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数学高效课堂的因素之我见

2016-10-31 12:51高巧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自学师生关系数学

高巧润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也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及数学新课程标准都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的自学和探究为前提,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我觉得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预习与自学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自学前的预习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仅仅是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部分,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要趁着学生的好奇心,安排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找到答案。就可以有效的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使课堂更高效。

2、精心编制导学案:虽然我们很想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快就能掌握自学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学生自学之前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和难易程度,制定不同的导学案,以供学生学习时的参考。为师者要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预习目标。目标的设定要针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目标明确心中有底,使他们知道我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可以与自己的现状相吻合,导学案可以是练习型,通过习题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的学习。也可以是问题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进行钻研和探索。也可以是补充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补充以达到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前后连贯,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便有利于形成知识链条。

二、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当学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自学以后,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心中的疑问也亟待解决的时候,加强合作学习就成为“自主学习”实施的关键。教学时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这样,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创造之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为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而且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个人的成绩来衡量的,很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互动的能力。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小组合作也有不同的形式,讨论型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形式,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每一个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难都提出来,让大家共同来讨论解决,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互帮互学,互相透析重点,突破难点。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2)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四、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进行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我们只有简化教,放弃“包办”,将原来教的内容“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预习自学,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教,随堂的点拨,有些内容让学生间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了些合作,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善于挖掘,持之以恒,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引导自主学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自学师生关系数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