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2016-10-31 12:14刘惠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刘惠东

【摘 要】 高中物理比较抽象、深奥,不少学生感觉到非常难学。为解决这一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化抽象为形象,注重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概念教学,注重人文关怀和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物理。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进入高中之后,许多学生反映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不好理解,即使课堂上听懂了,可是一到自己独立做题时,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老师应该从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上的效率,让学生能够课上课下一个样,能够真正做到理解物理,领悟物理,让学生感到学物理其实是件轻松的事,这样的课堂效果才是我们所期望的。为达到这样一种理想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形式要先进务实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现有的电教设备、教具模型、实验室、网络等丰富资源,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涵种种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体验快乐与成功。第二,指导学生对实验中所显现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以及"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只与自由落体有关"这样的结论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由多媒体的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学生们都可以更加直观进行了解,这样做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物理兴趣;经过实验的演示、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可以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学生们通过实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科学合理

每节课的完成,需要有多个环节组成。一节有效果的课,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导入环节、问题与问题的过度环节、活动环节、总结环节、练习环节、作业环节等等,最为突出的一个环节——意外事件的处理,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哪个环节设计不足,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

三、课堂活动进行要充实

课堂教学,让学生活动是必要的环节,活动如何进行也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环节中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但热热闹闹的最后不知道怎么收场;或学生动不起来,进行不下去;或活动安排了,但只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至于搞活动的目的就模糊了等等。这样的活动是没有实效性的。活动要搞,而且要高质量的搞。要让学生明白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去实现这一活动,从活动中能学到什么,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等等。当然,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来提高课堂效率。

四、物理教学中应注重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和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对于概念教学必须明确:物理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概念是怎样被科学的表述出来的?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具体的说应认真钻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弄清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物理事实(包括实验事实),即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据。第二,要明确这些物理事实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即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第三,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第四,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从而全面准确的弄清它的物理意义,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

在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等多种,只有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全面的掌握概念。

五、物理教学中应适当多点人文关怀

中学物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物理学史的内容,但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实际上这些内容是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开阔视野、培养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绝好教材。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中基本概念、规律和理论的萌发、演变过程,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同时介绍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物理思想、物理认识观、物理研究方法、物理史实和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乃至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

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物理表述能力的培养

物理表述能力是“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来表述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一系列物理问题”。学生在物理表述中存在的问题有:(一)难以用简练的物理语言来描述一个物理概念,一条物理规律。(二)难以用简练的物理语言来描述一个物理情景,或是分析一个物理现象。(三)物理题的解题格式上不规范,甚至纯数学化。具体可表现在:不假设未知物理量,乱用物理公式,乱写物理量的单位。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在思想上认识到物理表述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切实加强师生的双边交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准确的物理表述。要简明准确地物理表述,物理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物理课本上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本中精妙的物理语言——它是如何展现物理现象、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

总之,只有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理解有效课堂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会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浓厚,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何元秋.谈启发教学中的“问”.物理教学探讨.[J].中小学教育.2013(6)

[2]沈建民.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对策浅探[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3(3).

[3]杨邦造.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思考[J].今日科苑,2014(5).

[4]田波.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0(10).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