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与孩子们一路前行

2016-10-31 14:40赵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班主任

赵妮

【摘 要】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关键词】 班主任;陪伴成长;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2

班主任工作,带给我太多复杂的感受,有辛苦,有困惑,有无奈,但更多收获的是心灵上的欣慰和幸福。

一、大爱无痕,厚德载物

对自己的孩子好,是人,对别人的孩子好,是神,家长和社会给予班主任这个职业太多的厚望,赋予了我们身上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为他们答疑解惑。

在语言上,我可能从来未曾表露过有多么地喜欢他们,但我相信行动会比语言更有力量,从高一开始,我就这样告诉自己,一定要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带他们,那时,我的女儿才2岁,每天早上六点半,她还没有醒,我已经走了,晚上上完晚自习查完寝,到家十一点多,她又已经睡了,对孩子,我有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我把所有的时间,全都放在了我的班级上。

三年如一日,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到教室上早自习,晚上六点二十到教室上晚读(我要求我们班的学生提早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比铃声早十分钟),几乎做到了和学生形影相随。我相信一句话,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而亲近的前提是培养感情,树立威信。陪他们上早自习,背语文的课文,背数学的公式,陪他们一起听写单词、翻译课文,背文综。陪他们上课间操,从高一到高二晚上和孩子一起跑步锻炼身体。(期末则把跑步的二十分钟拿来背文综,一般是提前2个礼拜就开始)。陪他们上晚自习,到寝室聊天,让他们感觉,这么晚了,还有人陪在我们身边。星期天我希望我班的孩子到教室上自习,当然孩子到来,老师不来怎么行,所以星期天上午我也到学校,或答疑,或交流,总之陪伴在其左右。高三则是星期天下午陪他们练习。高一的习惯养成,高二的执着坚守,高三的静心练习,三年汗水三年流,一切从基础开始,一切从时间上挤压,提高学习的效率。虽然辛苦,但汗水没有白流,今年的高考,龚义伦考上西南大学,还有24位同学上本科线,其余的全上一专。

三年的朝夕相处,给了我很多感悟:我的桌子上总会出现一些小零食,或者跑来办公室和我闲聊,我知道他们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喜欢我。

学生的一喜一怒,举手投足,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就会发觉和明白他们在什么时候会有困惑,什么时候想得到帮助,什么时候需要安慰,什么时候渴望关注。

记得高一,因为班上同学基础薄弱,偏科严重,尤其是英语、数学。于是,几乎所有的早自习课我都在和他们一起听写单词和背诵课文,我想了很多办法,想到早自习漫长的50分钟学生不会利用就浪费,所以我在每个时间段安排任务并写到黑板上,要求课代表严格执行:如7点—7点15分单词背诵,7点16—7点30分单词听写,7点30自读背诵(先齐读告知学生今天的任务,且营造读书的氛围),在课代表和老师处背诵并登记,没有背诵的到我这儿背诵。所以学生的早晚读都充分的利用起来,不管是语文还是文综都是这样。对于数学偏科,拿一个晚读背公式听写,下午的第四节我亲自到场督促学生数学练习。

因为所有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努力,我们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经过孩子们和英语、数学老师的不懈努力,班里的英语、数学一直是同类班级的第一,语文、地理超过特尖班,总成绩远超同类班级。虽然每一次的进步是那么的微乎其微,但却能给我带来莫大的安慰,二十多个月的朝夕陪伴,师生之情不知不觉的转变成了亲情,有一次陪他们上自习课,人很不舒服,我趴在桌上睡着,可是我知道,他们都在看书,没有人说话,而且不知什么时候桌上倒了一杯水,身上披了一件校服。一瞬间,不可名状的幸福感和成熟感袭卷全身,我微笑着向他们说了声“谢谢”,而他们的回答更让我震惊和感动,他们说,老师,你要是我们,也会这么做的。

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我们班的李果因为家庭原因,脾气易怒,易躁,情绪随时失控,有一次和老师发生矛盾一个人就跑了,还有一次还打了班上一个女生。事发后很后悔但事发时,却情难自制。他曾经在走廊里问我:“老师,为什么我会这样,父母不管我,同学认为我很孤僻,特别难受,怎么办呢?看着身高一米七五,泪眼婆娑,神情沮丧的他,感觉是那么的孤单和无助,安慰他说:谁说你没有朋友,我不是吗,以后只要克制不住想发火,就到办公室找我,无论你发疯到什么程度,我依旧是你的老师,我说到做到,这句话说完。他已经泣不成声,他说,老师,我之所以变成这样,就是因为从小到大,我所有的委屈没有人听我倾诉,妈妈改嫁,爸爸在外打工,我压抑自己,时间长了,无法发泄,就养成了用暴力解决一切的恶习。我自己都厌恶我自己,但是没有人能理解我,孩子那哽咽的话语让我久久难以释怀,那痛苦的表情也刺痛了我的心,为此我和他的父母经常联系,要求他们多关心他。

从此以后,每一次开家长会,我强调最多的就是,做一个称职的父母,绝不单纯是给予孩子生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你的理解和陪伴,这一点,我做到了,所以,你必须做到,你不会做,我可以教你,如果,你用“没有时间”或“工作忙”这样的理由来敷衍自己的孩子,你就不配为人父母。我有一个缺点,说话太直,但句句肺腑,我做到了,所以敢说,我做到了,所以敢要求家长也这么做,这就是我的办事作风。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天天谈,我时刻告诉自己,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他,这也是在帮助一个家庭。所以,所有的困惑我都给他解答。他问我:”为什么朋友把我的钱都花了,反过来我有困难的时候,他手里有钱不给我拿,这样的人,我是不是得揍他,”我这样开导他,朋友有很多种,特别投缘的人,我们可以为他两胁插刀,但有些人只是萍水相逢,擦肩而过,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他对你无情,总有一天,他会反思的,你到底是想收获一份感恩还是一份内疚呢?

