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加速通道隐隐在望

2016-10-31 23:14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央试点供给

国企改革不能老像蜗牛一样爬行,必须要像兔子一样蹦起来。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热切期望,也是人民的期待,更是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加快国企改革是党和政府的热切期望

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国企改革发表多次讲话,要求“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涵盖国企的地位和作用、国企改革的理念、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激发国有企业各要素活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方面。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16年7月4日,习近平再次对国企改革做出重要指示,特别要求“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李克强总理同日也就国企改革做出重要批示,特别提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热切期望,也是对加快国企改革的重要鞭策。

二、加快国企改革是人民的热切期待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企改革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关系人民的共同利益,人民关心国企改革,就是关心自己的共同利益。国企改革进展不如预期,人民当然忧心失望。人民对于国企改革的关注正在成为国企改革的外在推动力。

三、加快国企改革进程是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

国企改革的进展之所以受到国人如此的关注,除了国企本身的重要性之外,还要放在我国经济进入L型增长,中央和政府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认识。

今年权威人士关于我国经济进入L型增长的论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共鸣。L型增长不是一年两年就会过去的,可能会持续较长的历史时期。L型增长下,随着人口红利、环境红利的消失,我国经济杠杆率的高企,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经济结构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压力,在此背景之下中央发起的供给侧改革可谓切中要害。此外,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黯淡,外需短期内难见好转,国内民间投资不断下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政府稳增长的压力不小。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理应在供给侧改革和稳增长、促改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著名学者吴敬琏在2016年6月30日的演讲中指出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它掌握的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且它所处的行业往往具有居高临下的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效率有着重大影响。”

当然,国企在供给侧改革和稳增长、促改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加大投资力度、保证不裁员等方面,更应体现在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生产率提升上。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的利润率、营收增长率均比民营企业低,特别是煤炭、钢铁、水泥、船舶等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亏损严重。一些大型央企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亏损,而且短期内难以扭亏为盈。在一些重要垄断企业,如通信企业,长期产品、服务质量不高,价格居高不下。一些国有企业运营成本奇高,但营收不见提升。一些大型央企凭借自身在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优势,舍本逐末,进入房地产行业,在本来泡沫严重的房地产企业制造一个又一个“地王”。此外,国有企业利用自己在银行贷款方面的天然优势,长期以较低回报率占据大部分宝贵的金融资源,而大量生产率较高的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融资贵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进行投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更指出,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存在,无一不和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国有资本配置资源效率过低有关。

正如吴敬琏在2016年6月30日的讲话中指出的:“如果国有经济的经济效率不能提高:它的杠杆率不能降低,它的投资回报不能够提高,那么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会起到拖后腿的作用。所以,国有经济的改革能不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向前推进,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国企改革的行动开始加快

高层的关注和现实的倒逼之下,国企改革的行动开始加快。

2016年6月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会议,组织推进有关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开展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会议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争取用两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的10%左右,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

2016年6月30日,肖亚庆在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时,他显然随着改革的推进有了更细致更实际的统筹思考,改革的路线图也有了新意。

根据肖亚庆的报告,今后一段时间,有五件事将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第一,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第三,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第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第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

报告中对解决有关问题首次给出了时间表,比如饱受诟病的央企下属企业和管理层级过多,这一问题之前甚至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过问。报告中透露,力争在3年内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级减至3-4级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此外,在谈到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时,报告明确指出:今明两年中央企业压减10%左右的钢铁、煤炭现有产能。采取强化管理、改造提升、债务重组、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2016年7月14日,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通气会上,通报央企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陆续将21项权利归位于或授予企业,在此基础上,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在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的试点进一步深化。

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

中央企业信息公开试点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

剥离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选择部分省份开展了试点。

猜你喜欢
中央试点供给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