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元钧)派山东快书的感悟

2016-10-27 19:12李鸿民
曲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艺术

李鸿民

追随恩师高元钧大师学习山东快书凡六十年,他老人家的形象,如同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心中。他留给我们的艺术理念和教诲,是一部蕴含哲理的宝典,既深奥又浅显,沉淀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经久不衰,且常温常新,犹如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远,越清澈、甘甜、香醇、回味无穷,给后学者留有更多的新奇感和更大容量的创新空间。半个多世纪以来,余耳濡目染、亲身体会、倾心领教、静心揣摩、潜心钻研,对高派山东快书逐渐有了认知与感悟。如果用一句话对高派快书艺术进行提纲挈领高度概括,那么就是“说得出,看得见,体会得到”。

一、说得出

欲达到演员说得出,观众听得清,高老反复强调演唱时咬字要做到稳、准、狠。欲达稳、准、狠,其中五大要素中的“字儿、事儿、劲儿、味儿、气儿”必须做到位。

1.字儿

“字是骨头,腔是肉,板是老师傅。”这说明字是第一位要强调的。这句话要解决的是按字行韵,字韵与板式需巧妙结合。

“字头、字腹、字尾”又叫韵头(介音),韵腹(元音)、韵尾。说的是声母与韵母对等关系的有机运用。重音字的处理往往被人忽略,如若处理不当,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李逵夺鱼》里的两句台词:

“黑小子,你在岸上是好汉,

是英雄你敢上我的船吗?”

重音字是“船”。前因是“黑旋风”李逵在岸上将“浪里白条”张顺狠揍一顿。张顺从岸边跳到船上,向李逵挑战。如把重音字放在“我”字上,就让人误以为李逵不是在岸上,而是在另一条船上。

无字情绪外延的处理。这里说的无字,实际上是前边字意情绪的延伸变化。演员在演唱时诸多软幽默、蔫包袱常常由此产生。例如《卖元宵》里两句唱词:

这边喊:“丸子开锅!”

那边喊:“牛肉火烧!”

这两句过渡词,如果赋予它个性内涵,将两句台词变成两种小生意人市场竞争的情绪,互相较劲的口气喊给对方听,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辈艺人总结出的“崩、打、粘、寸、断”五字训练法对提高演员吐字发音很有帮助。

崩,指的是喷口,用双唇突出字音,吐出的字短促、沉重、响亮;

打,是用舌尖力量把字打响送出;(有用“哒”字的)

粘,粘的方法是把由舌面发音的字,口腔逐渐打开送出;

寸,是指在唱叠字、垛句时,字字相连,音断意不断,字字如珠玑般响亮清晰;

断,特指作品中容易含混词中的字,用断开的方法唱出来。比如:“银安殿”如果断不开唱,容易听成“烟店”。

前辈艺人常说的:唇、齿、鼻、舌、腭,正确做配合;弹、吐、咬、摩、喷,轻重要区分。

以上所谈都是与字相关的内容。

2.事儿

首先要对作品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弄清人物性格以及故事的来龙去脉,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事件的跌宕起伏,主干枝节与层次,把握住起承转合以达到全段的高潮。细节的处理既要人性化,更要生活化。

3.劲儿

这里说的是嘴上的劲儿,当然也包括心里的劲儿以及全身的劲儿。师父要求:嘴上有字儿,身上有劲儿,心里有事儿,开合有味儿,板眼无缝儿。要做到身不散,劲不断,一气呵成要连贯。

4.味儿

说的是山东区域特有的吐字发音的韵味。它的乡土味儿构成了快书韵律美感特有的味道与魅力。

在快书韵味的审美情趣上,历来众说纷纭。早先有位老先生说:高元钧大师的快书说得好,就是山东话不纯正。事有凑巧,在一次山东快书艺术研讨会上,还是这位老先生,他又说:“元钧先生能把快书唱响全国,就是把河南家乡语言的味道,揉进了山东快书里,更显得美妙动听,回味悠长,百听不厌。”近些年来,快书界基本都用山东语言的味儿,不完全用山东方言土语字已成共识。

5.气儿

是指演唱当中的总体气息运用。高老常说:气沉劲长,气运丹田,丹田之气又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即头、腹、小腿)。只有这样在紧要三关用气,方可顶天立地。当时我不能完全理解,几年后我听一位气功大师讲座,他说:“人身无处不丹田。”事有凑巧,《庄子与现代人生》中说:庄子的呼吸一直呼吸到脚后跟。看来高老讲的上、中、下三段式丹田用气法,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足显他老人家阅历之丰富,学识之渊博。

以上的基本功课练好了,演员就能把每回(段)书的来龙去脉,人物塑造,故事的跌宕起伏,状景舒情等词义内容都顺利完成。“说得出”才算完成任务。

二、看得见

“看得见”解决的是视觉艺术。

事物发展规律都是由粗到细,由低到高的过程,快书艺术也不例外。一段快书,观众满足了听觉需要,必然要求视觉艺术的满足。演员想争取更多的观众,扩大艺术的影响力,在完成“说得出”的基础上,加强了表演成分,进而要求向“看得见”方向努力。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只有显得出才能看得真切。

