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2016-10-31 12:32米尔妮萨·阿卜杜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米尔妮萨·阿卜杜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没有兴趣去做某件事的话会让人感到力不从心,学习自然也是如此。数学属于理科类的科目,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也可能是很多学生对数学并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心理的主要原因吧。所以,要想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当务之急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便就有了动力,那么学好数学自然不在话下了。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心理因素就是学习的兴趣,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作为教学者,我们可以用竞争法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成就感,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可以注重梯度的训练,这样既能让他们在基础练习类的题目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又能在能力提升类的题目中遇到挑战,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不屈不饶的精神。

二、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还应该创设相应的探究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自主组建小组,在课堂上可随意走动,随意与小组同学对探究问题进行讨论,以营造一个轻松的探究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中完成探究任务,实现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一点,在创设探究情境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特点科学的进行探究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实现良好的探究效果。例如,在进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利用直尺、圆规等学习工具探究不在同一个直线的三个点能够确定几个圆?教师要求学生可以进行独自探究,也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无论是采取怎样的探究方式,重在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只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探索问题即可,以便实现良好的探究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三、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初中生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对知识的吸取有着强烈的欲望。所以,在这时候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效果会事半功倍。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少会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虽然有时候教师会让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问,但是往往提出的问题十分浅显,没有太多的含义。这个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学氛围不合理以及师生的关系不平等。很多教师会将自己作为在教学活动中绝对的控制者,生硬地传授知识,从而也导致课堂的氛围十分严肃。如果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提问的能力,就一定要改变教师授课时传统的观念,创造出相对比较轻松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与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关系,要以平等的身份来组织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一一举例,仔细思考在生活中所见过的一切与三角形有关的物品,而这些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尽量使课堂的气氛能够非常和谐、轻松。最后,老师再对各类三角形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基本特征、区别以及计算方法等,再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时间,自己还不太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大胆地提出来,教师再进行认真的讲解,学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学习能力也相对提高许多。

四、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性:

预习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预习的作用,很多学生并没有经过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进入到课堂,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对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发挥主动性,只能被动地依靠教师的讲解,讲到哪里,学到哪里。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在预习中了解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在真正开始听课时能胸有成竹,更有侧重点。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了解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加以标记;在预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经过预习,初步学会了列方程组,但是对于如何解,却感觉较难;因此当实际教学中学生听到解方程组的过程时都全神贯注,对于难点也很快便突破了。这样一来,课堂十分紧凑,学生听课认真、思考积极,教学效率自然能够得以保障。

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对数学课的设计上,要着重加强问题情境的创设。真正优秀的数学课堂,总是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一个巧妙设计的问题来推动的。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数学知识的呈现顺序,又符合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总结出新的数学定理及公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数学课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就要注意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使导入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教授上来,又要注意导入作为新旧知识衔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解决导入中的问题时,既运用了所学过的知识,加强巩固复习,又能发现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的知识。在接下来的学习环节中,教师要注意问题之间相互的关联性,切不可使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变成孤立的,这样会使得学习对知识的认识也是断裂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成功的经验。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