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说课稿

2016-10-31 13:32郑漫香衷明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乙烯板书性质

郑漫香 衷明华

【中图分类号】G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乙烯》,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亮点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1.地位和功能

本章第一节学生以甲烷为核心对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展开学习,初步具有结构决定性质意识。本节课则以乙烯为核心对烯烃展开探索,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一年级学生。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通过烷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从碳原子的结构和成键方式入手学习有机物的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乙烯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此时已积累了一定的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但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乙烯的电子式及结构式、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接乙烯球棍模型结构,加深对乙烯结构的认识。

通过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掌握乙烯的性质,利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学习乙烯的氧化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乙烯的用途,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了解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实力的标志,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结构模型拼接,体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收获成功的喜悦,形成化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成反应

难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

教法:模型教学法、实验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而乙烯分子结构又较为抽象,教学中采用模型教学法,进行结构拼接化抽象为形象,加深感性认知。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乙烯制备—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简单快捷,可以一次性观察所有实验现象。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乙烯的性质。

三、说学法

观察法、对比学习法对本节课来说相当重要,通过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进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法是学生通过参与积极讨论,增强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按照“导入新课—结构探究—性质学习—作业布置”环节进行教学。

导入新课:用《咏乙烯》引入新课,告诉学生这是乙烯性质的记忆口诀,概括了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抛出问题“乙烯从哪来的?”再询问学生在家做的生活小实验有何结果了。即将一个红苹果和一些青香蕉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密封,观察变化并探讨原因。

学生通过调查,得知是乙烯催熟的缘故。再问:“乙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学生踊跃发言,我再进行补充,让学生深刻体会乙烯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会对乙烯的学习产生兴趣。趁此提问“乙烯到底具有何结构,才会使他拥有如此广泛的用途?”由此展开对乙烯结构的探讨。

结构探究;全班分为6个小组,给出乙烯的分子式和一些球棍模型的材料,让学生拼接出乙烯结构模型。若学生毫无思路,我从旁提示:乙烯比乙烷少两个氢原子,C原子要满足4个价键,要对乙烯的两个C原子进行怎样的处理呢?

模型拼接之后在PPT上展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要求写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再讲解乙烯的空间构型。

性质学习:乙烯的物理性质不是重点,这部分内容简单带过,重点是乙烯的化学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感知物质及其变化的实验现象,获得化学实验事实,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

演示乙烯制备—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石蜡油受热分解生成乙烯,将乙烯导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点燃导管逸来的气体,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对比学习乙烯的燃烧反应

从宏观切入比较甲烷与乙烯的燃烧现象,发现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提问“为什么有黑烟生成?”微观分析甲烷和乙烯结构式,发现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程度较大,乙烯含C量高,生成了的黑烟是碳微粒。化学方程式的对比。

提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什么褪色?原来的紫色是什么物质?”讨论后讲解:紫色是高锰酸根的颜色,一通入乙烯之后,正七价的锰就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了.这个方程在本节课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知道它的原理:乙烯的碳碳双键中的两个键是不等同的,其中的一个键较容易断裂,所以乙烯就被氧化了。之后插入生活中鲜花保鲜的事例。

疑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也褪色了,那么他的褪色原理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样吗?”讨论后部分学生认为是一样的。这里涉及到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一个新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flash动画的演示结合黑板上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讲解,化抽象为形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微观分析: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是通过两个共用电子对结合的,断开的一个的键各为每个碳原子所有,而溴分子也是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的,键断开了,每个溴原子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碳原子也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所以就发生了重组,生成了1,2—二溴乙烷。有机化学上称这个反应叫做加成反应。要求学生在课本找出加成反应的概念并画出来。

巩固练习,要求写出乙烯与其他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课程标准对加聚反应和烯烃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了解聚乙烯的合成反应并且可以举例聚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烯烃的通式和概念。

作业布置:总结出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看似一个小小的问题,却囊括了整节课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复习作用。

五、说板书

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策略的结晶,凝聚着教学内容的精华。主板书是知识点而副板书是辅助教学用的。

六、说亮点

口诀记忆 生动又好记;

模型教学 化抽象为形象;

实验改进 省时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乙烯板书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厉害了,我的性质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两个基于二噻吩乙烯结构单元双核钌乙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