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课堂里生长

2016-10-29 12:19陈建先
江苏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民间文化民间故事

陈建先

《牛郎织女》是一则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即使教师不教,学生也能通过自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人物形象,解读文本主旨,这其实在无形之中隐藏着一个命题:面对这样的学情,教师到底在课堂上教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地带?

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丁雄鹰老师所执教的《牛郎织女》就紧扣“让学生生长”这一核心价值,基于学情,根据年段特点,把握文本特征,抓住“创编”这一着力点,以点铺陈,向多维度发散,向四面八方打开,使课堂风生水起,万物生长。

一、变与不变的对比,知识习得在生长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知识的习得是学习中最易感知、触摸的变量。从苏教版三下《日月潭的传说》到四上《九色鹿》,学生对于民间故事口口相传、语言通俗易懂等特点有所了解,然而这些文体知识大多是作为知识点让学生“理性”地接受。如果学生能将民间故事的特点在文字的教学中自然而然地领悟,这就是一种“生长”。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字的教学与文体知识的习得融合一体,使得学生对文体特点的感知不是接受式,而是由内而外的领悟,恰到妙处,水到渠成。教者从“创编”引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民间故事创编中的“变”与“不变”。在“不变”的探究中,以两个“最”为例,先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最干净的水”“最好的草”感受到牛郎的善良。接着让学生读词语想象丰富的画面,原来两个“最”中有“悉心照料”,有“不怕辛苦”,有“心甘情愿”等等,继而一转,可是文中这样的画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两个“最”。学生在文字里走了个来回,从“最简”的“最”到丰盈的画面,又回到“最简”,真实、真切地感受到民间故事“最直白的语言”。这种问题特点的认知是学生在字里行间、字里字外揣摩、感知获得的,也必将是一种深刻的“习得”。而民间故事的其他特点:最鲜明的形象、最生动的情节、最美好的愿望的认知也是如此异曲同工之妙。

二、同与异的对比,阅读思维在生长

本节课认识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就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常规的学习方式——不是单线单一行进,而是放在了一组“对比”中,通过牛郎织女的不同点与相同之处的对比,以复式相交的方式,更直观鲜明地走进人物形象,提升了对这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评价。这是阅读思维中“写了什么”的一种阅读“生长”。然而,教者并没有停留在“写了什么”的浅层思维上,而是在三组描写牛郎织女的词组中再次探究“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从如何抓住时间、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等一系列教学中,使得学生的阅读逐步走向思维更深处。

三、古与今的对比,文化理解在生长

从《诗经》里第一次出现“牛郎织女”,至今三千多年,民间故事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形式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印迹。今天的教学就撷取了几个古代版本,与今天的课文对比,让学生感知是老百姓用丰富的想象、惊人的智慧创作并传播的。通过学生“创编”的形式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讲故事”。让学生既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又能由内而发地去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并且将课堂向未来打开:三千年后的人们读到的《牛郎织女》可能就是今天的学生创编的版本。让民间文化代代相传的意识又无痕地在学生的心灵生根。正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我本以为民间故事很浅,也很苍白。今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让我认识到了老百姓的智慧。”课堂从三千年前开始,在现代版本中遨游,向三千年后展望,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或许还并不深邃,但是他们不再停留在一个民间故事上,而是嗅到了民间文化的味道,并甘之如饴。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民间文化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江江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中国为何少有民间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