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微

2016-10-31 15:16王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意识教学

王群

【摘 要】 地图是记载展示地理信息的常见工具,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地图有着明显的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的特征,是丰富的问题来源,也是重要的诞生问题意识载体。通过运用地图教学,可以围绕地图增强地理兴趣,激发高中学生问题意识,学生能以地图为中心不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以问题为出发点深度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达到新课标教学要求与实现高中学生素质能力提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地图;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质量提高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对高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切实引导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深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在面对具有显著综合性与地域性特征的高中地理教学,要使学生有效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地理专题研究等地理问题探索实践活动,必须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运用,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多样化地图功能发挥,实现高中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学习双重收获,能更好应用问题意识促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大幅进步。

一、高中学生问题意识与地理教学地图运用的关联性

(一)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丰富的问题来源及载体

培养学生意识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誉,地理学科因其丰富图像内容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单位,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较为直观的地理教学工具。在高中地理课程当中,地图图形语言的特征更加明显,通过符号、图形、图像、色彩等各种要素生动地展示出地理事务与现象,鲜明更加富有层次地表现出地理空间状况,储存了多样、多元、多维的空间信息,比文字和语言更令高中学生易于接受。打开地图处处洋溢着问题,动态的、静态的符合色彩、图形图像提供了无限的问题可能,基于这种形象与直观,地图让高中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更加有兴趣,对所学知识有更强的求知欲望,使高中学生有不断的问题涌现,并激励他们主动顺着问题道路探索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地图不仅承担地理信息的载体,更深化为问题意识的载体与来源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地图作用充分发挥,十分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成长。

(二)高中学生心理思维特点适合用地图来培养问题意识

在高中时期学生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与表现欲望,非常希望能在同学与老师心目当中树立良好的知识、进取形象。高中这一青春时期的心理特征,使得高中学生有广泛兴趣、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求知欲望与探索意识极为强烈,相比较初中阶段学生,更侧重于求知事务之间因果联系与内在本质,更爱好发问与思考探究特别的、有足够兴趣的知识内容,以更好彰显自己。同时因所处的圈子活动范围有限、接触的共同内容明确,在学习上钻研、在问题上探索是他们主流的竞争方向。生动直观、形象且大信息量的地图则与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思维特点极为吻合,能很好吸引高中学生学习眼球,能让高中生藉此积极思考、提出、探索、分享所得。在地理教学当中,教师以开放共讨的态度,以问题情境抛出话题,以地图为载体有效引导,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造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在学习宇宙类地理知识时,通过“太阳系模式图”发问“为什么地球这个星系既普通又特殊?”“太阳系是不是认识的最大天体系统?”类似的问题作为引导,会与学生以前的认识产生冲突,而高中阶段的青春心理会推动学生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探求,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更深入掌握课程知识内容,而且有益于更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调动高中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地理学习兴趣不足阻碍问题意识产生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与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通常一个班级不喜欢地理学科的学生会占到三成,喜欢地理学科的学生不会超过10%,多数学生为被动接受,这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兴趣作为推进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精神动力,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高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地理课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堂一般都比较活跃,思维也更加敏捷主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地图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会从地图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或从熟悉的地图中提出更多的想法与思路。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需要研究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兴趣更加积极思考与探究问题,使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有更好的前进动力。

(二)地理拥有信息不足制约问题意识发展

对自己现有知识存在困域不解是滋生问题意识的主要根源,要发现问题或追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具备适当的信息储备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比较欠缺,多与信息不足存在联系。一是高中开设的课程在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上没有实现很好地融合,高中时期较多问题不再浮于表面,需要跨学科才能发现与提出,这种信息综合联想能力往往产生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碰撞中,大多高中学生很难具备。二是高中生在整理知识与技术信息上存在不足,使所学知识处于无序自由状态,没有彻底融会贯通,在有问题情境时,难以与现有知识建立联系,难以用现有信息发现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三是高中学生多存在的虚假信息饱和,自认为积累了很多的信息量,对问题习惯成自然,以为看得很透不值得深究。四是传统地理教学只注重灌输学生听觉方面信息,使学生其他感官获取信息较为迟缓、闲置,不能全方位地感触信息,发现问题,制约着问题意识的发展。

