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自主解决问题探索

2016-10-31 15:48相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鸦片毒品所学

相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实践活动,我认为就是最能体现这一模式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教学中要突出五个自主。

一、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只有是发自内心的知识需求,才能真正形成认识动力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创造认知矛盾,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例如,在讲述禁烟运动时通过读课文学生动动了鸦片是毒品它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此时,教师再用鸦片是不是药品这一概念提问,学生就会发现用课本是现有的知识以无法达到目的,从而明白了要认识毒品自己所缺乏的知识,这样他们就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需求欲望,要鼓励他们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解决,同时要把问题情境创设在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汲取新知识,积极地参与整个新知识的探索过程。就如学生已产生不能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鸦片问题是,他们自然就会提出什么是鸦片?鸦片为什么会是毒品等问题,以求得解决。

三、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告诉我们;“时间出真知”;“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操作实践,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知识需求(嫌多嫌少),明白的欲望。此时教师只要带着学生共同去研究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适时点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并且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他们就能主动而积极地探索和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智慧的作用,又要让他们充分发扬集体合作的精神,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也只有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实践得到的知识经验,才能和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相吻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运用。同时,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积极探索新奥妙的心理,从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以高度集中的精力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向老师请教、查资料、看药品的成分等方式就会明白鸦片为什么是毒品又是药品。这不但学到了新的知识,又形成了新的悬念,为下一步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

四、由学生自主归纳知识

由于班级中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必定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把各自所学的知识叙述出来,这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的反馈,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实行监控,特别是对后进生,可以及时发现他们尚存的知识障碍,让其他同学共同帮助他们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求得共同进步。

五、由学生自主应用知识

经过一番探索和研究,获得了新的知识,这不是学习的终结,学会应用才是最终目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让他们实现知识的第二次大迁移——应用。也就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来自生活实践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学生经过讨论、研究、推导得出鸦片即使毒品又是药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提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得出,鸦片这一毒品只要运用得当它就是治病的药品。这样就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加深了对鸦片的理解。

总之,“问题——自主解决”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的学习活动。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长期运用此种方法,必定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都产生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鸦片毒品所学
销毁毒品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非所学
火烧毒品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