因为信任,有什么事情他都是第一时间告知我,有一次他的怪脾气又犯了,带吃的进校被门卫老师逮住,发生矛盾后又跑了。但这次他却先给我一个电话,我知道他知道错但不知道怎么办,我找到他先给他讲作为男人首先是承担责任。让他去和门卫老师道歉。他没想到问题这么简单就解决了,我告诉他犯错很正常,关键是怎么面对,是逃避还是承担。他说麻烦你的很,我告诉他这就是老师的责任,面对学生犯错老师也要承担,但还要教会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这就是到学校除了知识还应该学的。

后来因为成绩的原因,我建议他读高职,经过努力今年的高考他考上二本,进入二师。成绩一下来,他打电话告知我,说的最多是谢谢。她妈妈也打来电话,却哭得说不出话,其实这时,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欣喜,我都惊讶自己,为什么能对这样的孩子产生这么巨大的耐心。

我想说当师生关系达到一定境界,就很难说谁为谁付出,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有的温馨的故事,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爱——朴素而又纯净。

我只知道张婷婷有家庭的烦恼会向我倾诉,杨倩影遇到情感的问题会与我交流,林欣在我不舒服的时候会给我递上暖暖的水,李子木每天看到我会热情的喊我“妮姐好”,叶含维离开学校后会找我谈她的失落的,刘影情感的秘密她只告诉我......

我坚信,只要认真负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我自己的孩子以后就会德才兼备,这是一种善因的伦回,对孩子们,我做到了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二、一班两制,因材施教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怎么能让我们班经常趴桌子的,唠嗑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呢?说服教育根本没有效果,这部分孩子极度厌学,个别人还没有集体观念,哪个小组都不想要,但把他们放到一起,学习氛围肯定要被破坏。

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经常让我辗转反侧,对它可谓是煞费苦心,我们班有9小组,每组民主选举,产生一名同学,这名同学经常是这个组里对学习最没有兴趣的,担任小组副组长,背诵听写均在我这儿过关,其余组员在他和组长处过关,作业除交到科任老师处,抽查交到我这儿。优秀加分,及格不加分,不合格有惩罚,对象主要是副组长(优秀加倍)。期中,期末评出优秀小组给予物质奖励和操行A等奖励,有一次豁免权。因为孩子都会犯错,豁免权他们尤为看重,所以上面的情况减少了,学习氛围更浓了。

三、耳濡目染,共同成长

从高一开始,我开始思考如何对班级进行文化建设,思来想去,有了一些想法,于是我组织全班学生一起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一)制定了“如何为人”的宣传板,教育学生们如何做一个真正有责任心,成熟的高中生。

(二)设置了墨海书香栏,安放学生们的书籍和对他们写的作文进行筛选,然后选出优秀的让他们互相学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上进心。

(三)在刚进班级的第一面墙上,写了“静”字,告诉他们进来心要摒弃浮躁。

(四)在教室我还准备了植物盆栽,让他们进入教室都有了回家的感觉,教室不仅有书还有绿色,当他们浮躁了就看看植物,尤其是班里的吉祥树,那是一棵枯死的树,但被我们养活,顶上不断的冒出新芽。孩子们也好像也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也许被这种文化氛围熏染了。

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虽感慨万千,亦收获颇丰,工作想干好,不能把工作当工作,而要把工作当事业。汪国真在《热爱生活》中写到:“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把握瞬间的辉煌,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燃烧生命的光与热。

怀上孩子,我就在想还站不站在讲台上,班长周亮说了一句:“老师,您休息一下吧,等妹妹出来了,您再来教我们,您太辛苦了!”是啊,每天2次5+2层楼,早上7点10分到,晚上晚自习上到9点30分。可是,就4个月而已,教了两年,有感情了,胡婷婷还要参加演讲比赛,舍不得呀!直到2010年7月,我才离开了我心爱的讲台,因为我成为了母亲。朋友说,你上课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富有激情。所以我的女儿也是这样轰轰烈烈的折磨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人生最大的一次坎。6点半,我的女儿出生,可伴随生命开始的是另一个生命的危机——我大出血。醒来已是两天后,因为在重症监护室,不允许外人进来探视。老公拿着手机,把一条条学生祝福的话语传递给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用爱用自己的真心相待换学生的真情以报。虽然辛苦,但有收获,学生的喜爱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记得陈彦君在毕业晚会上对我说:“老师,你来我来,你不来我不来,幸好你来了!”最捣蛋的宋京泽对我说:“姐,谢谢你!”

英国诗人斯蒂文森在《点灯的人》中这样写道:“每天太阳落下后,李利扛着梯子,把街灯一一点亮。柔和的光,照亮了大人和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们纯真的心灵。”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百倍的耐心去雕塑他们成材;只有热爱这个事业,才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为人师者,不仅是在传播知识,更在影响学生一生。

冰心曾说:“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时下热门话题“学生给老师撑伞”,从另一面来看不是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彼此关爱的结果吗?只要师生之间彼此依恋关爱,举手投足都是真情。

老师啊,是要把爱,把情,把德留下,用执着、平凡、用我们的责任与担当,谱写学生美好的未来!我无悔,因为我爱!班主任田地不应荒废!

昨天,张豪对我说:“老师,知道你上课,看,黑板!我擦的好干净。老师,毕业时,你放心,你喝水,我帮你挡酒。”

今天早上,王焱问我:“老师,怎么每天都这么早哟?”我笑着回答:“因为你们到啦!”

参考文献:

[1]郑克俭,王作廷主编《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

[2]曾庆春《跟随榜样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5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