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教学点滴

2016-10-31 12:20刘先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例学期生字

刘先锋

【中图分类号】G6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一转眼,六年时间,两千多日子已经过去,我和班上学生即将迎来“小升初”的毕业考试。作为一名毕业班语文教师,在感叹时间飞逝的同时,思考如何复习才是大事。下面,我从知识,技能,思想等几方面谈谈我们班的复习策略。

一、思想上:给学生树立目标

我们现在正在“备战”阶段,树立一个目标可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发展,也有利于激发大家的潜能,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所以,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班这学期在教室布置时,做了一个放飞理想的心形贴在教室的后面,是用小心形的便利贴拼凑而成的,每个小心形上都写上了学生自己的目标,有长期目标,比如长大了当医生,当教师等。还有短期目标,比如想考上香山中学等,小心形又构成了大心形,前面画了一只白鸽,代表理想和希望。我们班的教师宣言也换成了:希望让人变得不平凡,做一个给学生带来希望的老师。而学生宣言随之也变成了:贵在坚持,难再坚持,成在坚持。所以,目标对学生很重要。

二、技能上:掌握学习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这学期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叫醒说:我们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期,在这期,我们至少要养成两个习惯:一是默写的习惯,二是归纳的习惯。从上学期起我们班就没有听写了,而是默写,比如古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重要的词语等。什么是归纳的习惯呢?比如,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时,就要把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全部归纳出来,在学习《桃花心木》的作者林清玄时,因为他是台湾的当代作家,所以我们就要把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台湾当代作家的文章全部归纳出来。

当然,我们班以前还有一些习惯,比如翻阅资料书的习惯,放声读书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转入生自我介绍的习惯等,也要坚持下来。

三、组织上:后期的纪律要严明

都说六年级是最不好管的年级,而铁的纪律又是胜利的保证。所以,要给学生明确什么刻不容缓的该做,而什么千千万万不能做。奖和罚都要鲜明,而且应该在短时间内兑现。比如,上学期,我曾经说过的话让班长记下来,小纸条就成了学生手中的证据,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陈老师的承诺”。结果后来我无法耍赖,全部兑现了,包括转走的学生。

四、学习上:语文科后期计划:2个月之内把新课上完,后面复习

其实2个月都太迟了,但是就我本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因为我上得比较慢。比如上学期我是全年级最慢的,因为我一边上课文,一边复习基础知识,还一边把那本小学生必背80篇全部默写完了,顺便还写了两篇关于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论文,一篇叫《诗歌语言的技巧和赏析》另一篇叫《题西林壁的复习策略》。

后面2个月时间如何复习呢?我觉得专题复习和分册复习同时进行比较好。专题复习很简单,就是按照字、词、句、段、篇、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分门别类地复习。

分册复习要麻烦点,按教材的顺序分组复习,教材的编排注意了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所以在复习时还要遵循这个编排特点先从教材整体入手,对课文的序列进行有序的复习。具体体现在:

1、导读的复习:通过每一组导读的复习,让孩子们明确以前学文的各种方法,并以每组内的具体课例为依托,检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从而内化为孩子们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知识与技能。以导读为契机,梳理每组内的课例,总结文章的主体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

2、课例的复习:通读全文,再次巩固生字的识与记。主要落实学生对于字音与字形的强化识记与经验识记的有机结合,夯实生字教学效果。在这一部分的生字复习时,主要做到对生字整合性的复习:音、形、义有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融汇贯通。梳理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以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为主体,从课文的基本内容到写法都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作者写作技艺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主体思想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对课文内容的训练时,我们还可以以教材为凭借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如:你学了这篇课文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或者是:在这一篇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让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另外就是对于古诗的复习,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到古诗的会背会写之外,还要做到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对于作者思想内涵的把握,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或者是对于同类题材的古诗文的搜集与整理。

总复习期间还要注意查漏补缺,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优秀的学生可以快些复习,大量复习;中等的学生可以稳打稳扎地复习,适量复习;基础差点的学生可以以知识点为依据,一个点一个点的过关,不求多,但求精,争取多得一分算一分。

作为一名毕业班的老师,复习的工作确实很繁琐,而且很容易弄巧成拙。所以我们不但需要时间和汗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些好的复习策略。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愚见,最重要的是靠实践才能出真知。我想:只要肩上有一份对学生的责任感,我们就能带领学生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

猜你喜欢
课例学期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课例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