(三)传统地理教学方式限制问题意识培养

当前地理教学仍旧停留在满堂灌输、老师问学生答的被动教学方式,对学生问题意识发挥形成严重的限制。一是现在地理教学对于知识传授基本都是以传授法为主,并贯穿课程首尾,只注重知识连贯传授与课堂效率、节奏掌控,忽略被动接受的学生对知识仅停留在记忆层面,思考问题时间很少。其实地理相对其他学科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老师可以从学生身边事物出发通过讨论交流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对问题的发现和动手解决能力。二是现行高中教学老师话语的权威性根深蒂固,很少有学生对老师所讲提出疑问或异议。老师在地理课堂中存在的武断行为、教条主义、机械授课等行为使得学生失去了问题意识的土壤;常处在被动或服从地位的学生很难再会去思考问题,有自己想法和见解也不敢轻易表达,求异思维与探究能力没有锻炼平台。三是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记忆相关地理知识,没有养成通过地图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习惯,对地理事物知识停留在考试层面,浅尝辄止,在地理学习中对地图的运用与重要性认识相当不足。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施思路

(一)运行地图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

心理学指出,高中学生深层次都有我要学习的潜在欲望,需要创造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心理动机。在教学地理知识时,老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当前知识结构与接受水平,构建合适的问题情境,推进学生探究要学地理内容更强的探索动机。一是有效运用地理图画图表构建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在地理教材中插图是重要的内容,好的插图在表达课堂内容上显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对学生思考能积极引发,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挂图等也可以为构建适宜问题情境提供有效助力,通过挂图先吸引学生注意力,再设置问题导入课程引发学生探讨。二是有机运用热点图片构建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在讲授新地理课程前先放映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图片,可以让学生参与问题思考,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更有热情参与读图、分析图,并进一步对地理课文知识进行思考与联想。三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构建地理地图教学问题新模式。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当今,通过多媒体开展地理教学,图片、影片、声音等元素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融入更快,问题意识也能借此更好的进行培养与增强。

(二)运用地图地理教学特性,塑造学生看图用图习惯

地图可以说是地理学的基础,地图教学离开地图将是无本之木。在地理学习中,加强学生地图使用频率,形成良好读图用图习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一是要夯实学生地图基础知识,只有地图基础知识扎实,才能更进一步思考创造新问题。对于地图比例尺、方向、图例、标记等要让学生熟透掌握。二是要锻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与方法,清楚读图顺序、图形变化特征、变量因果关系等。三是养成良好看图用图习惯,在学习新课、复习练习中做到频繁用图,能够通过地图把握地理事物关系与现场分布情况,思维敏捷性得到提高,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培养。

(三)运用地图实施质疑教学,增强高中学生问题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要通过地图给学生传授质疑方法与技巧,减少被动学习思维僵硬。一是对比地图图片图表让学生提出质疑,例如可以比较不同历史阶段同一地区地图等引发学生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二是转换图形图片让学生发现不同,例如让学生观察山地背斜与向斜的差异,进一步思考“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成因,再通过地图寻找根源,不但深化知识理解还有效培养问题意识。

(四)运用地图地理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有着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学科特性有助于发挥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一是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可以借助地图作用,学生在思考分析地理问题时,通过地图图像功能可以加深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例如在解答“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地区为何是热带雨林气候”,综合查看分析非洲地形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气压带与风带图就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答案。二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可以利用地图作用,在地理课程学习中加深地图深化知识理解的时候有助于突破常规思维方式,有新角度、新看法、新思路。

四、结束语

问题意识是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动力,地图因其直观具体、抽象概括双重特性是重要的地理教学思维工具。当前地理教学要再进一步从老师问题意识塑造出发,创新思想,转变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对于问题意识的主体作用,深入加强地图运用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帮助,深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燕.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神州,2014,06:187.

[2]黄海彬.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87-188.

[3]蒋玲萍.地图应用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12:224.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意识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