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016-10-31 15:53唐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参与度内角长方形

唐志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的理念,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的学习,让学生的“手、脑、口、心等”都动起来,才能铸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有趣的情境是学生“参与”的开端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我们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我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西游记》的故事来引入课堂。孙悟空和猪八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化缘得到四个饼,他们两人进行分饼,首先他们每人平均分2个,用整数2表示。由于猪八戒贪吃而偷吃了2个,再把剩下的1个平均分给他们两人,每人平均分得1个,用整数1表示。猪八戒又偷吃了1个,他们在平均分最后1个时,每人分得半个,不能再用哪个整数表示了,让学生的知识与现实中的半个发生冲突,从而引出分数。在这个情境引入的环节中,学生的兴趣的充分的激发出来了,每个学生都在认真的听、认真的看、认真的思考,都全面“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了,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适度的“退”,给学生全面“参与”的空间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由于前一小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节课,我引导学生也利用“转化”的方法,用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是否能拼成我们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呢?我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充分放手让学去操作实践,教师退于幕后,适时指导。让孩子在操作实践和交流中,感受必须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并发现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图形的底和高(或长和宽)分别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通过学生主动思考、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和教师的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参与,都能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获得知识,都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经历数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师对过程和生成的评价,给孩子“参与”的自信

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在学生交流并尝试了测量、剪拼等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后。一个学生又提出了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折成两个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方法。

师:“你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很独特,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这种方法确实能验证每一个折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的话音未落,一名学生举起了手,说:“他的方法只能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那么用他的这个思路能不能验证其他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

孩子们开始动脑筋思考,小组讨论、操作,从而用普通四边形折出三角形,得到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

师:“同学们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并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能从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非常棒。”

通过教师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榜样,评价适时适度,有针对性,非常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参与到了数学活动中来。

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孩子更愿意“参与”进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全面参与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把思维的过程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用动画向孩子们演示:把圆平均分成四份,将上下两个半圆展开再拼在一起。让孩子们观察图形,他们发现拼成的图形有点像平行四边形,但是上下两边非常弯曲。当平均分的份数逐渐变成8份、16份、32份、64份、128份后,拼成的图形的上下两边越来越直,图形越来越接近一个长方形。让所有学生都兴趣放在观察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来了,感受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我再让孩子们观察、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分别与原来的圆的什么有关系,从而很容易的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空间化地展现了转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能力。这样既可弥补传统教学中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发散思维,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的思想,让孩子的头脑充分的动起来,全面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要比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更为高效。

猜你喜欢
参与度内角长方形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