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2016-10-31 14:52李真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臭虫水渠玻璃瓶

李真娜

【中图分类号】G6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幼儿教育工作有苦有累、有欢笑,有动有静、有思考。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平凡的事情,尽心做,每位老师都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精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不论是在玩沙戏水的游戏中探索,还是在不经意的一瞥中发现,孩子们的好奇心时刻都在驱使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汲取着生活中的种种新知识。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用心去观察、正确的去引导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同时把正确的教育观分享给每一位家长,让幼儿园和家庭手牵着手,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沙坑里的工程师

星期三下午户外活动,我带班上的孩子到后院的沙池和戏水池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在分发到小铲子、玩具车等工具后,立刻兴奋地四处散开玩起来。几分钟后,我看到男孩子慢慢的围在了一起,我赶紧走过去站在旁边观察。原来,他们在沙池里挖出了沙子底层的水。前几天下了一场雨,雨水沉淀在沙子底层没有排出去,孩子们像考古新发现一样欢呼雀跃,接着张嘉琪小朋友提议:“我们给它挖一条水渠吧”。其他小朋友立即响应,几个小朋友又散开,开始动工挖水渠。我没有打扰他们的“伟大工程”,只是提醒了一下他们动作不要猛烈,避免把沙子扬到头上或衣服里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看他们的工程进行的差不多了,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做什么?”“你不知道吗?我们在挖一条水渠。”调皮的总指挥张嘉琪说道。“挖水渠做什么?”我反问一句。“这个沙子地下有水,我们挖一条水渠,水就可以顺着水渠来流淌了。”姚宋辰逸小朋友抢着说。“哦,原来是这样。”我假装恍然大悟说道。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

户外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质,而且也使幼儿在活动中联系到生活中的经验,从而探索到更多的知识,更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只要教师用心去观察、正确的去引导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户外活动会给孩子带来无比的兴趣和快乐。

(二)好奇心就是求知欲

今天中午准备午休时,我刚拉起窗帘,忽然从墙角跑出来一只臭虫,正在我旁边的赵佳怡看见了,尖叫着喊起来:“快来看哪!有一只大虫子!”孩子们噌的一下就围了过来,你拥我挤都争着看虫子,有的问:“这是什么虫子?”有的说:“踩死它,它会咬人的。”还有的说:“不能踩死它,踩死它,它妈妈就找不到它了。”孩子们五花八门地建议着我,还有人在拥挤过来,我赶紧说:“我们把它装到玻璃瓶子里,一起来看看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都大声说:“好!”于是我找来一只玻璃瓶子,把臭虫放进玻璃瓶子里,放到桌子上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好奇的问:“这是什么虫?它吃什么?它妈妈哪?”……我边回答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臭虫的外形,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人具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人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做出惊人的事情,如:爱迪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发明了电灯;牛顿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发现了地球的引力。幼儿刚步入社会,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的好奇心,不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还能正确引导和启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溺爱是害不是爱

有一次,我在超市里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用力拍打着妈妈的并哭喊着:“我要,我就要……”年轻的妈妈哄着孩子:“那个不能吃,那是垃圾食品,你不懂,薯片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会生病的!”这使小男孩不仅哭的声音更高,用力的用小手在妈妈的脸上拍打,小脚在妈妈的身上乱踢。一番折腾之后,妈妈还是在孩子的哭喊中从货架上拿走了一大袋薯片。

我相信这种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这是物质生活充足富裕的这一代人都经历过的教育问题。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不可避免的犯些“错误”。面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有的父母对此会摇头叹息,束手无策。特别是由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平时对孩子更是无比的娇惯,让孩子养成了哭闹耍赖的坏习惯。像上面这位妈妈既然不想让孩子吃一些不卫生的食品,给孩子讲明道理后,就应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让步,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哭闹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体验这些好处的次数多了,也就养成了哭闹任性的坏习惯。

现在确有一些父母过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基本能让他们满足,即使有时对孩子进行一点点惩罚,事后会非常心疼,接着就用加倍疼爱孩子的办法加以补偿,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过分的溺爱不是爱,是一种伤害。不论是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也好,适当的惩罚也好,应给孩子一个反省的时间,并用原有的态度对待他们,坚持原则,不应迁就。当他们有改正时,给以表扬,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当然,孩子还小,批评要讲艺术。父母如果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随其所欲,稍不如意孩子就会以哭骂、赌气、绝食来威胁家长。物质的占有,欲望上的满足,会使孩子养成贪婪、自私、甚至残忍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不但不会带来半点好处,反而会有很大的害处。网络上小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后跳楼,中学生表白遭拒后伤害对方、闹自杀的案例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应该引起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思。

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不停的追求与失落、满足与失意、希望与失望、跌倒与爬起、成功与挫折,这些不同的体验,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与品质。

爱也要有尺有度,溺爱是害不是爱。

猜你喜欢
臭虫水渠玻璃瓶
我夜晚沿着水渠而上
红黑床单易招臭虫
光影之玻璃瓶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发现最古老臭虫
玻璃瓶DIY迷你童话世界
“流汗”的玻璃瓶
最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