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更需要一个阳光的心理

2016-10-31 14:59李淑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育者心态

李淑芬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班主任工作繁琐、细腻,只要做就无休无止、面面必须俱到。因此,要想抛开压力,解决职业倦怠,做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就是要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这样,青春的活力就会持久、永远。

一、千万别让自己的心生出皱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的教育工作,往往让我们出现了职业倦怠:怨自己的教学没有成效,怨自己的孩子任性调皮,怨自己的教育没有止尽……在埋怨身边一切不顺眼、一切不如意的时候,自己的心胸逐渐狭隘,当孩子主动来接近你,想与你分享自己的快乐,有问题想请求你帮助时,开始不耐烦地将孩子随意地打发走,或者心不在焉地随意应付,没有了原来的那份热情与活力;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总是忍不住眉头紧锁、大声嚷嚷,变得善变、易怒,这样的老师肯定不会受孩子的欢迎。孩子需要的是知识渊博、内涵丰富、快乐向上的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繁忙、琐碎,要做的事情总感觉无休无止、面面必须俱到,压力也越来越大。回过身来想一想,原来是自己的心态在逐渐变“老”!

面对工作,面对压力,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青春活力呢?就如书中所建议的,我们要学会享受过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做个心态阳光的班主任,快乐自己也快乐孩子,快乐同事也快乐家人,让每一天都精彩快乐;我们要学会关爱孩子,从关爱中感受幸福,即使自己对工作感到相当厌烦,也可以“假装”对工作、对孩子充满激情、无限热爱,通过“假装”哲学的妙用,让自己倦怠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在不知不觉中真正爱上工作,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学会乐观开朗,笑对压力,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消除职业倦怠;学会顺势弯曲,感悟太极中的刚柔相济。

随着生命年轮一圈一圈地增长,我们也一天一天地变老,但是,作为班主任,请你千万别让自己心态变老啊!我们教育学生心胸开阔,自己也不要小肚鸡肠;教育学生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也不要誉喜毁怒;教育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自己也不要牢骚太盛。“重师首在师自重”,教师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才能激发和感染学生,使他们终生受益。班主任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颗青春不老的心,使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不断学习。成长发展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事情,也是班主任贯穿一生的追求。在做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使自己不至于在消耗知识和健康的同时,蜡烛燃尽,变成一个空虚的躯壳。在面对职业倦怠后时,学会享受过程,让每一天精彩快乐;学会关爱学生,在关爱中感受幸福;学会乐观开朗,把厌教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学会顺势弯曲,感悟太极中的刚柔并济。

二、幽默是班主任的好助手

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为的管理。而最有效的思想管理形式就是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进行民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幽默艺术,可以营造出和谐、宽松、欢乐的教育氛围,既避免了教育过程中正面交锋的唇枪舌剑,也消除了由此可能引起的对抗和反感,从而使一些严肃的思想教育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很多班主任一向擅长于板起面孔,摆出凛凛然的样子,甚至不苟言笑,不怒而威,其实这是“师道尊严”的一种表现形式。岂不知,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做法越来越行不通,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班主任要切实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就必须淡化教育者的形象,给受教育者以更多的尊重、信任、平等与期待,真正和受教育者缩短距离,沟通思想感情,切实抛弃以教育者自居的教育意识与教育心态,而幽默是通向学生心灵的一缕骀荡的清风。班主任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如,“早恋”、“网恋”、“小团伙”、“失窃”、“学生吸烟”……我们打,打不得;骂,骂不得;板起面孔说教,他们往往充耳不闻。我们火冒三丈,他们却常常无动于衷。如果这些大道理,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可以调节沉闷的气氛,还可以让学生佩服教师的智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力量。生活中不能缺少幽默,它像一座桥梁,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填补师生之间的鸿沟。幽默有利于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与幽默的人相处;教育中,幽默的班主任往往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敬佩。无数次教育问卷调查显示,幽默风趣是学生评选最喜爱的教师的一项内容。幽默是生活的“味精”。幽默会让人笑,而笑作为传情的媒介,缩短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对教育者的吸引力,创造了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幽默用于正面思想教育,胜过空洞直白的说教;幽默用于批评教育,胜过粗暴的斥责。

三、对学生拥有一个宽容、博爱的胸怀

在教育中,班主任应学会心理换位。实际上,心理换位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得最多,关系也最为紧密,是学生在校时期的“妈妈”。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最信任班主任,在班中学生出现矛盾时,班主任要多观察,多调查,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能主观武断地一味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孰是孰非,简单粗暴地凭对学生的印象来解决问题。而要在处理时尝试换位思考,以想象来体验学生当时的所思所感,因而产生的所作所为。在此基础上,相信班主任在解决问题时作出的判断会相对正确些,会更得学生的心。如果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能经常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相信师生间的关系会更融洽,学生的心理能更健康,平日的教育能更显成效。成功的班级管理,应从“心”入手,使学生能敞开心扉,开启心智,形成完美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问题,如:只埋头读书,对同学的困难和请求置若罔闻;随地乱扔纸屑和杂物,而轮到他打扫又一走了之;对学校和班级的活动总能找出理由,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与同学相处,只能占上风,不能吃亏;无法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我们相信,拥有阳光心态的老师,工作是幸福、快乐的,掌握的班主任呢工作心理学的老师,班主任工作是充满智慧的。让我们一起在工作中享受幸福,做教育的真正能手。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教育者心态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还是“看掐架”心态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