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说课稿

2016-10-31 13:39许丹萍衷明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速率化学探究

许丹萍 衷明华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课本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同时,利用了“思考与交流”和“科学探究”等小栏目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普通班学生。

在知识的储备上,通过前一专题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已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对实验有很好的把握,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较好地把握学习内容。

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能够学会有关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3.熟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探究,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提高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基本概念的学习,感受概念形成过程的概括性、科学性、严谨性。2.通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学习,形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发展学习化学兴趣,乐于探究,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为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和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形成,教学难点则设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探究。

好的先生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因此,我将情景导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有机地结合,目的是实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学生自身的发展则是通过学法来落实,依据学情以及新课程的探究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归纳、交流讨论、动手实验和科学探究。

我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新的概念→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以致用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你们家里是如何存放各种食物的?为什么?

从日常生活的问题入手,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既能让学生了解这些存放食物的方法是为了减缓食物腐败的反应速率,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增加学生化学科学的兴趣。

再向学生展示爆炸、牛奶变质、铁棒生锈、溶洞形成的图片,让学生体验生活生产中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物理上用速率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化学反应的快慢该如何表示呢?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期待。

环节二:提出新的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和单位,配合一定练习题,从练习题中挖掘出化学反应速率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合作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归纳的能力。

环节三: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师提问: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生活生产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那么,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呢?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呢?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我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探究实验一】金属钠与镁分别和水反应,金属镁与铝分别和盐酸反应。

【结论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探究实验二】书中实验2-5

【结论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探究实验三】书中实验2-6

【结论三】化学反应速率与是否加催化剂有关

【探究实验四】金属镁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结论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探究实验五】金属镁条和金属镁粉与盐酸反应

【结论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固体的表面积有关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环节四:学以致用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教科书49页上的“思考与交流”。

板书设计

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板书列举本节课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梳理知识点,副板书主要记录实验过程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特色

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索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用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增加学生化学科学的兴趣。当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7-54

猜你喜欢
速率化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不同冷却速率下低压转子钢30Cr2Ni4MoV的凝固组织
莲心超微粉碎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