要想让观众看得见,演员首先自己要看得见。观众是通过演员的真情实感而感到事物的存在的,这就要求演员所接触到的风情万物无不尽收眼底。这叫眼中有神,神情及物,观众才会觉得事物的存在。

山东快书的艺术法则是“说法中现身”。基本表演模式是一人多角。高老说,我们表演是一个人素身子,表演时必须做到:“钻进去,退出来,摘得清,分得细,退得稳,接得紧。”这六句话,道出了快书演员表演的全过程。

由表述中的演员进入规定环境中去模拟各种人物时,这叫“钻进去”。由模拟的人物再退到演员的过程,这叫做“退出来”。“摘得清,分得细”是指模拟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转换过程,也包含着模拟的各种人物与演员之间瞬间频繁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的过程越清楚,越细腻,观众看得越明白,其效果越好。“退得稳,接得紧”这就包括以上四句口诀中人物转换,演员进退都需要稳当紧凑,准确无误,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决不拖泥带水,演技才能出神入化。

在熟练掌握六句口诀的基础上,对人类特有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变化必须给予特别重视和经常训练。高老常说:“面部情感的变化,是观众看到你的唯一‘屏幕。只有把你的七情变化准确传达给观众,观众才会眼不离‘屏幕,耳不离视听。”七情变化训练方法就是照镜子,那是退出来看自己。七情变化默记于心,做到应用自如,随心所欲,会给你的表演增添许多色彩。

学艺过程中,老师们都要讲手、眼、身、法、步要做到位。高老是这样讲的:

手:伸手眼要急,出入胸前低。双手同时舞,二肘微弯曲。

高老等前辈艺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吸取了手势在舞蹈、武术、戏剧以及哑语里的点与面圆润起伏,线条的盘旋柔和,方棱见刃,顿挫有力,创造了千变万化各种丰富的手势“语言”。现编汇成“五十个字”:天地日月夜,风云雷电雪。山沟石水浪,草木花鸟香。你我来去转,休眠避开关。远近展缩宽,心胸膀皮拳。茶酒饭筷碗,劲气亲疏团。眼:视物如翻掌,近看似钓鱼。远看透观众,隐假不露虚。

视物如翻掌——形容用眼视物时“易如翻掌”,毫不费力;

近看似钓鱼——在舞台表演上看近处时,像看钓鱼的浮标一样视物姿势;

远看透观众——当你往远处看的时候,眼神需要透过观众空间及墙壁,让观众确实感觉到你在看很远的地方与人物交流;

隐假不露虚——舞台的视物、视人、视环境全是虚拟的,但作为演员来讲,你必须是真看真感受,观众才会有真实感。高老常说“要想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己”就是这个意思。

眼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演员传情达意的艺术精华之窗。前辈艺人留下十种表现眼神的“秘笈”,很有借鉴价值:笑眼:眼帘微垂,闪烁光亮;怒眼:瞪眼定神,四射光芒;哭眼:眼帘紧皱,含糊目光;情眼:轻斜一瞬,躲闪隐藏;气眼:眼定神滞,无力散光;吟眼:眼帘微闭,下观鼻梁;狠眼:瞪眼斜视,面似冰霜;思眼:上下翻动,一闭一张;呆眼:光敛亮熄,珠停一旁;贼眼:珠斜眉扬,不良目光。

身:挺身足并立,体态避弯曲。往返面向外,周身成一体。

挺身足并立——身子挺直,两脚并拢。挺胸收腹收下颚,两脚站成丁字步。人显挺拔,精神,具有英武之气;

体态避弯曲——指演员表演时不能松松垮垮,弯腰驼背。前辈艺人说:低头又弯腰,传授就不高;

往返面向外——要求演员演唱过程中,模拟人物也好,让包袱儿也好,都要掌握火候,尽快地面对观众,紧紧抓着观众情绪;

周身成一体——演员只要一出侧幕条,便要全神贯注,全身应当协调一致。

法:欲动先要静,视高先看低。欲进则先退,指东先划西。

这四句话说的是贯穿表演过程中的通用法则。高老把表演的核心——说书之法则,用四句话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让后学者吸取之玄妙,以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之功效。

另:高老在谈“法”时还说过:要以手挥、目送为主。

步:抬腿勿须高,形容分男女。站立稳如山,最怕碎步移。

抬腿勿须高——告诉演员在通常表演时,必须前后左右不断走动。这种常态化的表演抬腿动脚,需要自如、自然、潇洒,不能抬腿过高。特殊需要例外;

形容分男女——是指演员所模拟的各种角色,不管男女老幼,最高要求是模拟到神似,低的要求也应做到形似;

这方面高老讲了清初名艺人黄幡绰汇集平生表演得出“辨八形”,“分四状”。现录如下:

辨八形:贵者:威容,正视、步重、声沉。富者:欢容,雍腹、弹指、声缓。贪者:病容,直眼、吸鼻、抱肩。贱者:冶容,邪视、耸肩、行快。痴者:呆容,摇头、口张、吊眼。疯者:怒容,定眼、啼笑、乱行。病者:倦容,口喘、泪眼、身颤。醉者:困容,漠眼、身软、脚硬。

