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指令,多一些指导

2016-10-31 14:44陈存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指导作业设计质量

陈存伟

【摘 要】 学生的节假日和假期生活应该是重要的学习和体验环节。假期作业重要性可以用“承上启下”四个字来概括,它既是学生对上学期学习的梳理总结,又是对新学期学习的铺垫积累。但是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假期生活重视和指导不够,学生在假期生活中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如何提高假期自主作业的完成质量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自主作业;质量;作业设计;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1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在平时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而且在假期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也要得到很好的体现[1]。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假期作业却成了学生的“包袱”,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假期作业是包袱

对于假期,学生很是欢迎;但对于离校前发下的假期作业,学生怨声载道。假期开始后,学生做作业是能拖则拖、一拖再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是补得匆忙、抄的慌张。这种完成作业的态度和情绪,使得假期自主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

(二)假期作业的答案在百度

在这信息时代里,很多假期作业的答案网上都有。现在流传一句话:“有问题找百度”。很多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思考,往往是一碰到问题就去网上查找答案,这样的完成作业方式与抄袭无异,缺失思考的过程。

(三)部分老师对假期作业布置太随意,未用心

有的老师布置假期作业,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使学生无从下手,大而不当;有的老师注重书面作业,从哪页到哪页,多是课堂内容翻版,机械重复;有的老师干脆就是发一本,让学生做一月,自己收上来再写一个阅,沦为笑话。

二、实践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新的作业观:在作业功能上,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在作业内容上,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作业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在作业容量上,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在作业评判上,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假期作业

假期自主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在校学习的成果,温故而知新,学习和体悟到新的知识并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有效提高高中生假期自主作业完成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种学生更喜欢、更合理的假期自主作业。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投其所好,突出趣味性。

赞科夫认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出形式新颖,学生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增长知识的成功乐趣。

2、丰富多彩,突出多样性。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多变,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2]。教师要根据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丰富多彩的作业。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的;既要有只需独立思考的,又要有研究讨论,共同完成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的。

3、根据学情,突出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布置作业前,教师需认真研究学情,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4、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品质、学习态度、个人兴趣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与监督辅导相辅相成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3)遵循规律,注重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4)抓好自修课,校内校外一个样

(5)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2、监督与辅导。

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状态,幼稚性和自觉性交织。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高中学生还是需要家长与老师的监督,对学生作业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三)假期作业的批改反馈与检测

作业批改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3]。因此假期作业必须要批改,而且要及时的批改。教师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不仅要批改出学生作业中的对错以及给出作业等级,还要写上评语,语言应极带感情色彩,以情服人,既包含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夏新华《布置怎样的作业最能打动学生的心》[J].化学教学,2004(6):1

[3]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指导作业设计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