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探析

2016-10-31 23:47邓勇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公立医院管控

邓勇

摘要: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打开了改革之门。从收入渠道来说,公立医院过去渠道有三:最主要的是服务收费,其次是药品加成收入,最后是政府补助。如今为两渠道:服务收费与政府补助。收入渠道明显变窄,而飞速上涨的各项医疗价格使公立医院运行成本增长。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本文阐述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困境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医疗成本困境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立医院 成本核算 管控

一、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的必要性

(1)有助于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管控。具体来说,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可提供医疗服务价格制定的参考标准。在“新医改”政策中明确指出,不仅要建立标准化医药价格形成路径,更要规范各地医疗价格。医疗服务定价方式主要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病种角度进行;二是从医疗服务项目角度进行。由于成本为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内在参考标准,因此,公立医院要对成本进行精准核算并且进行有效管控,这样政府监管部门在依据此进行制定价格时才更加有效。

(2)有助于提升公立医院效益。具体来说,是两方面的效益: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新医改”政策下,“药品零差价”和“按病种付费”必然要求医院从增收转变为控制费用降低成本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一般以成本管理核算为中心,因此,加强成本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可以从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大大提高医院效益。

(3)有助于“精细化”管理。“新医改”不仅有助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更有助于其科学化发展。但是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新医改”也对公立医院在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成本核算管控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劳动消耗类,二是劳动成果类。通过成本管控对象进行真实记录、有效核算、科学分析与及时控制,从而实现公立医院中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最终实现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新境界。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困境

(一)思想认识困境

在思想认识方面,公立医院管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医院领导方面与医院职工方面。从医院领导角度来说,思想认识困境主要表现为对成本核算管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公立医院的领导多以医疗业务方面的专家为主,但对医院管理却是门外汉,对医院管理往往偏重于三点:一是医疗技术水平,二是服务质量,三是医疗业务收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公立医院忽视了成本管理,不能将其作为医院管理的主要目标。从公立医院职工角度来说,思想管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对成本核算管控的方法了解不多,认识不足。部分医院职工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因此不能很好地参与和配合,厉行节约的成本意识降低,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就不能形成。

(二)管理方法困境

在“新医改”形势下,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公立医院基本上都实行了成本核算,但大多数公立医院只是对成本数据进行简单的“三步走”处理:一是数据分类,二是数据归集,三是数据汇总。“三步走”的后果是成本分析与控制形同虚设。与此同时,管理方法的困境使采购成本管理监控力度不够,医院后勤方面的管理跟不上医院成本管理的步伐,由此,公立医院的隐性成本愈来愈大。

(三)信息化困境

在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过程中,思想认识困境往往导致信息化困境。具体表现为:公立医院领导存在思想认识困境致使信息化困境,即成本管控软件经费投入不足。医院成本核算数据量不仅大而且项目繁多,成本核算资料的采集和传输单靠手工核算不太现实,公立医院由此面临成本核算管控中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困境。

(四)人员配置困境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繁重,而且核算工作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加之很难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因此,许多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只停留在简单的成本核算层面,对过去所耗费的费用的处理方式仅限于简单的录入与归集,无法实现对医院成本的有效分析,也就无法提出针对公立医院成本困境的解决对策。因此,需要科学解决公立医院成本管控过程中的人员配置困境。

三、解决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困境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公立医院要想有效解决成本核算管控中的思想认识困境,必须大力提高各层级人员的思想认识。首先,公立医院应成立成本核算管理部门,并且以院长为负责人,该部门成员包括各部门首要负责人。其次,医院领导应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医院领导对成本核算的认识,树立成本经营管理理念,形成“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最后,在全院范围内,有计划地加大对成本控制方面的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

(二)实现核算标准化

实现核算标准化与规范化是解决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中管理方法困境的有效手段。首先,公立医院可以有步骤地对医院总成本进行有效核算,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对单病种成本进行核算。其次,有针对性地对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差距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对每门诊人次费用及单项目成本等指标进行标准核算后,对有问题的单个项目进行标准化核算的规范,从而实现降低公立医院成本的目的。

(三)动态成本管理

动态管控机制是对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实施动态管控,对医院实现全面监督和控制。动态管控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而且有助于维护医院和患者双方的利益,能够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一般来说,内部服务工作量的数据采集依据的原则为:“谁受益,谁承担”。因此,在动态成本管理过程中,可将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分摊到接受服务的科室。在公立医院实行动态成本管理过程中也有例外,就是往往会出现成本无法归集的情况,此时,医院可以按照收入方向或者人员科室的方向进行归集。综上所述,动态成本管理是解决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困境的重要方法。

(四)规范采购流程

众所周知,在公立医院中,医院药品及大部分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价格直接决定了医院成本的大小。因此,有效解决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控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规范采购流程。公立医院规范采购流程后,其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采购透明化,直接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医院因回扣问题而产生的额外成本。采购物品可在物品质量、品种、价格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遴选,选择质量更优、价格更低廉的物品,以达到控制成本、降低患者负担的目的。

(五)建立有效机制

为解决公立医院成本管控困境,可依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至少四套有效机制。第一,评价考核机制。对公立医院而言,评价报告信息要公开透明,这样有利于各科室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因此评价考核机制必不可少。第二,激励机制。实行激励机制,公立医院要对成本管理效果较好的科室实施奖励。第三,绩效奖励机制。在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前提下,可将各科室成本考核情况作为其绩效奖金分配的依据之一。第四,问题管理机制。对成本控制较差的科室,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责令其进行整改,并予以处罚。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解决成本核算管控中信息化困境,公立医院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从信息系统角度来说,公立医院可以建设成本核算一体化信息系统,该系统最好包括以下四大系统:一是会计核算系统,二是HIS系统,三是成本核算系统,四是物资系统。令这四大系统科学连接,确保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反映资源耗费,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工作人员的效能。公立医院要通过该一体化系统及时归集和处理成本资料,并对各种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考核,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信息化。

(七)科学配置人员

医院应加强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参加财政部、卫计委、医院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手段,培养具有财会管理、成本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解决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的人员配置困境,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可靠的人才队伍。

四、结语

在“新医改”形势下,财政补助严重不足,公立医院通过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够使医院的运行更加科学高效,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只有全面、科学、有效地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才能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及效果,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单位: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公立医院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失控还是管控?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