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6-10-31 14:33金晓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内因身心心理学

金晓光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1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健康观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躯体没有疾病,没有缺陷,不虚弱就是健康.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状况,而且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近年来,许多专家对着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此解释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初中生心理学是指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初中生心理学融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于一体,它既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与人的相对平稳的心理活动时期相比,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初中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随着生理发育而开始出现.具体的说来,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

儿童身心加速发展的时间,一个在婴儿出生后的一二年内,另一个就是在青少年时期,人生就这么两次生长发育高峰。

在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高峰中,伴随着初中生生理上迅速成长,心理发展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比起以往来他们的观察能力好提高,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力有了长足进步,持续时间诞生,目的更加明确,更加顺从于主体心理调节上的需要。

(2)青春期萌动

男女学生到11-12岁就先后进入青春发育期,男女都开始注意对方,对异性有了吸引力。一些家长和老师不能关心初中生悄悄的心理变化,不能理解和体谅学生此时产生的青春萌动行为,往往会家具初中生由儿童期向少年期心理过度上的困难,善于从学生行为判断学生心理变化,始终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3)初中生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

虽然这是初中生独立自我意识增强的明显表现,学生进入初中生以后,绝大多数乐意和同龄人交谈而不愿意同父母谈心。在同龄人中间,他们平等相待,想法接近观点容易一致,没有心理上的压抑感;在父母面前,他们总还是“小孩”,不能得到尊重,存在着同成人沟通观念认识偏差上的障碍。

人的心理发展有它固定的规律,但是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也受各种不同的因素制约着,影响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因素很多,不可能一一罗列,也无法穷尽。但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内因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内因,是指其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主体产生的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以初中生能够意识到的需要形式表现出来。需要作为主体行为的原动力,一旦在初中生身上产生,初中生内心就回引起相应的心理紧张,在一定范围内,心理紧张的力度与行为动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初中生心理变化的根据是他的内因,内因是初中生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相对于初中生内部心理条件之外的各种客观条件而言,教育、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都属于外部条件,这里称作为初中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很多时候还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二者始终处于辨证统一的关系之中。

(2)教育是初中生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在其它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初中生心理水平怎样,发展如何,关键就在于教育了。这里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等等。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初中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健全体魄的形成,这一切都有赖于良好的教育条件,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条件。但是学校教育一定要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之下,方能取得最佳效果。两者目标一致,就能形成合力,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两者目标不一致,就会相互抵消,难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初中生的以上心理特点集中出现在他们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中,身心急剧变化加速发展的特殊性,构成了被国外教育家称之为初中“危机期”的主要理由。可见初中阶段是学生教育的难题,又是教育好学生的极好机遇,它对人生的成长具有非同凡响的特殊意义。

猜你喜欢
内因身心心理学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