提高了,这就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不利和歧视。再就是当地人文风俗的歧视和社会不良风气的驱使,人们多带着有色眼镜歧视外来务工人口,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尽快解决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力人员的降低和消除农村劳动力因户籍身份而收到的不公平的区别对待的事情是当前所至关重要的,当这些不利因素被解决时,对于缩小城镇劳动力,人员收入差距就会取得一项非常重要的成绩,同时政府部门则应该在社会福利的方面取消对城镇劳动力户籍身份的限制,并完善福利制度,这样更有力地提升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尽可能的保障外出务工的劳动人员利益,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完善不同户籍就业人口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 美 ] 坎贝尔, 麦克南等 . 现代劳动经济学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6.

[2] 郭正模 . “劳动歧视” 问题初探 [J]. 经济科学, 1994, 2.

[3] 卢周来 . 劳动力市场, 城乡歧视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J]. 当代财经,1994, 9.

[4] 李强,林勇.劳动力市场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第六版).

[5]任强,等.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回报差异对工资歧视的再考察[J].人口与发展,2008,3.

[6] 邓曲恒 . 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 [J]. 中国人口科学,2007, 3.

猜你喜欢
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城乡劳动力结构变迁影响因素透析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