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

2016-10-31 14:42周玉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圆周率筷子德育

周玉华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说:“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钟启泉钟启泉教授也指出:“教学的教育性是内在地隐含着的,无须从外部渗透。多少年来所谓的‘在某某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是无稽之谈,挖掘学科本身的内在的伦理道德价值,是学科教师的本分的工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发挥教师自身魅力,提升教育效果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更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一直以来,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当然教师自身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教师上课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仪表等都无形中给了学生以感染,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一次我从教师过道走过,听到一位老师正在骂人,好像是因为发现学生有不听讲或不完成作业,所骂的语言很难听,当时学生看上去坐得端端正正,看起来很认真的样子,她还在课后和别人交流说,有的学生就是不骂不听。但真的是这样吗?当天下午,我就发现她们班的几名学生在学校的一个角落里,一名学生在学着老师骂人,另两人在一边哈哈大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启到言传身教的教育效果,鼓舞、鞭策学生,从而激起学生潜在的好品质,使学生品德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已的人格的言论感化学生。

二、发掘教材,进行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应适时的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如教学“年、月、日”时,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数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像六年级学习圆周率时,可以通过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圆周率值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另五年级下页教材第94页学习古老的方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关于方程的章节,在世界数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学习质数因数时让学生了解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等等。教师利用教材上的这些知识,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结合教学过程,自然渗透德育

教师通过渗透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也可以是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如:教学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一年“吃掉”多少森林》时,用松木做一次性筷子,10双筷子的体积大约是16cm3,让学生计算每一位中国人就算每个月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一年就是168亿双筷子,168亿双筷子的体积就是26880立方米。每颗成材松树可用做筷子的大约有0.08立方米,每公顷地大约有成材松树1000棵,让学生算一算一年大约要“吃掉”多少棵松树,吃掉多少森林,从而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说说它们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危害。在解决问题时,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三峡工程建设、做好事、改革开放前后人民收入对比、国家保护动物、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电、嫦娥卫星等事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利用数学课后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不只局限在课堂上,应该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了统计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小调查,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和邻居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身边的所有熟人或一个班的所有家庭一天、一周、一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白色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让学生充分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五、抓住生活实例,培养好习惯

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通过计算,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不爱惜粮食,每天中午把没吃完的饭往剩菜桶里一倒完事,我看在眼里,思在心里,利用学习“克、千克、吨”时,我补允“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2亿人可以节约12亿粒米,重量是2970000克,合多少千克?”的习题。学生算出合2970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20多个人吃一个月,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些随便浪费粮食的学生在吓一跳的同时受到了思想教育,以后这样的现象就少一些了。

总之,德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同时,不要脱离了教材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实际,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让思想与精神融合在数学学习中,让教师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田,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像春雨入夜一样悄悄的扎进学生的心里。

猜你喜欢
圆周率筷子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说『筷子』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说说圆周率
筷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竹筷子
筷子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