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实验

2016-10-31 15:27刘明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污点探究性探究

刘明伟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新课改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这就需要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实验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一、实验课上的探究性学习

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探究性问题,使其在实验过程中得到解决。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观察中看到一个污点,如何快速判断其位置,以便擦除?”小组成员立刻讨论得出方案,并用实际操作得以验证。清除污点,首先应确定污点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上;学生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不动则移动装片,若污点在装片上,移动装片,污点则随之移动而移动,否则,污点就在物镜上。

教师提出这样探究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通过这样实验课上的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以往单纯性的实验操作,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时的主观能动性。

二、理论课上的实验性探究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的中心环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学生实验,“在自然界中(通过图)中水是以这三种形式:固态、液态、气态存在,那么在细胞内水以什么形式存在呢?下面我们进行探究实验,烧杯中的小麦是晒干后的小麦,在晾晒过程中失去的是什么形式的水?将已经晒干的小麦放在试管中进一步烘烤,观察试管中的变化,是否还有水产生呢?若有,则是什么形式呢?”小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结果,进而得出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继续我们的实验,将试管中的小麦种子燃烧,观察现象?”在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然后各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表达,从而得出无机盐,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现象和结果,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

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型实验,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脑”“手”并用,不但可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使高中生物实验跃上了新台阶。同时,教学过程必须求真,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拓展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真会”和“真能”。在小组合作实验进行中,学生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参与、相互建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实现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动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同时,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识到要求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学会发展。

三、实验性探究的小结

实验的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仍可以采用探究的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在我的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不仅对成功实验肯定,更要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小组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否丙酮用量过多,滤液太稀;是否用的新鲜叶,是否用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互补”、资源的“共享”。这样,学生不仅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更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生物科学体系就是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参加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不但可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使高中生物实验跃上了新台阶。

猜你喜欢
污点探究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基于代码重写的动态污点分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使用Lightroom污点去除工具清理照片中的瑕疵
我国“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的构建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