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2016-10-31 17:12巴蕾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话剧

【摘 要】本文探讨了话剧舞台服装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话剧服装的舞台特殊性,如何通过服装塑造人物性格,服装的设计要符合剧本对角色的要求并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话剧舞台服装作为舞台艺术的一部分,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与舞台艺术各部门互相配合,既要满足导演的要求,又要与舞台美术构成完整的舞台视觉形象,同时也需要契合演员自身的气质特征。

【关键词】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12-03

一、话剧服装的舞台特殊性

话剧服装是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时装设计不同,存在于特定的戏剧空间与舞台场景当中,通过对人物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戏剧内容,能够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感受。[1]一般来说,话剧的演出形式更接近生活原型本身,是以人物对话、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的表现手段,更接近人的生存状态。[2]话剧的总体风格以写实主义为主,所以其舞台美术设计风格也以写实的居多。虽然话剧服装的样式多变,款式各异,但话剧服装通常是以写实的方法为主进行设计的。话剧的服装设计,一般也遵循写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话剧服装作为舞台服装的一种,它具有“舞台性”的特征。所谓“舞台性”,对于舞台服装设计而言,它不同于生活化的“时装”,是在生活装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艺术服装,所以也是“艺术服装”。这是话剧服装的一大特点,设计话剧服装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话剧服装的穿着者是演员,但它的受众是观众,观众与演员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服装的舞台艺术效果要高于服装的实用性。话剧舞台服装既是生活服装的艺术表现,又有距离感,其艺术表现的成分要远远高于生活服装,这决定了艺术服装的假定性高于实用性,并且可以以假乱真。所谓“假定性”,指一切艺术“幻想”所共有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属性,即被人类审美心理认可的艺术真实性。舞台服装的假定性是虚构的艺术真实,是在剧场条件下,服务于戏剧演出的假定的舞台真实。[3]观众看到演员出场时,服装整体造型是对演员塑造的角色的第一印象。观众和演员之间存在的距离决定服装可以假代真。在舞台上,服装的款式造型以及材质都可以以假代真,服装上的细节可以只制作出造型装饰,不要求工艺细节及实用性,比如西装的口袋造型,只有袋盖;华贵的皮草服饰可以用人造毛代替,烫金的纽扣可以用一般金属纽扣代替,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不影响服装的艺术效果。实践证明,舞台服装的款式造型与材质,用以假代真的方法处理可以事半功倍,并且可以很好地呈现舞台的艺术效果。

二、话剧服装设计要符合剧本角色的设计要求

话剧剧本的故事题材多种多样,针对不同人物性格、不同年代、不同情节剧本,对角色的服装设计也不同。找到准确的艺术符号,运用创新的艺术手法,但又不改变对人物的理解,是基本的创作要求。[4]

(一)塑造角色的人物性格

戏剧表演中一般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服装造型来展现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话剧舞台服装设计要先根据剧本分析人物性格,设计中要探索如何符合角色的情绪,反映角色的心理状态,将角色的内心活动通过服装样式和色彩表现出来,从而能帮助观众间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现状、身份地位等。

例如话剧《借我一个男高音》中,人物个性的不同也决定了服装设计的不同。以其中马克斯、桑德斯、蒂特尔3个角色为例。马克斯是27岁个性乐观活泼有梦想的小伙子,收入微薄,印象里他总是头发蓬松,衣着略凌乱,一副忙忙叨叨的样子。他的服装选择了类似市面上中低档品质的西服套装,颜色过时,样式老土,服装形象用今天的流行语形容就是有点屌丝气质。剧院经理桑德斯是一个脾气暴躁的50岁上下的老头,对金钱十分敏感,有能力有胆识,也有点见风使舵,对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有着自我内心的标准。他的服装选择了类似市面上中高档品质的西服套装,款式经典、颜色入时,搭配领带,给人感觉是典型的经理形象。蒂特尔是意大利歌唱界的新星,30岁的年纪便已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是少年成名的天才歌唱家,但他精致的西装下掩藏了一个少年朴实的心,爱美酒,爱胸脯,爱照顾她的玛莉亚,对歌唱艺术的痴情,内心或有对事物的想法,却不愿去挖掘和分享,宁愿沉浸在自己少年的梦中。他的服装选择了类似市面上高档品质的定制西服套装,耀眼的银色,经典的样式,精致的做工,搭配墨镜、手套、礼帽、大衣外套等,从服装造型上就能给人一种时尚巨星的感觉。由此可见,话剧舞台服装的设计能强化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引导观众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二)符合角色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一般是一台话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大方向,在服装设计方面也是首要的设计依据。比如话剧《茶馆》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其服装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到这几个年代的服饰特色,在演出中,观众就能通过演员的服装知道时代的变化。再比如英国经典话剧《乱套了》是发生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的一个喜剧故事,剧中的男主角是国会议员,服装是以西服套装为主。由于年代、身份地位的不同,这套西装的设计要有英国萨维尔街的传统特点,强调合体,肩部稍宽,腰部收紧,西装的设计要修身且具有线条感,这是典型的英伦绅士的形象。虽然同样是西装的设计,但是为了更能体现剧目的时代特色和人物的形象,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剧目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年代,服饰造型有不同特征,要让观众感受到剧目的时代背景,迅速进入剧本的故事情境,通过观看角色的服装细节特点是最直观的途径之一。

