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6-10-31 17:27黄秋石吴楚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黄秋石+吴楚苗

摘 要 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统一战线工作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高校党外干部,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之一,其队伍建设水平影响统战工作的成效。基于统战视角,笔者从高校党外干部的内涵、素质要求出发,分析了其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基层统战工作提供解决思路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统一战线 高校 党外干部 队伍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模式,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放缓,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之一,其队伍建设的水平影响统战工作的成效。当下,由于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高校党外干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潮流的冲击,新形势下如何把高校党外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上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基于统战视角,笔者从高校党外干部的内涵、素质要求出发,分析了其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基层统战工作提供解决思路和决策参考。

1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的内涵及其素质要求

1.1高校党外干部的内涵

高校党外干部,顾名思义是指各类高等院校中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干部群体,属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但区别于普通的党外群众或一般的民主党派人士。一般来说,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的内涵包括了高校教职工中兼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外人士;担任政府有关部门特邀人员的党外人士;民主党派校级领导班子的成员;学校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担任学校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学校“长江学者”、“(广东)珠江学者”、“教学名师”中的非中共人士等等。

1.2高校党外干部的素质要求分析

高校党外干部一般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1)政治立场要坚定,即能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关键在于教师,党外干部的言行举止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导向影响。因此,要求高校党外干部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工作业绩要突出,即在自身专业技术领域造诣要深、贡献要大或行政管理岗位上成效卓著、影响广泛。高校党外干部要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责,需要其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或者说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拟定出来的提案或提出的建议才可能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因此,要求高校党外干部应是“学者型官员”,不仅要求在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而且还要求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视野。

(3)周围群众要认同,即在周围群众或所联系的成员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同度,能够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党内少数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已严重败坏党的形象,使得部分群众对党产生了不信任,一定程度上疏远了党群关系,不利于党执政根基的巩固,而高校教师中党外人士通常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思想独立、思维活跃、个性较强,统战工作任务艰巨。因此,要求高校党外干部在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认同度,这样“政治引导”的任务才有可能落实。

2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关注高校党外干部的成长,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保证。十八大以来,国内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加激烈,党中央对统战工作也更加重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已于2015年5月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近年来,随着民主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日臻完善,但是由于统战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目前在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环节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选配的数量偏少,比例偏低;正职少,党外后备干部结构性不合理;党外领导干部来源不足,党外干部工作发展不平衡等等。

2.2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的上述问题,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治体制上的因素,分析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不到位,观念改变难。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高校人事部门往往认为优秀的同志都入党了,提拔任用干部在党内就已经够挑了,不必或很少考虑到党外干部,即使考虑到了那也是因政治需要凑凑数罢了,殊不知党外干部在广义上讲也是属于党和国家的干部、一样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因此党外干部提拔任用的数量较少、速度较慢,即使得到任用也很少给予安排实职或正职,不能很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统战工作的需要。

(2)措施不到位,政策执行难。2012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已成为指导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虽然该意见为高校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但还不是实施细则,意见中的“争取配备”“逐步配备”“尽可能配备”“要有一定数量”等规定和提法,弹性较大,缺乏可操作性的指标和措施,因此各高校具体制定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措施随意性大,执行力度参差不齐。

(3)责任不到位,责权明晰难。在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分工方面,虽然有关文件提出了要求,但是各部门、各单位有哪些具体权力和职责,有时并没有或很难得到明确界定。如学校统战、组织等职能部门若职责不明或职权重叠,则难以形成合力,严重时还会导致相互推诿、扯皮、抢功等部门矛盾,不利于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4)使用不到位,储备完善难。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储备也不尽完善,有的管理只停留在人才库的建设上,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进和动态管理;在培养方面,只注重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较缺乏实职安排和实际锻炼;由于党外干部所任职位通常处于相对“弱势”,难免产生“被边缘化”的错觉,于是有的为了“进步”而强烈要求入党,客观上削弱了党外优秀干部的数量,造成党外干部后备力量不足、人才储备困难,甚至遭遇“青黄不接”的尴尬。

3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其建议

3.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首先,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完善顶层设计,要把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地位在思想上确立起来、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其次,高校统战、组织部门要把落实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日常的服务、管理中做到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用,有意识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再次,二级院系党总支要认识到优秀人才党内有、党外也有,党外代表人士中也有大量的教学能手、科研骨干和技术人才,党外干部虽然具体信仰有别,但他们一样热爱祖国,愿意同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一道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鞠躬尽瘁。最后,党外干部自身也要增强对自己身份的自信和认同,加强学习,善于合作,服务奉献,在参政议政履职尽责中,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完美融合。

3.2科学选拔,完善机制

首先,高校要注重营造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浓厚氛围,为建立和完善党外干部后备人才库创造条件。其次,要坚持“一职两备”的原则,建立党外干部后备人才库,要树立创新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再次,要公平对待,要同对待党员干部一样,采取组织选拔、基层推荐、动态管理等方法及时吸纳、完善、充实优秀党外干部进入人才库,从而逐步建立一支不同年龄层次、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最后,统战、组织、人事部门还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党外干部“联谊交友”和“推荐选拔”工作机制。在日常的服务管理工作中,指导、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帮助选拔、培养新一代代表人物,负责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人士担任人大、政协、政府机关等职务的工作。

3.3精心培养,动态管理

(1)高校要建立党外干部常态化教育培训制度,以加强政治引导,体现组织关怀。在遵循个体基本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政治引导、因材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党外干部的对象、级别、背景进行差异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同时注意创新教育培训的媒介和平台,加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生动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党外干部受众。

(2)高校要建立党内信息党外通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党外干部举行党内信息通报会,让党外干部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党内的路线政策,听取党外人士合理意见建议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党外干部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信息的了解和认同。

(3)要鼓励党外干部多岗位锻炼、多调研多实践。在党外代表人士条件成熟时,积极推荐他们到校外的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在校内的中层岗位换届时预留出适当的名额给党外干部去竞聘,营造和谐向上、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4)高校还应建立健全党外干部档案管理、跟踪评价和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坚持平时表现和年终实绩相结合,对于有合作共事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要及早发现、纳入培养,对于影响广泛、群众认同的党外干部要及时推荐、提拔使用,对于业绩落后、表现一般的要尽早谈心、教育引导,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用人格局。

4总结

总之,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之一,搞好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校党委要用战略的眼光,深刻领会抓好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务实的党外干部队伍,使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健康轨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秋石.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职业化求职材料的制作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149.

[2] 杨素群.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3):97.

[3] 陈宏寿.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34-37.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