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016-10-31 23:34李雨晴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李雨晴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阶段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出现的弊端进行分析,进而就相关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改制 业绩评价 指标体系

一、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的是采用数理统计以及运筹学相关原理,利用相应的指标体系开展的评价活动。众所周知,单位进行改制是为了提升单位本身的运营业绩,所以构建合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

单位的业绩评价主要针对特定时间段内单位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这一评估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单位效益管理增强。单位的社会效益表示的是单位开展社会服务形成的良好社会效果和影响,可以促进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发展,一般会在社会大众反响以及社会评估机制中充分体现。和社会效益对应的是经济效益,而后者表示的是单位各项经济事务产生的结果和造成的耗费的比重,是组织商品、劳务交易获得的社会劳务节省,也就是说通过同等或者最少的消耗收获最大化的成果。对经济活动开展经济效益评估,进而判断这项活动是否存在继续开展的必要。事业单位业绩评价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与其配套的、完善的业绩评估标准。事业单位在获得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管理,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促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改制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

(一)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的质量由财务报告所决定,而财务报告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准则、会计师水平、职业素养等因素的影响。“EVA(经济增加值)属于一项经济利润指标,该项指标利用资金成本以及现金流量对单位的真实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价;同时,在EVA指标中,单位的人力以及研发费用转化为投资资本,由此能够有效规避经营者一味追求眼前利益从而放弃长远利益,加之其对权益资本进行了充分考虑,能够有效防止改制后单位对国有资本进行随意投资。所以使之成为业绩评估核心的价值指标,对财务以及整体业绩评估指标系统进行主导,增强国有资本的有效性。即使财务指标是相对理想的,它也只能对企业过去呈现的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成果进行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不能代表未来的财务状况,因此,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行补充。

(二)非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未来业绩的指标,理想的非财务指标对未来的财务成功实现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非财务指标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一般来说涉及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员工管理、市场能力和顾客服务方面的表现。

关于非财务指标,可以采用BSC(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引进顾客评估指标,涉及客户保持率、获得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产品交货率等指标,涉及人力投资水准、公司研发工作人员比例、员工流动率以及淘汰率等;社会责任评估指标涉及环保资产投入率、能耗成本率、净资产率、捐赠收入比例、新增加就业人口数量所占比例等。

(三)指标权重

企业所采用的EVA-BSC评价指标系统是一项动态的评估系统。由于企业不断发展,所处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变,行业环境也处于变化发展中,所以必须及时对系统中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和调整。企业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及专家打分法,由此对指标权重系统进行确定,通过各个指标及侧重点对改制后企业各个战略类型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适应。

三、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一)事业单位实际业绩相关的财务指标欠缺

总资产回报率、单位盈利水平以及净资产获益率属于较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充分展示了投资者进行投资和获益的水平,也很好地表现了单位通过经营以及获益的能力。但上述指标是建立在会计利润基础上通过计算进而获得的,属于相对数指标,主要都是以利润作为参考对象,涉及面单一,对于成本、预算规划等方面都欠缺综合性考量,这也是此类指标的明显缺陷。

(二)社会责任相关的指标欠缺

改企之后的单位具有较为特殊的社会责任,而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关社会责任的指标只有综合的社会风险率,但这是一项较为笼统的指标,难以对单位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详细明确的评估。

(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难以有效体现

所有的单位都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密闭、独立的环境下任何单位都无法生存。因此单位运营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各种相关的利益体,即使经过改制,事业单位周围同样具有各种相关利益体。其周围的利益主体有很多,比如,投资商、消费者、职员等。因此在开展绩效评价的同时,必然要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应当设置这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比如消费者、工作人员指标,然而,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中缺乏相应的体现。

四、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业绩评价指标的确定

1.评价指标应有效衔接国家的评价政策

现阶段实行的业绩评估方法以及具体评价流程是由多项动因所决定。而现在的评价方法汇集了多项专家建议,结合单位自身状况建立的,所以该方法相对比较科学,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权威性,非常有利于工作者开展评价工作。所以,在针对改制之后的单位业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完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国家现行的相关政策,切实落实政策衔接活动,选取原有评估体系的精粹,由此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之间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2.体现各指标之间的互补作用

通常而言,任何一项业绩评估指标在针对一方面开展评估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他方面会有所忽视,或者会被其他业绩所影响。所以,选择业绩评价指标时,应当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考虑,以提升业绩评估的准确度。

3.选择具有可预测性的指标

业绩评估阐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形成的后果及影响。而开展业绩评估分析单位长远的发展趋势,为单位的发展方略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样体现业绩评估的重要宗旨。所以,在进行业绩评价的过程中,要求选择稳定的因素。对于被评估者而言,通常可以借助自身的努力对指标数据进行改进,或者是对主客观因素作用的指标进行正确的区别。

4.成本—效益

部分评价指标的确具有其价值,但是假如该项指标获取数据产生的费用高于其产生的效益,通常需要将这一指标放弃,选择其他费用消耗相对较低的指标。但是,假如该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那么应当继续该项指标数据的采集工作。

(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EVA(经济增加值)以及BSC(平衡计分卡)两大评价指标机制具有自身的独特的优势,而单位在改制以后,在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两大指标体系的优势,同时采用分层设计指标的方法,对业绩评价指标机制进行设计。该指标体系存在以下特性:①在财务指标中应用EVA体系,在财务指标中处于核心位置,既在财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在整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体系内其他指标进行统帅领导;②充分利用BSC系统原理,将单位产生的价值有关的流程进行连接。此外,制改后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应当添加社会责任相关的指标,进而增加业绩评价的全面性。所以,可以引用BSC系统中四个层面的指标,涉及财务、社会风险、顾客、经营四方面。

2.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在明确指标之后,我们应当明确各项指标具体的权重。通常情况下,使用专家意见打分的方式对权重进行确定。这种方法客观性不足,缺乏较强的科学性。没有明确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具体的权势。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同时参考专家打分方法对具体权数进行明确。层次分析法属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评价办法,这一方法数学化了复杂的评价思维。该方法工作的思路是评价人员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使之成为若干方面和因素,同时简单的对比、计算同一方面的相关因素,由此可以获得无法取代方案的重要性,进而提供给方案选择人员一些相关决策性的信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由事业单位改制的角度,结合实际,对单位业绩评估现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力图寻找出现阶段单位业绩评价系统具有的缺陷和不足,探究出能够较好地满足转企后事业单位发展状况的评估机制,进而推动国家单位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文中涉及的指标体系对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应用新型的财务指标对过去的指标束缚进行突破,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客观,可以促进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改制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财经界(学术版),2015,(3):76,78.

[2]郭又铭.对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205.

[3]张翠翠,孙丽娜.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改企薪酬体系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43-44.

[4]范丽.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研究,2011,(6):123-124,128.

[5]屠金良.对事业单位建立业绩评价的一些看法[J].中国外资,2012,(23):73.

[6]魏乾梅.基于5E内容的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5,(2):90-94.

[7]张建生.改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中的绩效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5,(8):111-112.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山麓湖游览区管理处)

猜你喜欢
改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对国有企业改制调账有关问题探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