(三)配合剧本故事情节的发展

话剧舞台服装的假定性高于实用性,因此服装造型要合乎角色假定情境,能够暗示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主题。比如话剧《驴得水》,开场是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教师们的生活很清贫,服装设计以朴实的写实主义风格为主。随着剧情的发展,由于严重缺水,校长将一头驴虚报成英语老师,不仅可以多拿国家发的一份教师工资,还可以帮学校运水。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检查,大家又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特派员对这位“驴得水”老师相当欣赏,决定将他捧成教育家,并获取了政府和美国慈善家的资助。故事发展到这里,教师们获得了一笔丰厚的资金,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们的服装就要相对华贵时髦一些。话剧舞台服装的设计跟剧情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要围绕剧本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设计,更能突出人物的鲜明形象。

三、话剧服装设计与舞台艺术各部门的配合

话剧舞台服装的使用场合是在舞台上,这也决定它要与导演、舞台美术设计、化妆设计、演员等一起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演出的任务。服装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舞台演出各创作部门的制约,如导演的要求、舞台的空间样式、灯光的处理、化妆造型的搭配、演员的表演等。

(一)服装设计与导演的要求

一般在舞台演出中,导演是舞台艺术中一切问题的决策者,既要负责对剧本的再创造,又要启发并指导演员创造角色,以及及保证舞台美术各部门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

话剧舞台服装与导演的关系,有作用与反作用的两方面。服装是导演创造角色用于外貌包装的手段,服装设计师应了解导演对剧目的整体风格定位。通过听取导演的总体观念阐述、对服装设计的方案要求及设计后的评价等,来验证服装是否合乎整体的演出风格及导演所要求的效果。不同的导演具有不同的阅历、不同的知识结构及审美情趣,有的喜好写实风格,有的热衷写意,有的则注重创新。服装设计师应考虑如何能与所合作的导演在创作风格与审美上达到和谐统一,有时需要求同存异,有时需要做适当的让步,有时还要结合剧组的实际条件来进行设计。同时,服装设计师也有不同方面的擅长,并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能驾驭各种服装样式与题材的表现,关键是寻求与导演之间在风格与表现力上的契合点,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演出的任务。

(二)服装设计与舞台美术的协作

舞台服装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舞台设计、化妆造型、灯光、道具等各美术创作部门构成了完整的舞台视觉形象。舞台美术各部门的互相配合是贯穿在整个戏剧创作过程中的,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要始终关注舞美各部门的设计方案,把握舞台美术设计的整体风格形象,从而及时调整服装与其不协调的部分,保证舞台视觉形象的整体性。

服装色彩受到舞台灯光的制约,这是服装设计中要着重考虑的。服装的面料种类繁多,色泽及反光程度各异,作为服装主要考虑的就是在舞台灯光照射下的变异性。不同亮度、不同角度、不同颜色灯光下,舞台服装的颜色也会有明显不同。例如反光程度很强的面料,如绸缎类服装的色彩,在多光源、多色相的舞台照明下,往往失掉本身色彩的大部,不同程度地反射出聚光灯五颜六色的光斑;毛织品和绒类因表面粗硬、平整而吸光,受影响最小;质地较细的布制服装,以深色者受影响较小,浅色次之。针对这些情况,有时可以利用它创造某种特殊效果,一般则应采用某些代用衣料或在投光角和光色选择上予以注意。[5]

服装与化妆造型的风格搭配是设计话剧舞台服装又一着重要考虑的问题。服装与化妆造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是由它们共同为角色外貌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在设计上,其风格与表现形式必须达到高度和谐统一。例如展示民国女性角色形象的旗袍样式必须与该时代的发式、妆面匹配;传统的英国绅士形象的燕尾服必须与高顶礼帽、八字胡须造型搭配等。

(三)服装与演员本身的契合

一个成功的角色是由演员与服装共同演绎的结果。根据剧情和剧本主题,使服装与演员自身的特征相吻合,并且要与演员的气质、精神相吻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舞台服装有演员形体条件的制约,它比舞台设计、灯光等语言都显得实在、具体,也就是说,舞台服装创造无论如何表现戏剧主题与风格,必须使演员穿着方便、便于行动。

演员是通过声音、形体、语言、动态、表情来塑造角色,服装设计师是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工艺等物态手段在演员形体上进行角色塑造,是角色造型的外在部分。不同的角度与手段,形成了演员与服装设计师对人物形象理解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必须通过互补、交流来获得一致,从而保证角色形象的准确。服装设计师在与演员的交流中,往往会听到演员要求设计师将其打扮得漂亮些的请求,其实只有演员的服装贴切角色身份、符合整个演出风格才能展现角色的形象美,服装设计师和演员在沟通中要达成这个共识。

四、结语

话剧舞台服装要充分考虑如何设计符合剧本要求的角色服装,服装要有塑造人物性格的功能,要符合剧本的时代背景,并能根据剧本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同时话剧服装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和舞台艺术各部门相互配合,使之成为舞台艺术整体中一个和谐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赵邹娜.话剧舞台服装的设计构思[J].西江月·下旬,2013,(10).

[2]巴蕾.浅议话剧服装的设计方法[J].艺术科技,2013,(9).

[3]赵柏灵.谈舞台服装的五个特征[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7).

[4]彭丁煌.披肝沥胆为圆梦——话剧《红旗渠》服装设计有感[J].南腔北调·河南戏剧,2012,(3).

[5]赵柏灵.浅谈舞台服装设计的三个“关键词”[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7).

作者简介:

巴 蕾(1983-),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学位,讲师,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服装教研室主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研究方向:舞台服装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专项课题《话剧服装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NJS201303005。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话剧
话剧《坦先生》
话剧《二月》海报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二)(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