分四状:喜者:摇头为要,笑容、傻眼、声欢。怒者:怒眼为要,皱鼻、挺胸、声恨。哀者:泪眼为要,呆容、顿足、声悲。惊者:张口为要,颜赤、身战、声竭。

站立稳如山——刚学快书的演员,往往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这时还没完全掌握快书的表演技巧,常常在演唱中自觉不自觉地摇摆乱晃,使观众眼花缭乱。高老说:演员脚下有根,观众才能舒心;

最怕碎步移——这句要求和前一句要求相关联。前辈艺人说:站如松,动如风。抬腿迈步情理中。演员台上抬腿动脚有了目的性,就不会出现前后左右无目的地乱走了。

以上所述,手、眼、身、法、步的口诀要熟记于心,深刻领会,不断揣摩,多多实践,对“看得见”的外化表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会得到

“体会得到”,说的是快书演员与观众心与心的沟通,情与趣的灵动。

具体到演员,首先要充分体会文本词义以及意犹未尽的内涵、外延所给你提供的一切条件作依据。如人物性格、生活习惯、外貌特征、情感嗜好以及行动坐卧,附带自然环境、风土民情。总之,凡剧情、词义涉及到的世间万物无不包括在内。

在体会上述各种情形时,高老说:“体会得深,再现得真,二次再现要区分。对话情感出意境,形象逼真印象深。”比如《鲁达除霸》里受害姑娘向鲁达诉说那段唱词:

“狗霸道杀了俺的爹,

当时来到俺家里。

手提人头把屋进,

将人头扔到俺娘怀里。

他言说,给你们银子做买卖,

不该拐我的布袋和驴。

要有了银子还我的账,

咱一笔勾销没话提。

没有银子还我的账,

我留你闺女拜天地……”

这段书诉说姑娘讲了全家遭遇的不幸。当哭诉着说“将人头扔到俺娘怀里”之后的六句台词是通过姑娘的嘴转述出霸道郑老虎口气、语调、情感演唱这几句台词。这叫二次再现。高老的演唱,让你从听觉中能感到人物呼之欲出,人物有感情,有性格,有形象。

“体会得到”说白了就是悟到。只有演员真切悟到,进而融会贯通,再以出神入化的表演,观众才能感受得到,才能达到演员与观众心与心的交流。

那么学艺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的快书演员呢?高老告诉我们,学艺者需达艺术的六个阶段:会、熟、好、巧、精、奇。师父的艺术理念具有跨越时空的前卫性。

下面就学艺的“六个阶段”谈谈我的体会。

“会、熟、好、巧”这四个阶段不难理解,通过努力一般的学艺者都能达到。下边单谈“精”与“奇”两个阶段。恩师常说的两句话:“学成大愚方为妙,文章至极是恰好。”弄懂这两句话的内涵,对理解后两个阶段“精”“奇”,大有裨益。

精,常用精采、精通、博大精深。技艺已达精致工巧,炉火纯青等词来形容。高老说:艺术也和做工一样。“既切之而复磋之;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意思是说,在精的基础上,仍需再钻研、琢磨,以期达到更佳效果。

此时要求演员要做到内外双修。内修其德,外修其艺。徳是根,艺是花,品是果。正所谓:树从根处起,花自枝头萌,品是花之果,魂是品之灵。古人云:唯厚德载物。欲达艺术之精奇,人的品行必须端正。高老经常调侃:熟透的谷穗都弯着腰低着头,没籽的庄稼才昂着头。

大千世界万物纷纭繁杂,如何与外界交往处事呢?窃以为,欲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把常向外看的心,回转来看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也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凡做到这一步,你就能与今事、与古人、与师尊、与朋友、与同事、与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趣的灵动。

奇,即达艺术之顶峰,必集艺术之精华,汇诸技之大成。它是独特的,罕见的,无与伦比的,自成体系的,不可复制的。

只有真正做到“说得出,看得见,体会得到”,达之极至,才能收到奇特之效果。

举个例子:

当年高老唱《鲁达除霸》时,每唱到:

郑老虎正在上房打算盘,

一五一十打得急。

一一如一二如二,

打了个九九八十一……

每当唱到这几句具有动作性过渡词时,台下都能爆发热烈的掌声。我一直纳闷,这里没有包袱点啊,怎么会有那么大反响呢?经过多次观察后,我发现,高老在效仿打算盘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竟是一个账房老先生之神态,霎那间能觉得他的眼神似乎是透过老花镜看出去的。这瞬间的形象与观众心目中的的印象碰撞了,对上号了,这种出神入化的再现,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也便成为自然。

师父常说:“有动于心,必显于外。”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已臻化境,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高(元均)派山东快书艺术必将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参考书目:

[1]高元钧、刘学智、刘洪滨:《山东快书表演的经验》

[2]马学庆:《厚重宁陵》

[3]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4]汪景寿、刘司昌:《革新创造 一代宗师》

[5]牛德增:《艺品》

[6]范立本:《明心金鉴》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