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016-10-31 12:06易继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知者多媒体教学历史

易继勤

【中图分类号】G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一、备课要能激起学生兴趣

由于现在的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简略,有些内容或被删除或是蜻蜓点水似的一笔带过。如《鸦片战争》这课,课文内容较为简单,我就在备课中穿插以下内容:

(1)鸦片是什么东西?

(2)鸦片和现在的海洛因有什么区别?

(3)你们见过吸毒的人,他们毒瘾发作时的神态是怎样的?

(4)吸食鸦片上瘾后对个人乃至国家的危害有多大?

(5)英国人为什么不跟中国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而要偷运鸦片呢?

然后再补充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领导中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精彩故事。(这个内容主要是播放《林则徐》电影片段,因为是片段,所以老师要加以解说。)

最后再让同学们思考:这次鸦片战争,英国派出总共不过十来艘战舰和一万多名士兵,清政府为什么在这次鸦片战争中失败了呢?课堂中同学们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讨论气氛活泼热烈,纷纷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效果很好。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有活力,主动地进行学习。而教案设计得是否有兴趣有内容,便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对这堂课感兴趣,更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将趣味溶入备课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十分必要。

二、教法要能激起学生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创新,灵活且有情趣。

1、导入语要精彩。

一堂好的课一定要有精彩的导入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彩的导入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这节课。比如:在学习世界史“欧洲启蒙运动”时,刚开始上课,我拿出一封信,对全班同学说:“不知是寄给谁的?”同学们纷纷窃窃私语,露出很急切的神态,猜测是不是他的好友寄给他的。这时我开始读信封: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保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历史学家、艺术的保护者。在我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情更急切了:这究竟是寄给谁的?谁享有这么高的荣誉?这时我说:“这封信是寄给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然后导入新课。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这种悬念激趣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一种既紧张又有趣的氛围中,从而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成为获得知识,掌握真理的内在动力,也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授课要新奇。

(1)课堂授课讲究艺术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在课堂的教学中提问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首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得当,具有一定的诱惑性,制造出的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如在《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中,学生由于对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的认识不清就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可以问下如果你有小叮当穿越时光的机器,你就可以回到当时的北宋的东京城,但是一个现代人要回到过去,你要怎么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而不被人当怪胎呢?这样就会挑起他们的兴趣,把他们置于发现者的位置,使得原来不是很理解的内容也会变得简单易懂起来。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疑乃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既深刻领会和掌握历史知识,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血肉筑长城》,本文内容是讲述中国抗日战争以及抗战的胜利。抗战胜利本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的结果。可课文里只字未提国民党军队,只提中国军队。有许多学生就大胆提出许多问题。我就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已见,提出了各自的疑问:书中为什么不提国民党,只提共产党?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和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谁起的作用大?我们在电影或电视上经常看到国民党军队跟共产党军队打仗时,国民党军队总是不堪一击,事实是这样吗?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这么英勇?八年抗日战争中国损失有多大,死了多少同胞?有人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其实是美国的胜利,因为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才促使日本投降,这正不正确?蒋介石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气氛,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被承认、被尊重,尝到回答问题的甜头和乐趣。但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不必要一一解答,可有选择性地让他们讨论解决,或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上网查询或查阅其它资料自行解决,然后让他们把得出的结果公布在学习栏里,供大家参考。

(2)手段形象化。

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以多种方式刺激学生大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增强记忆。近年来,学校已建立起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声音和图象结合,影视和文字结合。它能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能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有血有肉的复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例如讲述《战略大决战》时,光用文字叙述来讲述三大战役的场面是比较空洞抽象的,而且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我便利用多媒体电脑网络下载《大决战》的精彩片段,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内容。多媒体教学不仅方便适用,快捷直观,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培养的。作为一名历史老师,除了要不断丰富知识的积累,还要努力探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出和谐历史课堂,真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知者多媒体教学历史
古语积累
《论语》佳句精选
后知者
新历史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